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6种典型废矿物油的产生工艺及特性,研究了废矿物油样品的重金属浓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产生工艺和工作环境,油品的损耗程度和产污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典型废矿物油样品中检出的主要重金属包括Cr、Ni、Zn、Cu、Pb、Mo和Ba等7种。其中,Zn浓度相对较高,Cr、Cu、Mo和Ba的浓度次之,Ni和Pb的浓度相对较少。Zn、Mo、Ba主要来自于添加剂掺入,Cr、Ni、Cu、Pb主要来自使用过程中磨料混入或杂质进入。6种废矿物油直接进入环境中的重金属当量浓度表现为废车用润滑油废液压油废淬火油废冷冻机油废防锈油废白油。其中,废车用润滑油和废液压油的重金属潜在危害最高。废矿物油再生利用过程中,重金属绝大部分进入废渣中(如油渣、蒸馏残渣、废白土等),少部分残留在再生产品中;焚烧处置过程中,重金属的去向为烟气和底灰。因此,需要针对废矿物油的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其中重金属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
废矿物油处置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矿物油处置方法较多,但目前处置工艺较原始,大部分不能满足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对几种处置工艺的比较,笔者提出一套可以达到环保要求的处置工艺路线,并强调废矿物油的有效处置,首先应加强对产废企业的宣传教育,在教育的基础上,严格监督管理,作到从源头控制废矿物油,这样才能达到全过程监控废矿物油,实现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的目的,保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指导下,工业用水效率和重复利用率显著提升,但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仍不容忽视。工业废水零排放是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但处理过程中会形成废盐和高浓度废盐水。现阶段我国对于废盐的处置率低,并且几乎未进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了制约工业废水零排放的重要瓶颈之一。以工业废盐作为原料回用于氯碱工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废盐消纳渠道,但进料中含有的杂质组分多,利用废盐的离子膜氯碱工业将面临以膜污染为代表的新挑战。系统性介绍了离子膜氯碱工业中废盐资源化原理与工艺流程,讨论了阴阳离子与溶解性有机质致离子膜污染的过程机制与表征手段,并从进料控制、膜清洗、运行工况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应对策略,最终对未来关于进料水质参数优选与高性能阳离子交换膜研发提出展望,以期促进工业废水零排放过程中废盐资源化技术研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分别对6种不同的废矿物油、废矿物油再生中的原料油、半成品油、成品油和废弃物中的苯系物(全称苯及衍生物,简称BTEX)污染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6种不同的废矿物油中,苯系物总含量大小为:废机油(3569.8 mg·kg~(-1))废淬火油(531.9 mg·kg~(-1))废铸造用油(314.8 mg·kg~(-1))废防锈油(96.5 mg·kg~(-1))废液压油(42.3 mg·kg~(-1))废润滑油(11.7 mg·kg~(-1)),这与苯系物的来源及油品的工作环境有关.再生利用过程中的原料及产品中,苯系物总含量大小为:半成品油(5516.2 mg·kg~(-1))成品油(2692.5 mg·kg~(-1))原料油(756.3mg·kg~(-1)),这与原料油催化裂解过程中新的苯系物的生成,以及半成品油吸附精制过程中部分苯系物被吸附有关.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中,苯系物总含量大小为:酸渣(1368.9 mg·kg~(-1))废白土(382.1 mg·kg~(-1))沉淀油渣(145.3 mg·kg~(-1))废吸附沙(121.0 mg·kg~(-1))裂解残渣(25.7 mg·kg~(-1)),这与废矿物油再生处理工艺和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5.
酒精废醪液浓缩法是一种资源化处理技术。将废醪液用石灰乳中和后,经多效蒸发加以浓缩,然后或者直接干燥为干粉,或者与干蔗髓混匀后干燥成蔗髓干粉,或者直接用作复合肥原料。此技术已在广东、广西和云南的部分糖厂使用,均取得较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机动车维修行业产生的废矿物油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08类危险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的危险特性.近年来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因机动车维修保养产生的废矿物油数量显著上升,环境监管压力逐渐增大,环境风险逐渐突显.通过统计和分析南京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废矿物油产生及收集转移现状,分析了目前在机动车维修行业废矿物油的环境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环保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广受关注的社会源危险废物,废矿物油、废铅酸蓄电池具有显著的环境危害性,但同时也具备显著的可回收利用价值。本文在调研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废矿物油、废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状况,以及所建立的相对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经济性政策的同时,也对目前国内特别是北京地区的废矿物油、废铅酸电池的产生情况、回收利用状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废矿物油、废铅酸电池近年来的产生量呈明显增加趋势,但其回收利用状况较为混乱,不够理想,大多数社会源危险废物无法进入具备合法资质的正规处置单位,无法得到合理妥善的利用及处置,对环境的威胁较大。本文针对此状况,在管理政策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有助于国内对废矿物油、废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废矿物油再生利用过程易产生环境污染,环评工作有一定难度。本文从项目选址、回收工艺、产品要求、废气与固废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废矿物油再生利用项目环评报告编制的重点。着重分析了回收工艺应符合《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07-2011)的要求,从源头控制污染;回收产品应符合《燃料油主要技术要求》SH/T0356-1996中4号柴油的标准;应特别关注恶臭的影响分析及其污染控制措施。同时对该类工程环评证书资质类别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分析了废液晶显示器潜在环境危害和资源价值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废液晶显示器资源化技术的进展,主要包括液晶去除、偏振片剥离、铟回收以及面板玻璃资源化4方面,液晶目前毒性和危害未有定论,少数研究者仍在继续开展液晶无害化去除的研究;偏光片资源化成本较高,技术市场前景不明;面板玻璃资源化仍未引起重视,目前资源化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铟因其较高的资源化价值,是资源化技术研发的重点,也是废液晶显示器资源化处理过程中污染防控的关键环节。针对目前中国废液晶显示器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技术系统性差、存在潜在二次污染,且设备研发少、产业化应用难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废液晶显示器处理技术研发和实施废液晶显示器资源化处理全过程管理的环境管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废镉镍电池再资源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废镉镍电池再资源化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火法及湿法再资源化技术各具特色。