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室内异味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影响.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绝大多数异味污染物是由室内建筑装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为研究常用室内装修建材的污染物释放情况及其对室内环境的异味影响程度,选择胶粘剂、内墙涂料、木器油漆、胶合板、地板、饰面板、壁纸、细木工板、地毯9类共61种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定性定量分析这些典型建筑材料中的异味污染物及其异味污染活性,分析了各类建材的异味污染物释放特点,为进一步控制室内异味污染物污染以及室内异味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异味污染评价与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鹏  刘杰民  伊芹  舒木水 《环境化学》2011,30(1):310-325
本文对国内外异味污染评价技术,包括异味污染评价指标、采样技术和测定方法、异味污染预测模型以及异味间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异味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田菲菲  孙慧中  于爽  汤博崇  张曦 《环境化学》2019,38(7):1694-1697
采用岛津公司AOC-6000+GCMS-TQ8040带多功能自动进样器的三重四极杆串级气相色谱质谱仪结合异味分析数据库(Off-flavor Smart Database),建立了异味分析系统对饮用水中150种异味物质筛查方法.本文比较正常水样和异常水样分析所得的数据,在异常水样中检测到8种异味成分,利用数据库中标准曲线进行半定量的分析,与臭气阈值进行比对,最后确定了6种异味成分.  相似文献   

4.
以具有代表性的异味特征-异味阈值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了醇类、醛类、酮类、酸类和硫醇类5个系列常见异味化合物的异味阈值,研究了异味阈值与碳链长度之间的关系,并以官能团疏水性参数量化表征官能团结构,研究了异味阈值与官能团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子碳链长度和官能团类型都能影响异味阈值的大小,其中异味阈值与碳链长度关系为y=axb或lgy=cx+d(y:异味阈值,x:碳原子数);异味阈值与官能团疏水常数π参数关系为y=aebx或lgy=cx+d(y:异味阈值,x:官能团疏水性参数).所得模型能定量描述碳链长度和官能团类型对异味阈值的影响,为异味机理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对异味阈值与上述两因素的多元线性拟合及残差分析结果表明,碳链长度和官能团类型能够影响化合物异味阈值,但二者并非异味阈值的完全决定因素,研究决定异味阈值的全面结构因素,需大量后续工作.  相似文献   

5.
杨雪  吉鑫  王荟  尹戈  沈忱 《环境化学》2023,(3):1049-1052
本文建立了28种环境空气中异味物质采用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该方法在1—20 nmol·mol-1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1—0.03 nmol·mol-1,方法性能指标满足精确定量要求.将28种异味物质和4种内标相关信息导入生成专用异味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保留指数、气味阈值、气味描述、校准曲线等信息,可实现无标准品时对环境空气中异味物质进行半定量筛查.通过标准品和厂界环境空气实际样品进行验证,采用精确定量和数据库半定量,结果差异均在可接受范围.  相似文献   

