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治理“双超”中,一些违法乱纪的司机,挖空心思地使出许多层出不穷的伎俩。以糖衣炮弹为饵企图逃避处理4月22日早上,莆田交警在新文线巡逻时,怀疑一部车号为闽C225XX的小货车有超载行为,当即要求司机停车检查,可司机却一直把车开至前面一处拐弯的避静处才停下来。那司机在递给交警的证件中,却夹着两张百元大钞,力图通过金钱的“攻关”,放他一马。原来这位司机的驾证件上已被扣8分,怕这一查把他的分扣满。交警当场拒绝并对他进行教育,使其认清自己  相似文献   

2.
司机大多怕警察,特别是爱违章的手潮的司机更怕警察,见了警察就双腿打颤儿.……  相似文献   

3.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一老伯骑摩托不戴头盔,被交警逮到,要罚他的款。老伯很不情愿地说:“当年我参加‘八二三’炮战连钢盔都不戴,炮弹不长眼,我都眼……”交警打断他的话,说:“炮弹不长眼,可我警察长眼,认罚吧!”  相似文献   

4.
有个“妻管严”的司机说,他一生只怕两个人,一个是他老婆,另一个就是交警。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谈而已,但有很多司机都觉得交警在执法时总是铁面无情、冷酷到底。然而,殊不知交警们也以他们火热的爱民为民之心,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铁警柔情曲。 — —  相似文献   

5.
他搭货车到县城时,已近午夜。宽阔的街道上几乎看不到一个行人,只有昏黄的街灯投射在发光的柏油路面上。街道边有一个加油站,有一辆交警车在那加油,车头朝着他家乡的方向。他正准备快步上前跟警察说搭车,交警车却忽儿掉了个头走了……  相似文献   

6.
超载,其实我也有苦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以说,超载已成为当前交通管理运输的一大痼疾。司机好大喜功地想把超载作为获取丰厚利润的一条捷径,而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却对此深痛疾绝,形成猫与老鼠的对立面。但我想说的是,超载并不是司机的“专利”,他们也是有苦衷的。虽然我开车已有十三个年头,每次行车上路,就是十白交警向你举手敬礼。其实,超载是我开车的无奈之举,虽然我也知道超载对行车的安全决定着什么,但无论在为自己开车或是给公司服务,超载给我丰厚回报,也给我带来无言的伤痛。  相似文献   

7.
可以说,超载已成为当前交通管理运输的一大痼疾。司机好大喜功地想把超载作为获取丰厚利润的一条捷径,而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却对此深痛疾绝,形成猫与老鼠的对立面。但我想说的是,超载并不是司机的“专利”,他们也是有苦衷的。虽然我开车已有十三个年头,每次行车上路,就是十白交警向你举手敬礼。其实,超载是我开车的无奈之举,虽然我也知道超载对行车的安全决定着什么,但无论在为自己开车或是给公司服务,超载给我丰厚回报,也给我带来无言的伤痛。  相似文献   

8.
一天下午,笔者散步至某十字路口时,发现一名闯红灯的司机正对执勤交警苦苦恳求道:"下不为例,下不为例……"只见交警表情严肃地说:"为了安全,没有下不为例,只有现不为例,必须依法处置!""下不为例"的声音在现实生活司空见惯,不绝于耳,令人钦佩的是这名执勤  相似文献   

9.
到美国,我发现在马路上几乎看不到交警,美国绝大多数司机都能很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开车格外礼让,没有警察,交通秩序仍然是井井有条。  相似文献   

10.
《安全与健康》2004,(22):52-52
到美国,我发现在马路上几乎看不到交警,美国绝大多数司机都能很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开车格外礼让,没有警察,交通秩序仍然是井井有条。  相似文献   

