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植物修复技术的根际机理,采用根箱模拟试验,研究黑麦草根际环境对多氯代有机物污染的响应效应. 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根际、近根际和远根际土壤中多氯代有机污染物含量变化情况各不相同;与黑麦草吸收特性相吻合,土壤中多氯代有机污染物有从非根际向根际环境迁移的趋势,土培期末的根际、近根际和远根际土壤中w(HCB)分别为0.313、0.219和0.207 mg/kg,w(p,p′-DDT)分别为0.351、0.230和0.221 mg/kg;黑麦草的地下部分对多氯代有机污染物的吸收利用程度均大于地上部分,吸收高峰期的植物地下和地上部分w(HCB)分别为0.716和0.078 mg/kg,w(p,p′-DDT)分别为0.745和0.065 mg/kg;土壤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黑麦草对多氯代有机污染物的吸收能力;在不同处理中,根际、近根际和远根际土壤的pH、w(有机质)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各有差异,根际和近根际土壤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较大,而远根际土壤环境的改变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对某电子垃圾拆解区及周边土壤和河流沉积物进行了采样检测,分析了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萘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所有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均检出了PCNs,土壤样品中ΣPCNs的浓度范围为95.94~3 061.26 ng/kg;沉积物中为56.23~1 981.51 ng/kg。与国内外其它研究相比,研究区域内土壤中PCNs处于中高水平;沉积物中PCNs处于中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环境化学     
X13 9803134有机化合物动态定量结构一生物降解关系(QSBR)模型研究/戴树桂:(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8,17(2)一105~113环信X一87 通过分析影响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墓本因素,指出QSBR模型应综合反映影响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四个方面:取代化合物的摄入,取代化合物的诱导作用、毒性物质的形成和基础醉的缺乏。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动态QSBR的概念模型及方法学基础,并利用其研究了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表2参29X 1 3 9803135偶氮染料定量结构一生物降解关系(QSBR)研究/戴树桂…(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分析法,调查了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几种耕作土壤和珠江主要支流,西南涌上、中、下游沿岸耕作土壤中的多氯代有机污染物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多氯代有机污染物(CBs、BHCs和DDTs)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含量大小因所处区域、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异;西南涌上、中、下游耕层土壤中多氯代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呈递减趋势,主要受灌溉水质的影响;污染物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与其亲脂性相关,脂溶性强的污染物的含量随剖面深度的加深而减小,脂溶性弱的污染物的含量随剖面深度加深而升高;供试土壤中部分污染物的同系物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土壤沉积物吸附对2,4-D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个吸附对有机物生物降解影响的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有吸附剂存在下体系可能出现的四种降解类型.用从土壤中分离出的2,4-D降解菌株,在有土壤或沉积物存在下与2,4-D进行生物降解实验.在菌体浓度不变的情况下,估算和比较了30℃时四种降解作用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吸附的2,4-D不被水中和吸附的细菌所利用;而水中的2,4-D则可被水中和吸附的细菌所降解.进一步分析认为,并非所有生物降解都受到吸附阻碍,一定条件下吸附可加快生物降解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同位素稀释GC-MS/MS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萘的分析方法。样品加入同位素内标,经ASE提取后,使用多层硅胶柱和氧化铝柱净化,再添加进样内标,采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26~1.6 ng/kg,回收率为55.6%~104.5%,采集电子垃圾场的土壤和沉积物实际样品进行验证性检测,结果显示,方法准确可靠,能够适用土壤和沉积物两种复杂基质样品的多氯萘检测。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个吸附对有机物生物降解影响的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有吸附剂存在下体系可能出现的四种降解类型。用从土壤中分离出的2,4-D降解菌株,在有土壤或沉积物存在下与2,4-D进行生物降解实验。在菌体浓度不变的情况下,估算和比较了30℃时四种降解作用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吸附的2,4-D不被水中和吸附的细菌所利用;而水中的2,4-D则可被水中和吸附的细菌所降解。进一步分析认为,并非所有生物降解都受到吸附  相似文献   

8.
垃圾焚烧飞灰中二噁英削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辉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Z2):152-154,195
二噁英(PCDD/Fs)是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总称,因具有生物蓄积性、高毒性、难降解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垃圾焚烧是二噁英的重要来源,而其中超过50%的二噁英以飞灰形式排出。文章综述了热分解法、光降解法、机械化学法、生物降解法等飞灰二噁英毒性削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飞灰二噁英削减技术研究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境化学     
以及光化学反应三方面,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图3表6参87X 13 9802497有机化合物动态定量结构一一生物降解关系(QSBR)模型研究/戴树桂…(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8,6(1)一1~10环信X一4 通过分析一般QSBR模型应用的特点、不足和影响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基本因素,指出QSBR模型应综合反映影响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四个方面(以氯代芳香化合物为例):氯代苯系物的摄入、氯代苯系物的诱导作用、毒性物质的形成和基础酶的缺乏。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动态QSBR的概念模式及方法学基础。图2表2参44X 1 3…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与沉积物中水溶性有机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模拟研究了沉积物与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天然有机物从固相向水相释放的动力学过程,探讨了流速、温度和pH条件对土壤物中水溶性有机物释放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过程可以用滞膜模型(单膜)加以描述,释放为典型的一级动力学过程,且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有机物的释放较沉积物快。  相似文献   

