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掺杂铜(CuCl2)制备交联剂.制得柱状Ti/Cu交联累托石,结合其吸附特性并通过其在光催化氧化条件下处理含硝基苯有机废水.在pH=9,交联累托石用量为30 g/L,一根20 W紫外灯光辐照2 h的处理条件下,硝基苯由73.81 mg/L降至3.17 mg/L,去除率达到95.71%,优于GB-8978-1996三级标准,用其处理含硝基苯工业废水,COD去除率为83.73%,由4800 mg/L降至530.4 mg/L,硝基苯去除率达92.3l%,由10.32 mg/L降至0.79 mg/L,小于GB-8978-1996-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4.
将天然累托石进行处理制备改性累托石.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改性累托石对重金属离子Cd2 的吸附容量、等温吸附等吸附性能,同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累托石对Cd2 的吸附容量高.在20℃,pH=5.0~7.0、Cd2 浓度0~100 mg/L范围内,按镉与改性累托石质量比为1∶20投加改性累托石进行处理,吸附时间为90min,Cd2 去除率可达96%以上,改性累托石对Cd2 的吸附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符合符合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5.
6.
HDTMA改性累托石对水中酸性橙Ⅱ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HDTM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累托石原土进行有机覆盖改性,考察了HDTMA改性累托石对水中染料酸性橙Ⅱ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与累托石原土相比,HDTMA改性累托石对水中酸性橙Ⅱ的吸附效率显著提高.在最适吸附条件下,HDTMA改性累托石对水中酸性橙Ⅱ的吸附经过60 min可达平衡.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模式较好地模拟.吸附热小于零,吸附是放热反应.吸附动力学规律遵循Bangham模式,内扩散过程是吸附速度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7.
8.
以聚丙烯腈(PAN)大孔树脂为载体,将活性组分聚乙烯亚胺(PEI)通过化学涂敷手段交联在其表面,制备出一种新型交联螯合树脂。本文考察了此树脂对溶液中锌离子的吸附性能,开展了饱和吸附容量、等温吸附曲线、pH影响曲线以及吸附速度曲线等实验。结果表明,此交联螯合树脂具有对锌离子吸附能力强、吸附速度快等特点,可望用于含锌废水的处理及回收。 相似文献
9.
采用HDTM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累托石原土进行有机覆盖改性,考察了HDTMA改性累托石对水中染料酸性橙Ⅱ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与累托石原土相比,HDTMA改性累托石对水中酸性橙Ⅱ的吸附效率显著提高.在最适吸附条件下,HDTMA改性累托石对水中酸性橙Ⅱ的吸附经过60 min可达平衡.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模式较好地模拟.吸附热小于零,吸附是放热反应.吸附动力学规律遵循Bangham模式,内扩散过程是吸附速度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0.
以累托石、丙烯酸及腐殖酸为原料制备出能同时吸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吸附剂聚丙烯酸/腐殖酸/累托石,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法优化吸附剂的制备条件。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建立了预测吸附剂对Cd2+、菲吸附量的二次回归模型,对回归模型进行了方差分析,并确定了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二次回归模型能较好地模拟Cd2+、菲的吸附量与影响因子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量和交联剂量之间的关系。各因子对Cd2+吸附量的影响次序为:交联剂量>引发剂量>丙烯酸中和度;对菲吸附量的影响次序为引发剂量>交联剂量>丙烯酸中和度。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累托石、丙烯酸和腐殖酸三者的质量比为65∶30∶5,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量和交联剂量分别为75.16%、2.57%和0.44%。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吸附剂对Cd2+和菲的吸附量分别为170.19 mg/g和7.36 mg/g。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钙基膨润土钠化过程中改性剂的用量,矿浆浓度,改性时间等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不同超声反应时间、陈化时间等条件下制备的钠化膨润土的性能,如:膨胀容,膨润值和阳离子交换容量CEC,然后分别以Al13-Cl和Al13-SO4方式嵌入矿物层间域中制备柱撑膨润土,考察和比较了不同陈化时间下2种柱撑膨润土煅烧前后的微观结构,及其对污水中锌离子的吸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Al13-Cl改性方法制备的柱撑膨润土对锌离子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Al13-SO4柱撑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硅酸钠、硫酸锌、硫酸铝为原料,通过共聚法制备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锌铝(PSZAS),研究了Na2SiO3的摩尔浓度、活化时间、Al/Si、Zn/Si 配比及絮凝剂的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对该絮凝剂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硅酸钠的浓度为0.4 mol/L,硅酸活化时间为2 h,Si∶Al∶Zn=1∶1∶1.5,絮凝剂投加量为20 mL/L废水时,絮凝剂的电中和能力和吸附架桥能力最强,絮凝剂对含H-酸染料模拟废水的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对煤基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对废水中Cu2+的去除效率,探讨了温度、EDTA-Na2浓度、改性时间和固液比对活性炭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4℃、0.14 MPa的条件下,利用0.05 mol/L的EDTA-Na2溶液改性处理煤基活性炭,当固液比1:10、浸渍时间40 min时,所制备的活性炭对模拟含Cu2+废水的去除率高达90.8%,而未经改性处理的活性炭对废水中Cu2+的去除率仅为60.9%。采用比表面积和孔径测定(BET)、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表面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活性炭羟基含量增多,微晶尺度变小,表面活性位增多,有利于Cu2+的吸附。 相似文献
14.
