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来源于生产实践与社会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几十年间,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和社会需要的不断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因而逐渐产生了自然资源数量耗减、质量退化和环境生态失调等种种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讨论。资源经济学就是人们在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它研究国民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经济课题。资源经济的考察研究是资源经济学研究的一部分,也是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资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实际上是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这种浪费是同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是发展经济的物质基础,也是保障人民劳动、生活的基本条件。关于环境自然资源的价值至今未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一般不计算自然资源的价值,况且对回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的自然资源利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和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也是指导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理论基础。它的提出具有科学和历史的必然性。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有助于人们自觉地走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道路,全面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并指导人们更深一步地进行我国的经济改革。最终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有限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过去二十五年泰国发展的特征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家的自然资源不断遭到破坏。如许多别的国家一样,目前,泰国正面临着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而又不进一步破坏自然资源,从而使子孙后代的繁荣发展受到损害的两难处境。这种窘境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现在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已经损害了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泰王国政府过去试图通过划定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来制止这种环境破坏,但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必须先解决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的基本问题,以减轻对资源需求的压力,因此这些尝试都先后失败。现在人们认识到,引起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五十、六十年代人口的急剧增长,造成了土地不足或者没有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土地,结果,不是土地生产率低,就是初级产品价格过低导致收益减少。同时,迁往新居的移民常常缺乏经营资源基地的技术或投资,因而不能采用保护性的长期开发战略。泰王国政府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管理已逐渐关注,在控制环境方面,继最初划定自然保护林区之后,又建立了国家  相似文献   

5.
广告与环保     
卫欣 《环境导报》2003,(7):32-33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现代广告在其具有经济功能的同时,其社会价值也日益提高。它正以新的创意、新的感觉和新的特点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它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好的广告不但有利于物质文明的建设,也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更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但是,几千年来人类的发展一直是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代价的,人们已经下意识地习惯于对于自然资源的索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在人们的脑海中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  相似文献   

6.
环境价值与经济核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自然资源是构成环境的要素,环境本身也是自然资源.所以,环境和自然资源可以统称为环境资源.环境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一)从脱节到结合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总是处于分离、脱节的关态.主要表现是:在思想上,缺乏和谐和协调发展意识,缺乏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在理论上,认为没有劳动参与或不能进行市场交易的资源、生态、环境没有价值,可以任意取用和浪费,不必对其进行什么核算,从而引导人们单纯追求经济产值及其增长速度,终使经济发展走入岐途;在政策  相似文献   

7.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的蓬勃发展为十几亿人民带来新的生活和各种机会。然而与此同时,人们也日益担心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特别是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自然资源所造成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促进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然而,在其编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论文认为:1)自然资源资产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资源,另一种是进入经济体系、参与经济过程的自然资源,只有后者才具有相应的自然资源负债;2)自然资源负债是经济主体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而导致的一种现时义务,其中,过度消耗可以通过设定负债临界值的方法予以确认;3)不同自然资源的负债临界值确认方法不同,以林木资源为例,其负债临界值应为兼顾林木可持续发展以及非经济效益的最大可开采量,将超过最大可开采量的消耗量确认为自然资源负债;4)与自然资源资产相对应,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表式也具有两种形式,并且两者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相似文献   