11.
环境地学     
)(、.几以后.解吸占优协。图2表才参8Xl 4 4 95()3314上壤和沉积物的有机质组分对水中非离子有机物吸着的影响/李晖…(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I_程系)//环境化学/中利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乃,14(2)一124~128环信X一87 在23又厂,分别测定来自Jl各地的四种土壤和八种沉积物吸着水溶液中的1,2一二氯苯和四氯化碳的吸附等温线,所有的等温线呈线性,表明上壤和沉积物吸着水溶液中的非离子有机物的过程是分配机理。土壤或沉积物的本身用有机碳标化的吸附系数(K衬之间差异不大,而土壤和沉积物之间的氏观q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是由于沉积物有机质成分的…  相似文献   

12.
二噁英是系列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总称,是广泛存在于几乎整个生态系统如空气、土壤、底质、生物体中的一组剧毒致癌物质.它们通过各种燃烧过程、化学制造、工业生产等途径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长期滞留和生物体内富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毒副作用:如生殖、生长毒性、内分泌毒性、免疫抑制作用以及致癌性.本文首先对二噁英进行概述,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二噁英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论述了中国二噁英检测的进程.中国二噁英研究任重而道远,仍为今后研究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3.
环境化学     
X131200503160土壤/沉积物中天然有机质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罗雪梅…(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土壤/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05,37(1).-25~31环图S-38通过对土壤/沉积物中天然有机质的组成分析,阐述了天然有机物在吸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可溶性有机质的增溶作用和不溶性有机质的吸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天然有机质结构的异质性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导致吸附等温线的非线性,从而从土壤/沉积物有机质的微观结构上进一步解释了非线性吸附机理。图1参30X131200503161敌敌畏在颗粒物上吸附的支配因素/哈斯…  相似文献   

14.
二恶英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二恶英是多氯代二苯二恶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呋喃(PCDFs)的总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毒性强,降解难。二恶英的微生物降解主要有细菌好气降解,厌气细菌的还原脱氯,白腐真菌降解等。其中,白腐真菌对二恶英降解能力较强,它具有菌体外的非特异性的降解体系,能降解超微量的二恶英,对所催化底物无特异要求,有催化各种化合物氧化的功能,它以木材一类低氮源的有机物为营养源而生长,对不能利用木材等的土壤微生物具有竞争优势,且二次污染较少。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7年把二恶英(dioxin)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二恶英类化合物是在自然和工业过程中产生的经过氯化的具有芳香味的化合物,化学构造基本相似(见图1)。有400多个同族体,其中75个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PCDFs)、135 个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Ds)和209个多氯代联苯(PCBs)。 二恶英在常温下为固体,容易生成的温度是180~400℃,熔点高,一般在700℃以上才能分解。在酸碱环境中稳定,在环境中可存在数十年或更长时间才发生降解。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土壤吸着性高…  相似文献   

16.
新型污染物卤代咔唑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毒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坤德  陈艳秋  袁东星 《环境科学》2016,37(4):1576-1583
卤代咔唑(PHCs)是一类与多氯二苯并呋喃结构相类似的新型环境有机污染物.单种卤素取代的PHCs具有135个同系物.绝大多数PHCs不是人类合成化学品或工业品.虽然20世纪80年代即首次在环境中发现PHCs,但直到本世纪这类化合物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20余种PHCs在河流湖泊沉积物和土壤中被陆续检出.另外,PHCs具有类二噁英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PHCs的环境行为研究目前相对较少.因此,了解PHCs的环境分布、来源和生态毒理效应对正确认识这类化合物的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PHCs的环境分布、来源、分析方法和生态毒理效应,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随着环境中PAHs污染的加剧,湖泊沉积物中PAHs含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湖泊环境造成了潜在的生态风险。生物降解在PAHs的迁移转化、自然分解甚至最终从环境中消失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沉积物中PAHs去除最主要的途径。在介绍国内外湖泊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分布与污染程度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影响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溶解氧、温度、电子受体、电子供体以及降解PAHs的微生物,并探讨了不同因素下PAHs的降解特征及其强化生物降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氯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国臣  张虹  张振家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4):180-182,186
综述氯代有机物的结构与其生物降解性的关系。降解机理和所需环境条件,以及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控制氯代有机物污染能力的可行性;研究的热点领域有:共基质条件,厌氧-好氧联合处理系统,构建跗工程菌株,化学、物理和生物联合处理工艺和反应器设备等;表明利用生物技术控制氯代有机物污染的应用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9.
应用量子化学参数预测多氯有机物的分配性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量子化学AM1算法求得多氯有机物的量化参数,以此来构建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多氯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和沉积物吸附系数(Koc).Kow和Koc平均误差分别为0.31和0.33个对数单位。模型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中自变量不存在相关关系;残差呈正态分布;对Koc来说,PCB和PCDD/F在构建模型中起核心作用,剔除该类化合物导致模型相关系数明显下降,农药类及氯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存在降低了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黑麦草修复多氯代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土培实验,研究了黑麦草对以pp’DDT,v—BHC,HCB为代表的多氯代有机物(PCOP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和根际土壤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植黑麦草90d后.土壤中PCOPs下降了19.01%~41.75%;在黑麦草生长的前期和中期(0-60d1,土壤中PCOPs下降较快,黑麦草对PCOPs吸收能力较强;黑麦草对高浓度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较强:在去除土壤中PCOPs的作用上,黑麦草的吸收是轻微的,仅占1.20%。4.72%,土壤中PCOPs去除的主要原因是根际微生物的降解作用。种植黑麦草能改变根际环境,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有利于促进土壤微生物对PCOPs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