11.
虽然他不是记者,但他以记者般的敏锐和睿智感受这个世界,被誉为交警“一支笔”。他就是陈钢龙,泉州城一名普普通通的交通警察。 交通安全宣传是交警部门的重要工作。宣传的社会效应直接关系到公安交警的形象与声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问题。从一开始,陈钢龙就深深意识到这一点,他觉得要干就要努力干好。自1992年以来,他连续7年被省级公安报刊及《泉州晚报》评为年度优秀特约记者、优秀通讯员(特约撰稿人)。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前不久,笔坐车去淮北办事.一路上见司机反复把安全带挂上又下、下又挂上。笔问其故,答日:“有交警时就挂上,没有交警时就下。”原来,司机把安全带看成了累赘、当作了摆设。  相似文献   

13.
司机大多怕警察.特别是爱违章的手潮的司机更怕警察,见了警察就双腿打颤儿。前不久,北京一靓姐开一新车,在十字路口好好地开着,突然冲向了路边.撞了。警察上前问她怎么了?她怒斥警察说全怨你.我看到警察就害怕,这不一慌就撞了。这个笑话反映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这个靓姐以前准因违章被处罚过,另一个是靓姐可能被罚不只一回,已经罚怕了.见了警察就发毛。这事儿我想起了咱们的安全生产,也有些类似  相似文献   

14.
也说交警     
前些时候,一位离休的部队老首长到武夷山来,我们这些“老转”们理所当然陪同。当老首长知道我们当中有四位职业是公安交通警察后,连连说声:交警辛苦,交警辛苦!还说,现实生活中,就是你们交警与世界上所有的人和所有的行业息息相关。听了我深感欣慰与自豪。  相似文献   

15.
一辆“四不象”变形拖拉机撞死人后趁雨夜车稀人少逃得无影无踪。但当肇事司机暗自庆幸时,南安市交警用“铁证”撬开了肇事者的“铁嘴”,一起错综复杂的逃逸案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6.
“关系户”     
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车箱厂生产科团支部为了保证司机安全行车,同这个科的司机结成了“关系户”。 生产科有些司机出车跑长途时,经常为家里没人照料而发愁,心里不踏实。为了使这些司机集中心思安全行车,团支部主动为他们排难解忧。出车前,他们先到各家了解情况;出车后,主动去帮助他们家属解决困难。司机鲁恒家里有两个小孩,爱人工作忙,有些家务活干不了。团支部书记吴顺林就带着团员前去帮忙。、有些司机家里要换液化气怕,他们就主动承担下来。他们的做法,深受司机和家属们的欢迎,促进了安全行车。“关系户”@章舜贤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中,常会有热心人出面充当“和事佬”。如果将“和事佬”的这种方法无原则地搬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来,为违章驾车者说好话、讲人情、抹稀泥,极力庇护,那恐怕就会变成“罪人”。大凡有“资格”充当“和事佬”的不处乎有两种人:一种是交警的“熟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老婆同事的的小舅子等,这些人来“和事”,主要是以私人身份出现,对交警“动之以情,晓之以‘利’”,你就是青天黑老包转世也得放他一马,你说让交警为难不为难?还有让交警更为难的另一种人,就是上级领导,什么这“长”那“书记”,总之是关系到交通管理工作的“婆婆们”,他们  相似文献   

18.
我曾工作的那地方,有个交警,个儿不高,人精瘦。印象中初次见到的瘦子,一脸的严肃。心想,这年代不都提倡警察要热情服务吗?昨还有对待同事这般不苟言笑的警察?可后来接触久了,发现瘦子并不是永远都那么面露威色。用他的话说,他不过是“为人木讷,不善言辞”罢了。一来二去,我们便成了朋友。成了朋友之后,才知道瘦子在地方上可算是个有点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有一篇短篇小说,题目是《路考》,说的是一位叫万一的司机师傅,要求他的徒弟开车要谨慎,处处防万一。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它告诫人们这是前人用血泪总结出来的经验,不可等闲视之。 弹指间过去了近半个世纪,老司机万一师傅的精神仍然有现实的意义。而且,今天的“路考”要比过去更加严格,形势也更加严峻。那个时候我国人口没有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下午,笔者散步至某十字路口时,发现一名闯红灯的司机正对执勤交警苦苦恳求道:"下不为例,下不为例……"只见交警表情严肃地说:"为了安全,没有下不为例,只有现不为例,必须依法处置!""下不为例"的声音在现实生活司空见惯,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