9.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以林木资源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促进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然而,在其编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论文认为:1)自然资源资产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资源,另一种是进入经济体系、参与经济过程的自然资源,只有后者才具有相应的自然资源负债;2)自然资源负债是经济主体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而导致的一种现时义务,其中,过度消耗可以通过设定负债临界值的方法予以确认;3)不同自然资源的负债临界值确认方法不同,以林木资源为例,其负债临界值应为兼顾林木可持续发展以及非经济效益的最大可开采量,将超过最大可开采量的消耗量确认为自然资源负债;4)与自然资源资产相对应,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表式也具有两种形式,并且两者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环境》1995,(2)
直到最近,环境才作为生存问题被人们广为认识。长期以来,经济活动和自然资源利用都把环境排斥在外,其结果只能付出巨大的社会代价,加剧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质量的恶化,直接破坏人类赖予生存的环境。展望二○○○年,欧经会成员就“环境保护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了“地区性战略”,以解决污染恶化,化学品有害物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跨国性环境问题为前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1 资源垃圾化 自然资源是自然介质中可供人类认识、加工利用并具有开发利用经济价值的各种物质要素及其综合体。社会化大生产促使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制造各种产品的同时必然伴随各种固体废物的产生,各种产品消费后也会产生许多废物,最终把产品变为废品。人们把这些固体废物统称为垃圾,把受技术水平限制造成资源损失和最终变为垃圾的过程,称为自然资源垃圾化。随着自然资源不断开发利用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特别是人口高度集中和城市化迅速发展以及刺激性消费政策的实施,世界各国垃圾剧增。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新增垃圾419.49万吨,人均日产垃圾0.81千克,人均年产垃圾301.88千克,垃圾的产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24%,高出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2.5~3倍。垃圾的增加使处理日趋困难,成为现代都市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1.前言人类的生存和幸福决定于他们从环境中获得资源的多少。因此,探讨自然资源对各国战略政策与行动的影响是有益的。这里所说的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非生物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大多数具有战略意义。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土地、淡水、化石能源和非能源矿藏。在生物资源或可再生资源中,最重要的是粮食与海洋水产。近几十年来由于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军备需要量的增长以及人口的迅速增加,各国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不仅是本国自然资源的开发速度赶不上  相似文献   

13.
自然资源适应性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26,自引:15,他引:11  
自然资源适应性管理是随着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化,在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资源管理模式。适应性管理在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管理系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强调在资源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增进人们对自然资源系统规律的认识,进而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研究系统论述了自然资源适应性管理的内涵,要素与组织形式,认为目前自然资源适应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尺度效应、自然资源管理的模拟与监测、制度欠缺灵活性、协调困难、研究与管理机构的利己主义、传统资源管理思维的局限、成本和管理风险以及生态价值之间的取舍等。通过分析,总结出自然资源适应性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包括适应性规划、适应性结果监测、协同适应性管理、适应性风险管理等。建议国内研究应进一步提升对适应性管理的认识,推进适应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4.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建设和发展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我省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较快,自然资源开发强度大,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亦大,生物资源不断减少,已经危及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自然资源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场所,而且也是人类生活的第一物质来源,是生产要素之一。为保护优良的生活环境和持续不断的生产条件,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就必须占用和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直接生产以外的方面。随着生产的发展,这种支出不是日益减少,而是日益增多。就是说,自然环境在经济领域内既有使用价值,本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具有了环境保护意识。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倡导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反对过度利用和破坏性的开发。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对于环境保护思想也有很多记录,这些记录记载了古代先哲及人民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保思想。  相似文献   

17.
孙向明 《环境》2000,(6):30-31
自然资源法是指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一系列专项资源法组成,包括关于森林、草原、土地、水、矿产、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单项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控制自然资源和重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的模式下,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主要由国家供给和管理,而通过法律构建自然资源费制度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有偿管理,并进行自然资源更新、培育的有效途径。明确自然资源费的涵义和分类,依据公共物品和外部不经济内部化理论,并结合社会转型过程的法律背景确立自然资源费制度的内容是构建这一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资源型地区在自然资源开采过程中经济增长长期呈现缓慢现象。如何利用资源优势、摆脱资源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地区面临的关键问题。以2000-2016年我国重点煤炭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资源型地区自然资源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同途径。结果显示:资源型地区短期受益于"资源红利",但长期由于容易出现资源产业依赖行为而对其他经济活动和资源依赖产业产生"挤出效应",影响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资源型地区容易表现出依靠物质资本投资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特征。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探索,对资源型地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中作者引用并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针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界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恶性循环所提出的一系列战略和策略思想,给出了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概念模型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内涵。明确地提出了寓于环境之中的各种自然物质资源和以其为载体的环境资源是相互依存、彼此作用的统一体,以及这两类自然资源价值属性的表现形式;分析了人们无偿地向大自然索取、耗用甚至掠夺这两类自然资源的错误认识及价值观,进而就环境问题的三大层次阐述了人们应持有的自然资源价值观,提出应从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安排用于自然资源保护和再生的投资,建立自然资源再生产过程,并与人类自身再生产和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相适应。在这个理论前提下,作者认为不宜把环境保护列为“社会公益事业”,而应将其归属于自然资源再生产的范畴,并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