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1.青海作为国家安全生态屏障要地,在生态保护补偿实践中突出以中央财政资金投入为主的综合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青海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高度体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美好的理想局面;3.青海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有力促进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研究还就进一步完善全省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明助 《绿叶》2022,(12):51-57
<正>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充分挖掘生态、山水、文化等特色优势资源,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使绿水青山这一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变成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更好地造福百姓。缘起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入钱塘。宋代杨万里在《新安江水自绩溪发源》一诗中盛赞绩溪奇山秀水,“泉从山骨无泥气,玉漱花汀作佩声”。  相似文献   

3.
划定松潘县生态保护红线,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引导县域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将良好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发展优势,实现县域经济提质升位和城市转型升级,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研究在水源涵养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松潘县域实际,构建了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并初步刻画了松潘县生态保护红线。松潘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8 042.79km~2,占国土面积的98.68%。其中禁止开发红线1 374.53km~2,占松潘国土面积的16.46%;生态功能重要性红线5 866.60km~2,占国土面积的70.25%;其它类型红线801.66km~2,占国土面积的9.60%。松潘县非红线区主要位于岷江河谷两岸的人口和城镇集中发展区。  相似文献   

4.
鸭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绿江流域由于人类长期过度地甚至是掠夺式地开发建设活动,造成水患等自然灾害频仍,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及野生动植物种群减少,生物群落退化,生态功能降低。针对这些问题,该流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科学进行生态环境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科学调整产业结构、林种结构和树种结构;大力开展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污染综合防治,严格保护天然林;积极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省),发展生态经济;深化改革,落实政策,建立多元化投入体制,不断推进流域的生态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环境是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政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主角,应认识政府与其他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自身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角色,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谐可持续。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失衡问题凸现。政府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政府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为广  相似文献   

6.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是生态保护和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青海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基础薄弱的落后省份,承担了保护自身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加剧,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日益扩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结合青海省的实际,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上升到国家层面,从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法律法规、基金制度、公众参与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自然保护认识的深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自然保护逐步过渡到生态保护,进而发展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这个发展历程以及产生原因,分别从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学开创与发展,生态保护、生态保护学开创与发展回顾总结了这一发展历程,并对其原因总结如下:一是目前原始的自然生态已十分罕见;二是自然生态与农村生态、城市生态都需要保护与建设;三是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实施的必然;四是各种生态系统既要严加保护,也要合理利用,实现人与自然融合共处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内在要求、应有之义。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量,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一方面,既要支撑服务保障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向好;另一方面,要守好生态环境底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补偿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体现区域发展外部环境公平,调整生态保护和受益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生态补偿作为一项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机制和措施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2017年底前,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直辖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底前,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意见》指出,我国生态环境总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生态学规律,建设生态文明,打造自然资本,发展循环经济是根本。滕头村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滕头”的实质就是“经济GDP、绿色GDP、人文GDP”的同步提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政策保障方面,强化生态保护的发展规划、政策的落实;强化生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执法力度,完善激励政策;深化政府考核管理改革等。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区域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池州地区工作期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其目的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池州的优势,尝试在保护并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即走具有池州特色的生态经济之路。现在,从国内外发展态势看,生态经济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世界潮流,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我认为,在这种大环境下,我省结合省情,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步伐,这样,对外,坚持顺应时代潮流;对上,符合国家战略;对内,便于发挥安徽的优势。当然,发展生态经济,应坚持以发展经济为目标,以改善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出发点,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海南岛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岸带生态破坏严重,过度开发、无序开发、破坏防护林及侵占湿地等生态问题严重。现有海南岛海岸带生态可持续发展制度日渐完备,但仍需完善:应加强海岸的综合管理,建立与海岸带管理相协调的机制,协调海岸带不同功能区之间的融合;细化生态保护受益者责任;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保障机制;建立海岸带专项资金和广泛的资金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海洋生态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只有树立海洋生态文明意识,以生态友好、环境友好方式开发使用海域,才能确保海域利用的生态安全。在当今世界资源与能源消耗量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海洋作为地球上的最后疆界,已成为人类发展赖以生存的最终空间和资源宝库。近年来,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海洋生态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加强海洋生态的基础调查,摸清海岸资源和生态环境状  相似文献   

15.
吴荣 《新疆环境保护》2010,32(2):22-24,29
对博州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优良的环境质量和丰富的物产,以及现有的水资源、森林、草原和矿产资源等优势资源做了全面的介绍,分析发展生态经济的环境背景和有利条件。以农村生态经济建设、新型工业生态经济建设和特色旅游生态经济建设为重点,探讨了博州生态经济建设的对策和措施。为加快区域生态经济建设和发展,实现发展社会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做了有益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6.
普洱市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构筑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区域。通过对生态和农村贫困现状的描述,阐述了生态移民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反贫困中的重要意义,并对生态移民的对象、安置方式等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有计划地将贫困人口从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搬迁出来,可以有效地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推动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林区,生态知识、生态情感和生态责任意识等因素均对林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产生影响。基于山西省、河南省等地林区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生态知识影响林区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知识不能直接影响林农的生态保护行为,而生态情感和责任意识对林农的生态行为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生态情感和责任意识在林农的生态知识和生态保护行为间起到了中间作用。据此,提出林区农户生态保护管理的方格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在林区,生态知识、生态情感和生态责任意识等因素均对林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产生影响。基于山西省、河南省等地林区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生态知识影响林区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知识不能直接影响林农的生态保护行为,而生态情感和责任意识对林农的生态行为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生态情感和责任意识在林农的生态知识和生态保护行为间起到了中间作用。据此,提出林区农户生态保护管理的方格模型。  相似文献   

19.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举措.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框架,分析了哈密地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导向、均衡与动力机制,与社会、经济、空间与时间等规制,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设计系统化与长效性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7月18日,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了贯彻落实《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视频会议。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又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鉴于生态保护红线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空间保护线,应实施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