6.
范小芬  刘杰民  伊芹  王蕾 《环境化学》2013,(7):1194-1198
异味阈值和分子结构间的关系,受到阈值准确识别和嗅觉产生机制研究的制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多元线性回归、拓扑指数、神经网络和分子生物学等几种研究异味阈值和分子结构关系的方法,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异味源排放的气味暴露在环境中对居民产生的影响,以某卷烟厂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测定异味暴露的频率、强度、愉悦度等暴露因子,并结合社会学问卷调查法,量化评价异味源对周边居民产生的烦恼程度,建立能够反映居民真实感受的气味影响评价模型,同时利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思想及方法研究了异味愉悦度(愉快-不愉快)和强度对人群烦恼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监测周期,通过"气味小时数"得到该卷烟厂排气筒排放异味扩散到周边居民区的频率在2%—37%的范围内,采用六级强度法得到该烟厂排放异味的强度在2—2.8之间,同时根据愉悦度九级度量法,监测得到该烟厂排放异味的愉悦度为-1(稍感不快)—-2.1(中度不快).在居民区异味发生的频率与居民高度烦恼率之间的关系符合二次多项式模型,人群产生的烦恼程度随该卷烟厂异味暴露频率的增大而增加.将该卷烟厂的异味频率控制在不会引起10%的居民产生高度烦恼,则异味频率不能超过7%.暴露-效应关系受到气味强度及愉悦度的影响,愉悦度的影响更为严重(OR=3.3,95%-CI=1.8—6.2),异味源排放的气味越不愉悦,居民产生的烦恼就越严重.研究显示,掌握异味暴露与居民烦恼度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可以确定合理的气味可接受水平,为异味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箭型固相微萃取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灵敏度高,机械性能好,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利用该技术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异味物质进行富集,然后通过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系统进行高通量筛查和定量分析.对萃取过程中的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进样口解吸的深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发现萃取头在进样口进行解吸时插入的深度对解吸速度和效率有显著的影响.采用优化的参数建立了57种异味物质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高,相比于传统的固相微萃取方法,检测限下降1个数量级;方法准确度高,所有化合物的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能达到0.99以上;方法重复性很好,实际水样加标水平10 ng·L-1,重复测定10次,所有化合物的RSD值均小于20%,90%以上的化合物RSD小于10%.该方法各项性能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异味物质的检测要求,并且用于实际水样加标检测,无基质干扰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填埋场散发恶臭气体造成的异味污染日益严重.近年来新型卫生填埋场开始采取覆膜处理来控制填埋区表面异味污染物释放.本论文对比研究了不同季节填埋场覆膜与暴露作业区表面气体污染物组分和异味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覆膜区夏、秋、冬季节气体污染物总化学浓度相比暴露区分别降低了12.4%、30.7%、43.6%,臭气浓度同比下降61.8%、62.1%、78.6%.7类检出组分中芳香族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卤代物和长链烷烃由于具有相似的释放来源而化学浓度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0.
HS?SPME?GC/MS同时测定污废水中多种 VOCs异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建立了快速定量分析污废水中多种挥发性有机异味物质(VOCs)的方法.VOCs异味污染物主要为含氧有机物(OVOCs)、硫醚类(VSCs)和苯系物(BTEX)等三大类.针对不同异味物质的物化性质,实验优化了HS-SPME条件,如萃取纤维涂层、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盐析效应及解析时间等.研究结果表明,DVB/CAR/PDMS (50/30μm)萃取头针对三类物质的选择性最高.同时综合各类异味物质的性质,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实验条件为:在水样中加入20%(W/V)的NaCl,65℃孵化条件下萃取30 min,解析180 s.所建方法的多种VOCs在其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R~2均大于0.98,相对标准偏差为9.8%—15.5%,检出限为4—55 ng·L~(-1),加标回收率为79.1%—108.6%.对不同污废水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可满足不同污废水中多种痕量VOCs异味物质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1.
愉悦度是评价异味物质的气味特征及进行气味分类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苯乙烯、柠檬烯和乙酸丁酯为研究对象,对其愉悦度进行了测量,分析了不同异味类型物质的愉悦度特征及其与臭气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苯乙烯与乙酸丁酯的气味均属厌恶范畴,但在相同臭气浓度下,苯乙烯令人厌恶的程度远高于乙酸丁酯.柠檬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气味属愉悦范畴,但当浓度指数达到3.1时,气味由愉悦转变为厌恶.建立了三种物质的愉悦度特征曲线,并对愉悦度与臭气浓度的关系进行拟合,模型显示愉悦度与臭气浓度之间存在一元二次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大体积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嗅辨同步分析方法,实现了实验室定性分析与人体嗅觉相结合的检测体系,用于地表水中半挥发性主要致味有机物质的鉴别.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判别地表水中0.312μg·L~(-1)的硝基苯类、氯苯类、多环芳烃类物质的气味.采集有代表性的2个废水样品和6个地表水样品,结果表明,同步检测方法定性检出半挥发性主要致味有机物质气味与原始水样气味有显著相关性,但致味物质与污染物在水体的含量没有相关性.该方法为水体异味污染事故的鉴定提供方法借鉴,对水中异味物质的溯源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室内甲醛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城市室内空气污染以装修型污染最为严重和普遍,室内装修已经成为每户城市居民迁入新居前必不可少的工序.各种人造板材是室内装饰装修的主要材料之一,它是由不同尺度和不同形态的木材(如木块、薄木片、刨花和木纤维等)经胶合制成的板材.胶合就不可避免地会用到胶粘剂,常用的胶粘剂有酚醛树脂、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麦育成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大麦育成品种(系)的遗传基础现状,利用位于大麦7个连锁群上不同位置的25对SSR引物对来自国内不同区域的大麦推广和新育成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5对SSR引物在73个大麦品种间均有多态性扩增,每一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目在2-6之间,平均为3.92个.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252-0.780,平均为0.569.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我国不同大麦产区的皮大麦品种(系)间遗传相似性系数(GS)变化范围为0.661-0.767(平均值0.714),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品种(系)间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533-0.925(平均值0.699),表明目前国内皮大麦和青稞的遗传多样性均较差、品种遗传背景单一.通过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71水平处,42份皮大麦材料聚为2大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618水平处,31份青稞材料聚为5大类,来源地相同的材料通常聚在同一大类或亚类,材料聚类结果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表明SSR标记具有较好的遗传变异检测能力,对大麦品种(系)间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可为我国大麦育种过程中亲本材料的选择和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装修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途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天津地区住宅,办公室、医院等装修后房屋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进行了监测。所监测的污染物甲醛、苯、氨气超标现象严重。其中甲醛浓度范围值为0.003-5.02mg/m^3,样本超标率为76.2%;苯浓度范围值为0.003-4.78mg/m^3,样本超标率为22.8%;氨气浓度范围值为0.004-24.75mg/m^3,样本超标率为80.7%。建议房屋装修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装饰材料。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室内空气低分子量羰基化合物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庆阳  刘艳菊  王欣欣  邵薇  蒲科  邢波 《环境化学》2011,30(7):1280-1283
2009年11月—12月对北京市西城区7个社区210户家庭室内的低分子量羰基化合物进行了采样分析.实验采用2,4二-硝基苯肼(DNPH)涂布的硅胶柱采样,液相色谱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家庭都检测到甲醛、乙醛、丙酮和丙烯醛,其质量浓度水平相对较高;室内装修会增加室内羰基化合物的污染;甲醛和乙醛人体暴露水平评估结果表明北...  相似文献   

