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我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对黑龙江省五常市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并得出其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优势.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提出其"三片一线"的绿色食品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绿色食品(蔬菜)基地的环境条件与生产过程的环境效应,绿色食品生产的综合技术,其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及其生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绿色食品生产环境质量的要求,于2000年8月22日-24日,对铁岭市清河区杨木林乡1300hm^2水稻生产基地生态环境进行了考察,并对生产区域内的土壤、大气和灌溉用水进行实地调查、采样和监测。土壤样品检测了镉、铅、汞、砷、铬、铜和pH,大气检测了颗粒总悬浮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水质检测了pH、汞、镉、砷、铬(六价)、氟化物等项目。将检测结果与评价标准按单项污染指数进行评价,得出该地区土壤、大气、灌溉水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证明该地区生态环境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作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是完全可以的。  相似文献   

4.
绿色食品的产地,必须达到一定的环境质量标准,故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研究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关键。主要环境要素有:土壤、水质、大气环境以及绿色食品基地现产食品中农药残留量。  相似文献   

5.
阐明了绿色食品的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客观原因,以及发展绿色食品对保障食品安全性、解决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实现农业可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回顾齐齐哈尔绿色食品产生发展历程,目前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齐齐哈尔绿色食品产生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着重强调要注重保护和发送生态环境,加强生产为基地建设,建设为龙头企业、加强市场开拓等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质量条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重点分析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污染物对蔬菜产生的危害,论述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对环境质量环境要素的要求,给出各环境要素监测方法和评价环境质量的标准,提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应选择的生态条件,从而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产前管理,建立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相似文献   

7.
中信 《沿海环境》2003,(4):32-3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日益加强,绿色食品消费成为时尚,而首当其冲的是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关注和期盼。但是作为卖方的生产者对无公害蔬菜的高期盼与作为买方的消费者对市场上无公害蔬菜价格的心理承受能力却产生了激烈的对撞,一边生产无公害蔬菜势必要增加投入,不能做亏本的买卖,一边是消费者在超市或农贸市场专卖区是望菜兴叹,高价位挡住了普通消费者的口福,其潜在的市场需求还期待更多的业者共同参与努力。规模小难出效益检测认证增加成本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农产品基地的规模小,无疑是无公害蔬菜价高的直接原因。无公…  相似文献   

8.
浅析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质量条件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生产基地污染物对蔬菜产生的危害,论述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对环境质量环境要素的要求,给出各环境要素监测方法和评价环境质量的标准,提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应选择的生态条件,从而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产前管理,建立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相似文献   

9.
绿色食品     
所谓绿色食品,系指按生态环境要求培育的农作物和家畜,即谷物中不合农药、化肥、防腐剂、色素等有害物质,而合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无污染,而且生产过程中甚至包装都不产生公害的天然绿色食品。而家畜必须在一个无污染的环境中成长,食用无污染饲料;每年至少有半年时间在室外活动。为了防治食品污染,保护人体健康,6o年代后期,世界各国开始了生态农业的尝试,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也愈来愈讲究安全可靠。我国绿色食品上市近9年来,各种绿色食品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据统计,全国有9O0多种产品已申请到绿色食品标志。仅上海生产…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绿色食品开发最早始于1990年。定义绿色食品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的统称。同时确定绿色食品的四条标准是:(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手册》中的有关规定。这些标准的提出和制定,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绿色食品由于其与环境的密切相关性,在审定过程中环境监测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所要阐述的观…  相似文献   

11.
信息     
《环境》1997,(10)
江苏绿色食品业初具规模被誉为“安全、优质、营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业在江苏省悄然兴起,作为江苏一大产业雏形初见端倪,呈现生产基地化、品种系列化、产销批量化的发展势头。全省已有32个企业生产的粮油、饮料、畜禽、经济作物等6大类50种产品被冠以绿色食品标志,年产值30亿元,基地作物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另有27种产品通过初审。江苏省绿色食品开发起步於90年代初,近年来发展迅速。1996年丰县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处定点为高科技绿色食品生产及深加工基地。海门市出现了全国第一家县级绿色食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蔬菜的产地,必须达到一定的环境质量标准,故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研究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第一关。主要环境要素有:土壤、大气环境,水质,同时检测若干同产蔬菜中农药残留量。  相似文献   

13.
《沿海环境》2003,(9):33-35
绿色食品系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一)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质量。(二)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遵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并制定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生产技术规程,用以规范生产,确保产品质量。(三)产品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四)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绿色食品定义绿色食品所具备的…  相似文献   

14.
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防治水污染的角度,为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水质保证.  相似文献   

15.
冬弋 《沿海环境》2000,(4):17-18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强,被群众称为“放心菜”的无公害蔬菜日益受青睐,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正成为一个新兴产业而倍受关注。广西是率先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省区之一。无公害蔬菜是特定蔬莱的商品名,它不含高毒高残留农药,其它低毒农药的残留量以及工业“三废”、硝酸盐、重金属、致病菌等有害物含量均控制在省区地方规定的标准之内,让人吃起来感到放心,对人体基本上没有害处。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无公害蔬菜的品质和卫生质量相对常规生产上市的蔬菜较“干净”些,吃起来也让人放心些,但最让人放心吃的,应当是绿色食品蔬菜…  相似文献   

16.
《环境导报》2003,(3):4-5
有机食品是国际上通行的环保生态食品概念,它要求在生产和加工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有机食品比国内通行的绿色食品的环保标准更高。我国有机食品的开发是源自1984年广州出现的第一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真正意义上开始有机食品开发是在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成立以后。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依托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科所成立了“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该中心与国际上最大的有机食品颁证机构美国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密切联系,使该协会在我国有机食品中心设立分会,同时还赢…  相似文献   

17.
呈贡县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调查,昆明市呈贡县2 3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的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对产地环境的要求,为生产无公害蔬菜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了持续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日前淮海农场场长叶秀河飞赴北京接收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三份绿色食品标志证书,该场渠星牌大米、啤酒大麦、大豆成为1995年首批绿色食品,农场还被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要求很高。为此,淮海农场十分注重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该农场一把技术关,充分发挥技术管理优势,不断加强农业中心、分场、大队三段科技网络,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二把培训关,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三把农药、化肥采购关,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四把使用关,准确预报、合理防治作物病虫;五把养田关,轮作换茬、优选优育,坚持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有机质含量。经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实地检测,农场水质优良、大气清洁、土壤达标,23个检测项目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生产基地污染物对蔬菜产生的危害 ,论述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对环境质量环境要素的要求 ,给出各环境要素监测方法和评价环境质量的标准 ,提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应选择的生态条件 ,从而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产前管理 ,建立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相似文献   

20.
刘用泉 《福建环境》1995,12(4):30-30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食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全权受理绿色食品标志的全面管理,绿色食品标志申办中,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要进行检测与监测,产地生态环境条件应由省级以上计量认证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