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初中生物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初中学生生物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初中生的生物知识体系构建、人格完善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是,传统观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大多采用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得初中生对生物课程的认知仍停留在一个抽象、枯燥、很难接受的状态。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程度便可想而知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已成为我们广大初中生物学科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初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初中生差异化培养的教学目标,论述了回归生活和加强实践对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为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生物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改善。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培养了自身能力。可以说,新课程下的生物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自身发展。我们生物教师都应在新课程标准下努力钻研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努力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我们教师改变教学思想,改变单纯的讲授模式。教师设计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教师及学生等多方面因素一直影响着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构建高质量的生物教学课堂已成为广大生物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展开探讨,希望可以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在素质教育发展的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发生了变化,要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有更积极的探索劲头,需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学习获得的成就感。通过成功激励来使他们爱上生物学科,爱上主动探索。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富有创新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也能发展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他们的生物水平,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效率和学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课程改革也进入了实施阶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地掌握生物知识已经成为了广大生物教师的重大责任与义务。本文对初中阶段的生物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以期与广大同人共勉。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要时时刻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学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等都随着社会的变化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教学也应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教学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应从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把握,教学设计的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来创新。  相似文献   

7.
科学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新课改势在必行,但是我们如何做到"改"?根据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课改要求,我觉得应该实行反思性教学,它能够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而且我们更要注重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要注重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发现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我们应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只有探究各种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形成具有内在动力的良性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8.
合作教学是教学策略中的一种,在上个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合作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更加透彻的地理解生物概念。在经历了教学改革之后,自主合作和探究成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发展、相互合作。本文在此就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传统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存在选材偏、观点旧、思想落后以及偏重对文本知识的解读等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教学需求。新时期,初中生物教学要立足于实际生活,紧扣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现代生物科技。只有这样,才能将生物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初中生物教学更具有开放性。本文就如何让初中生物课堂更具生活味展开论述,旨在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骆相伟  黄翔娣 《环境》2005,(Z1):142
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战略已成为国家、民族兴衰的关键,作为生物学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大力渗透和宣传环保知识,努力提高青年学生环保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笔者通过自身教学体会,从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生物教学中应大力加强环保教育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所谓生物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就是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生物课堂教学中,使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世界,增强了教与学的主动性,优化了课堂教学,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而且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改革。因此,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应积极将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使生物课堂教学因信息技术而精彩。  相似文献   

12.
<正>课堂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一方面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绿色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两类生物,突出绿色植物和人在生物圈的生命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学生探究和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新教材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反映现代生物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很多事物都会有新的认知,这种认识和改变推动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教育作为社会进步的源动力,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教师重新认识现有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需求。生物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学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其教学策略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笔者将根据自己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些教学经验简单介绍一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新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也体现出了这一点。初中生物综合实践课的基本理念与新生物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吻合,并且与生物教学不矛盾,也可以说,它为生物新课改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为生物教学打开一扇通往阳光大道的大门。  相似文献   

15.
生物教学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学习生物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丰富学生的业余爱好,将理论知识生活化,实验教学真实化,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教学同时也要体现学生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秦皇岛市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秦皇岛市具有发展生物能源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根据秦皇岛市生物能源资源条件,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应该是:畜禽粪便沼气商业化开发;农林废弃物、餐饮垃圾和城乡居民生活垃圾能源化开发;能源林、能源作物种植与生物柴油冶炼产业化发展。并通过政府对生物能源产业的组织、规划与引导,建立生物质能源资源管理制度与流通机制和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制定扶持政策等措施,促进生物能源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生物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通过科学方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中,通过生物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渠道,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根据  相似文献   

18.
<正>生物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生物知识和大自然桴鼓相应。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紧密地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使其融入自然与社会,提升生命价值的意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笔者下面浅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与体悟。生活是生物学的归属,现实生活与生物学紧密相连。离开了生活,生物学无比枯燥;离开了生物学,生活处处束手束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很多,有了生物学的介入,有了书本知识向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生物柴油的特点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目前常用的几种生物柴油的制法和有关生物柴油节能减排方面的具体情况以及生物柴油市场前景、原料前景和生物柴油未来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发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把学生放到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思维的创新性。在进行新课改的同时,教师为了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在有效的时间中不仅能具备丰富的生物知识,还能利用已有的生物知识进行知识创新,来解决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教师在实现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