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强  大卉 《沿海环境》2001,(9):29-30
大象以其憨态可掬的体态和温文尔雅的性 格,一直备受人类的宠爱。但近年来,主要分布于印度的亚洲象的生存环境,却令人哀叹。这些亚洲象或经驯养后从事危险的工作,或被当作运输工具,或被养主遗弃沦为“动物乞丐”。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残忍的“丛林杀手”为贪图珍贵的象牙,对它们展开了肆无忌惮的捕杀。 丛林悲剧 在远离人类文明喧嚣的喜玛拉雅丛林深处,不断散发出的阵阵恶臭,让人感到惊恐和不安。印度的一队护林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沿着恶臭传来的方向前进,凭着经验,他们判断又有动物被偷猎者捕杀。果然,在这个科贝特国家森林公园的…  相似文献   

2.
喜马拉雅地区聚集了大熊猫、藏羚羊等赫赫有名的中国特有保护动物,而这一地区,也恰恰成为这些动物的走私出口。熊猫皮的走私现在已经很少听说了,但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大熊猫皮的非法贸易还是相当猖獗。香港和台湾地区那时作为大熊猫皮的中转地,估计每年平均有超过4张的大熊猫皮被没收,数以百计的非法偷猎者和皮张倒卖者被绳之以法。在大熊猫皮走私问题告一段落之后,藏羚羊毛走私继之升温。中国国家林业局估计的数据是,自1990开始,每年捕杀的藏羚羊约2万头。被誉为“羊毛之王”的藏羚羊毛是西方国家的高档消费品,在这…  相似文献   

3.
据资料表明人类的活动范围已占据地球陆地面积的83%,剩下不到17%的面积仅供野生动物栖息。而这些野生动物在有限的范围内,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和郊区,无时无刻地受到人类的捕杀,成为人类厨房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一位野生动物专家发现被非法捕杀而残剩的5只普氏原羚羊的头骨后,伤心地说:“我找它们找了几十年,没想到在这里见面了。”作为野生动物专家,他寻找这种珍稀动物,历尽几十年“踏破铁鞋无觅处”,但有些人杀其身,食其肉,怎不令人痛心疾首?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只要有人肯出大价钱,再稀少再珍贵的东西,也能到手,这就叫“重赏…  相似文献   

4.
声音     
《环境》2006,(3):8-9
若出现禽流感疫情方圆5公里杀鸡;执行不力就是一句空话;治禽流感更有希望在中药领域获得突破;“地荒论”纯属无稽之谈;我们已经听到日本国内的很多(关于捕鲸的)观点,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他们要捕杀鲸来喂他们的狗。[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市区的野猫野狗数量剧增,以至于市政当局呼吁市民大力捕杀。捕杀一只野狗,奖励五百图格里克(蒙古货币);捕杀一只野猫,可奖励四百图格里克。一批捕杀描狗的专业户应运而生,他们每天晚上出动捕杀描狗,一直到次日  相似文献   

6.
声音广场     
《环境》2015,(5)
根据我国现存法律,“动物表演”是一种合法的文化形式,受到法律的保护,而住建部发文要“杜绝各类动物表演”,实际是变相取缔这个行业,“这是一件非常不合理的事情”。所以,全国动物表演的规模有增无减,虐待性表演项目比比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困惑的应该不仅是新野的耍猴艺人,许多城市动物园和海洋馆等的动物表演也屡屡被人诟病,这让普通民众心中也常常生出不知该如何对待动物表演的疑惑之情。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政府决定允许渔民在加东部纽芬兰省附近的大西洋海域大规模捕杀海豹,招致一些国际组织的批评和抗议。据加拿大媒体日前报道,加政府允许纽芬兰省等地的渔民在今年5月底之前在纽芬兰省以北的大西洋海域捕杀海豹35万头,如此大批量捕杀海豹是加拿大自上个世纪实施海豹捕杀限额以来的第一次。许多国家目前都禁止捕杀海豹,加政府在1972年就宣布把捕杀海豹的数量控制在每年15万头,但由于近年来世界海豹皮市场需求量大增,加拿大捕杀海豹数量逐年回升。去年,加政府决定将2003年至2005年三年间的海豹捕杀数量限额提高到975万头。这一决定引起了…  相似文献   

8.
魏文彪 《环境》2009,(10):30-32
9月1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主任常纪文研究员,对外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全文,并向国内外公开征求完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项目组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增设“虐待动物罪”、“传播虐待动物影像罪”和“遗弃动物罪”专条。  相似文献   

9.
保护青蛙严格执法人工养蛙前景广阔蛙肉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高热量、低脂肪,尤其对肠胃不适、节食、偏食者是理想的营养食品,蛙皮可制作服装、手套、鞋及各类精美饰品.青蛙属保护动物,严禁捕杀。然而,每到春暖花香,夏秋季节,许我城市(尤其南方城市),衔...  相似文献   

10.
叶晓荷 《环境》2009,(9):76-77
中国的情人节刚刚过完,很多情人都会通过浪漫的接触而增加感情,但在动物界,有时候一次“浪漫”却足以让自己丢掉性命。因为在大自然中,很多雄性动物在交配后就会被雌性动物吃掉,甚至在不少物种中,雄性动物似乎就是为向雌性动物提供一顿饕餮盛宴而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