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影响后续评估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理论上探讨环境影响后续评估机制建设问题,围绕着环境影响后续评估程序,探讨环境影响后续评估与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有机衔接的问题,针对现行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实践存在的问题,探讨环境影响后续评估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
工业综合开发区环境影响后评估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影响后评估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工业综合开发区环境影响不同于一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而后评估具有不同的特点。该文以福建省龙海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环境影响后评估试点工作为例,介绍了工业综合开发区环境影响后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阐述了对环境影响后评估的理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吴小珍 《环境工程》2010,28(2):109-113
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系统是对产品车间生产过程绿色性进行评估的系统,通过分析产品在生产过程各阶段以及整体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情况,来评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是否符合绿色制造要求,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它是绿色生产过程得以实现的关键之一。研究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系统的结构,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及生态指数Eco-indicators99方法建立环境影响评估模型,探讨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的理论及方法,最后通过在车间中电弧焊接过程为实例分析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环境导报》2003,(17):44-4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第三条编制本法第九条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规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四条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  相似文献   

5.
陈荣 《环境导报》1995,(3):36-37
台湾“环境影响评估法”历经5年终于1994年通过三读立法程序而获得施行。台湾 媒体称该“法”的施行表明台湾环境保护工作由消极的事后补救向积极的事前预防转变,这对有效避免开发行为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台湾“环境影响评估法”分总则、评估、审查及监督、罚则、附则等章计32条,对环境影响评估制度作了全面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 1 主管机关及环境影响评估审查委员会 明确规定环境影响评估主管机关“中央”为“环境保护署”,“地方”为“环境保护处(局)”和县(市)“政府”。各级主管机关审查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有关事项,并应设立环境影响审查委员会,委员会任期两年,其中的专家学者不得少于委员会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6.
评论了对环境影响后评估概念的理解,阐述了成片土地开发环境影响后评估的目的,特点,重点,技术程序及工作要点,总结了试点后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基于循环特性的镍氢和锂离子电池环境影响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郁亚娟  王翔  孙蔚鋆  黄凯  王冬 《环境工程》2012,(Z2):519-523
为了了解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在生产、使用、废弃或回收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二次电池环境影响机制分析方法。通过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采用Eco-indicator99体系,综合考虑电池循环容量衰减和循环次数的影响,建立了二次电池环境影响机制分析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两种实验用二次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环境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选取的两种二次电池当中,锂离子(Li-ion)电池的环境影响明显比镍氢(Ni-MH)电池的低;2)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Li-ion电池环境影响衰减比Ni-MH电池的明显,即随着使用循环次数的增加,Li-ion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会降低到更多。综合来说,所选取的Li-ion电池比Ni-MH电池更具环境可持续性。文中所提出的环境影响机制分析模型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二次电池,以期为环境友好型二次电池的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发生和发展需要人员的关注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法律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分为主动后评价和责成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正常运行阶段,运行负荷会达到设计符合的75%以上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程序分为准备阶段、评价阶段和报告编制阶段,各阶段均有后评价独特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据此以污水处理厂后评价为例,沿着评价程序的这一主线,详细介绍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消费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内容之一。如何在增加人类福利的同时,通过践行可持续消费模式以实现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总结和讨论的重要议题。在系统梳理可持续消费概念、必备条件以及可持续消费效果评估的基础上,综述了消费与人类福利的关系以及水足迹视角下消费的环境影响评估研究,通过阐释人类福利、环境影响以及可持续消费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指明当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在可持续发展模式实践中,缺少系统、科学、合理、针对性强、有效的“战略指导”和“战略引导”;(2)缺少对可持续消费状态的系统评估和评判标准;(3)虽明确了可持续消费模式优化的方向,但个人实践可持续消费的潜在行为能力仍有待评估;(4)宏观层面的可持续消费机制或约束机制较为缺乏、可持续消费实践研究相对缺位;(5)可持续消费模式与可持续生计关联机制研究较为缺乏。最终反思提出未来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研究:(1)明确可持续消费的战略定位,完善顶层设计;(2)深化对可持续消费的系统评估,构建科学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评估指标体系;(3)加强个人实践在可持续消费中潜在行为能力的测度;(4)深入研究宏观层面的可持续消费机制,以推动可持续消费的实践发展;(5)深入研究可持续消费模式与可持续生计关联机制,达成脱贫与长期福利的双赢红利。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及其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瑶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1):153-155
旅游的环境影响问题一直是旅游学界和环境科学界研究的主题之一。不合理的旅游行为己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文章综述了我国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的内容、方法及不足,由此展望了研究的发展方向。认为健全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理论体系、广泛开展旅游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研究污染的控制和管理、引进先进技术、转换旅游形式是解决旅游环境影响的有效方法,也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