17.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水中典型臭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会产生各种有臭味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最常见的是2-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 MIB)和土臭素(Geosmin GSM),其嗅阈值低,在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限值均为10ng·L-1.因此,建立痕量典型臭味物质的快速、高灵敏度及可靠的分析方法对我国预警异味水质突发事件和开展相关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  相似文献   

18.
王滢  邓阳  陈男  胡伟武  冯传平 《环境化学》2022,41(1):365-375
作为一种典型的硝酸盐污水,低碳氮比硝酸盐污水的存在具有广泛性,且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的危害日益突出.本研究构建了复合硫自养反硝化(CSAD)体系,基于硫-碳酸钙型复合材料与微生物,进行低碳氮比硝酸盐污水的深度处理,分析了材料投加量、粒径以及进水硝酸盐浓度对CSAD的影响,并探究了硝酸盐去除的动力学行为.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主波长367 nm的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作激发光源,Degussa P25-TiO2薄膜作催化剂,在平板反应器中模拟了低浓度(8.3mg.m-3)典型恶臭气体甲硫醚(DMS)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研究了催化剂负载量、光照强度、温度、相对湿度、体积流速对DMS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规律.甲硫醚的去除效率和反应速率随着催化剂负载量的增加(5.0—36.0μg.cm-2)而增大,其最大去除率可达到97.6%.在本实验条件下,室温21.6℃、相对湿度47.5%要比低温12.1℃、低相对湿度10.9%—29.8%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DMS的反应速率随着体积流速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当流速小于3.4×10-7m.3s-1时,反应受传质控制,流速大于6.8×10-7m.3s-1时,反应受反应速率控制,流速在3.4×10-7—6.8×10-7m.3s-1之间时为过渡态.  相似文献   

20.
以6-羧基葡萄糖、半胱氨酸和水杨酸分别代表二级出水的3种典型污染物多糖(SA)、蛋白质(BSA)和腐殖酸(HA)的分子组成,通过分子动力学(MD)技术,模拟了二级出水典型污染物,与醋酸纤维素(CA)、聚醚砜(PES)、聚偏氟乙烯(PVDF)等3种主流商业膜材料之间的结合能(ΔE),作为对具有特征污染物性质的二级出水,在不同的膜材料上产生膜污染行为的判断依据.MD数据显示:PVDF结构单元与6-羧基葡萄糖和水杨酸分子间的ΔE高于半胱氨酸,而PES结构单元与半胱氨酸分子间的ΔE值高于其它分子间的组合.3种污染物在超滤膜上的过滤通量衰减及膜污染指数,证实了MD对PVDF膜上SA和HA污染性更高,而BSA在PES膜上更易产生膜污染的预测结论;分别对6-羧基葡萄糖、水杨酸、半胱氨酸与3种聚合物结构单元间的ΔE值,与SA、HA、BSA的超滤操作初始通量衰减率间进行了线性拟合,得到的拟合系数分别为0.9981、0.9555、0.7186,说明半胱氨酸作为蛋白质类代表物进行分子模拟尚有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