脱灰煤基活性炭吸附处理含镉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硝酸脱灰煤样自制活性炭对Cd(Ⅱ)的吸附去除特征。结果表明,随煤样粒径的减小,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增强,吸附过程符合分形动力学特征;随着镉浓度的升高,活性炭对镉的吸附量增加,活性炭吸附镉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镉离子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属单分子层吸附;煤基活性炭适宜的吸附除镉条件为粒径0.054mm、Cd(Ⅱ)初始浓度35mg/L、活性炭用量0.05g、吸附时间1h,此时的吸附容量达40mg/g。 相似文献
15.
合理高效地处理含酚废水是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任务之一。重点介绍了高级氧化技术 ,如超声波氧化、超临界水氧化、湿式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近况和应用前景 ,探讨了各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农林生物质在含铬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林生物质作为低成本吸附剂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日益受到重视。综述了农林生物质在含铬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生物质处理含铬废水的机理、影响因素,指出了生物质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初步探讨了利用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的硅藻土作为净化剂处理含镉废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硅藻土对Cd~(2+)的净化作用包括吸附、混凝、中和,三个作用相互影响,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同步去除酸性矿山废水(AMD)中酸度及重金属离子的新型多功能矿物环保材料,确定最佳运行方式,在固定床操作条件下,对比研究复合颗粒吸附柱、锰砂柱、复合颗粒-锰砂混合填充柱对AMD中酸度、Mn2+的去除效果,确定小型连续流反应器的最佳吸附剂;在确定最佳吸附剂的基础上,对比研究升流淹没式、降流淹没式、降流非淹没式吸附柱对AMD中酸度、Mn2+的去除效果,确定小型连续流反应器的最佳运行方式;并结合SEM、XRD等微观分析揭示复合颗粒动态吸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规律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3种吸附材料对Mn2+的吸附容量关系为:PG柱(28.871 mg·g-1)>PG-MS柱(16.935 mg·g-1)>MS柱(2.194 mg·g-1);3种运行方式对Mn2+的吸附容量关系为:降流非淹没式(28.817 mg·g-1)>升流淹没式(26.532 mg·g-1)>降流淹没式(23.479 mg·g-1)。因此,固定床吸附柱处理含Mn2+酸性矿山废水动态实验的最佳吸附材料为膨润土-钢渣复合颗粒,复合颗粒的最佳运行方式为降流非淹没式。PG在去除Mn2+的过程中不仅存在吸附、化学沉淀等作用,还存在聚沉作用,即具有吸附-聚沉协同作用,并且Mn2+在复合颗粒表面的赋存状态主要以Mn-Si-O相结合的矿物相以及CaMn7O12沉淀物存在。 相似文献
20.
以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活菌体为吸附剂探讨了接触时间、初始铜浓度、投菌量、葡萄糖用量、碱浓度等因素对木霉活菌体处理含铜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铜浓度100 mg/L,投菌量3 g/L,预处理碱浓度0.2 mol/L的条件下,木霉活菌体吸附铜效果最佳,吸附量可达5.01 mg/g(湿).吸附Cu前后的拟康宁木霉菌降解四环素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前后木霉对有机物均有降解效果,吸附过程属活菌体吸附.TEM结果显示,木霉去除铜的机制为表面吸附/络合和胞内富集,FTIR揭示了羟基是活性菌体吸附的主要基团,XRD分析结果证实了羟基与铜结合并以水蓝铜矾[Cu4(SO4)(OH)6H2O]形式络合于菌种细胞壁上,Langmuir吸附等温线较好地拟合了活菌对铜离子的吸附,表明菌体对铜离子主要为均质单层吸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