利用废镉镍电池制备M—Zn系软磁铁氧体材料是今后一个时期废镉镍电池再资源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新疆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并未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问题严重。文章分析探讨了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分析新疆现行的能源矿产资源补偿机制、其补偿作用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新疆建立能源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和条件,提出建立和完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益补偿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中矿物油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土壤中矿物油含量的分析方法。采集的土壤鲜样,采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化学干燥。用四氯化碳提取土壤中的油类物质,采用硅酸镁去除提取液中的动植物油等极性化合物后,使用红外分光测油仪测定提取液中的矿物油含量。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99以上。测定下限为1.85 mg/l,测定上限为100 mg/l,测量范围为9 mg/kg~500 mg/kg,方法的灵敏度为1.05。试剂空白加标回收率56%~83%,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69%~74%之间。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废弃油基钻井液资源回收与无害化处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废弃油基钻井液是钻井作业完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因含有矿物油和柴油等,属于国家危险废物,成为制约油田清洁生产的一个技术难题.针对废弃油基钻井液的特点,经大量室内试验和多种处理方案的筛选,开发出了废弃油基钻井液资源回收与无害化处置技术.在废弃油基钻井液中加入收油剂,回收有用的油类.在收油后的剩余泥渣和产生的废水中分别加入无害化处理剂和絮凝剂,进行回用和无害化处理.油回收率可达90%以上,回收的油品质量达到《车用柴油》(GB/T 19147—2003)规定的-10#车用柴油技术要求;无害化处理后的泥渣浸出液中石油类,CODCr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指标均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限值;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要求.   相似文献   

14.
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探讨了城市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定义及基本概念,以及计算方法。并以秦皇岛市大气中TSP浓度,海水中COD浓度和DIN浓度以及水资源量和土地资源量为参数.计算了2000年及2010年资源与环境的综合承载力。为制定秦皇岛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三下”开采资源补偿费减征的模型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三下”开采资源补偿费征收现状与存在问题,基于资源价值理论及现行资源补偿费征收标准,通过理论分析、实例计算和计算机模拟,给出了“三下”开采资源补偿费减征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三下”开采资源回收难度综合评价模型、补偿费征收模型、合理采出率等有关参数的确定模型,研究了“三下”边界及压煤量、采出率快速准确确定方法,设计开发了程序系统,为搞好“三下”资源补偿费征收、提高矿产资源管理与科学决策水平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延长油田含油污泥真空热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鹏辉  魏君  屈撑囤 《环境工程》2015,33(10):101-103
利用真空管式热解炉对延长油田含油污泥进行真空热解,研究了热解终温、保温时间、升温速率、催化剂种类及其加量对油回收率的影响;将热解残渣与标准煤粉制成粉末状燃料,测定了燃料热值,分析了燃烧烟气中各项污染物浓度。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终温与保温时间对油回收率有很大影响。在各催化剂中,活性白土的催化效果最好,其加量为1%时,油回收率可达83%。粉末状燃料的热值达到24 000 k J/kg,超过烟煤的热值。燃料燃烧烟气中的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GB 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可将其作为燃煤锅炉的燃料使用。真空热解是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矿物油(原油、机油、柴油等)、苯胺、部分金属离子及ClO-等物质对4-AAP法测定污水中的挥发酚有干扰。本文采用标加干扰物的方法研究了各种干扰物质对挥发酚测定过程中的回收率的影响规律,得到总回收率Y方程。由Y值和4-AAP法测定值CD可求得水样中挥发酚的实际含量CT(CD/Y)。混和干扰物加标拟合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5%。该方法测定实际水样的结果与4阶导数光谱法的结果基本吻合。本文是针对油矿区污水特点,提出的消除各种干扰挥发酚测定物质影响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浓度超稠油乳化段废水前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浓度超稠油乳化段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性质及前处理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稠油废水前处理的技术关键在于:①采取合适的隔油沉降工艺参数,有效分离污水中的原油和渣泥;②采用适当的絮凝工艺,保证气浮出水水质,最大限度降低前处理出水的矿物油、渣泥和COD.为此提出了低负荷隔油沉降,高负荷组合气浮前处理工艺.通过延长隔油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回收污水中80%的原油;两级气浮组合,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到:矿物油99%,渣泥98%,COD 86%.日处理量800 t污水处理厂采用该工艺方案和参数进行设计,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污水处理中磷回收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由于磷矿的开采和磷在自然界中近乎单向循环。磷资源日益枯竭。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我国污水排放中的磷量相当于磷矿产量的37.5%,经过处理回收可以转变为磷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当前磷的回收技术有沉积法、结晶法、土地利用等多种形式,除了土地利用外,其他技术都处于试验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开发研究。磷酸盐是磷回收的主要形式。鸟粪石和磷酸钙分别适合用作肥料和工业原料。  相似文献   

20.
矿物油(原油、机油、柴油等)、苯胺、部分金属离子及CIO-等物质对4-AAP法测定污水中的挥发酚有干扰。本文采用标加干扰物的方法研究了各种干扰物质对挥发酚测定过程中的回收率的影响规律,得到总回收率Y方程。由Y值和4-AAP法测定值CD可求得水样中挥发酚的实际含量CT(CD/Y)。混和干扰物加标拟合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5%。该方法测定实际水样的结果与4阶导数光谱法的结果基本吻合。本文是针对油矿区污水特点,提出的消除各种干扰挥发酚测定物质影响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