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混凝沉淀-延时曝气-炉渣吸附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亦欣 《环境工程》2008,26(3):27-28
针对印染废水特点,采用混凝沉淀-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炉渣吸附为主体工艺处理印染综合废水,实践证明,印染综合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对BOD5总去除率达94%,COD总去除率达97%,脱色能力达72%,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2.
印染废水处理回用工艺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染废水产生量大、有机物含量高、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因此印染废水的回用是降低印染废水污染和印染用水消耗的重要途径,印染废水回用包括原废水和二级生化出水的处理回用。印染废水主要回用于印染生产过程,在以印染原废水处理回用时,典型工艺是生化处理+膜分离组合工艺;在以印染废水处理后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处理回用时,其典型工艺分别是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工艺出水可回用于印染漂洗、染色等生产过程,实现废水厂内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科学》2017,(6):55-57
针对印染废水可生化性差,碳源不足的问题,提出强化厌氧水解-分点进水多级A/O处理印染废水的新工艺。结果显示:新工艺出水COD_(Cr)、BOD_5、NH_3-N、TN、TP和色度平均去除率可达79.5%、73.6%、98.0%、61.6%、58.3和82.2%,出水水质优于常规工艺,表明新工艺对印染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印染废水的来源及性质,论述了生化法,物化法及其深度处理废水的原理,对不同方法处理印染废水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探讨,提供合理地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印染废水污染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本文首先从清洁生产工艺出发,探讨减少废水排放的方法,然后对印染废水和处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着重介绍一种以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生化处理为主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处理系统废水的CODcr总脱除率达84.4%,色度脱除率为97.2%。  相似文献   

6.
在同一个生化池中使生物膜与活性污泥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长处 ,对印染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结果表明 :该工艺对废水中的CODcr、BOD5 及色度的去除有显著的效果 ,其去除率均大于80 %。出水水质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厌氧—好氧—生物炭系统处理印染废水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采用厌氧水解-好氧生物接触-生物炭吸附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流程、原理、工艺参数及特点。该系统对印染废水CODcr及色度的处理取得良好效果,且污泥量少,节省了污泥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8.
厌氧-好氧处理羊绒印染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厌氧 -好氧联合工艺处理羊绒印染废水 ,经实际运行表明 ,在进水 CODcr浓度为 80 0~ 2 0 0 0 m g/L情况下 ,厌氧去除效率稳定在 5 0 %左右 ,好氧去除效率大于 80 % ;该工艺管理方便 ,处理出水稳定 ,运行费用低  相似文献   

9.
在同一个生化池中使生物膜与活性污泥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长处,对印染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废水中的CODcr、BOD5及色度的去除有显著的效果,其去除率均大于80%。出水水质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结果表明,出水COD平均为102mg/L,COD去除率平均为89.9%,色度去除率平均为70%.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水解酸化(A)-好氧(O)-S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出水COD平均为67mg/L,COD去除率平均为81.5%,色度去除率平均为66.7%.表明以水解酸化为预处理手段可有效提高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整个工艺的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11.
印染废水组分复杂,常舍有多种染料,色度深,毒性强,难降解,pH波动大,而且浓度高,废水量大,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首先介绍了印染废水的组成及特征,然后将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分为物化处理法(吸附法、过滤法)、化学处理法(絮凝沉淀法、电解法、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和生化法加以介绍。并评述了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处理效果,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开发不同处理方法的有效组合和研究高效、经济、节能的印染废水处理反应器将是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宜兴市苏南针织厂为例,介绍了混凝沉淀—S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说明了工程设计方案、调试过程和运行处理效果。近1年运行表明,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稳定,CODcr、BOD5去除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印染工艺和产品结构的改变,印染水质同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印染废水的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针对印染废水的这一特点,本文首次提出了以膜分离技术为核心印染废水闭路循环处理技术,以实现印染废水的再生利用,解决印染废水对环境的危害。膜分离技术对中、小型印染企业废水处理是比较经济适用的废水处理技术,并以某企业40m3/d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为例对该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印染废水是工业废水处理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而解决印染废水再生、回用的关键是采用合适的深度回收处理工艺。本文对当前印染废水回用的水质标准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工艺。  相似文献   

15.
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及急性毒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印染废水排放量大,对于印染废水中典型毒害物质的控制日趋严格,且生物毒性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本文以掌握典型印染废水处理中污染物去除特性和毒性转化机制为目标,解析印染废水水质特征及其在典型处理工艺中的变化.结果发现,典型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好,出水COD、苯胺浓度、色度分别为46 mg·L~(-1)、0.86 mg·L~(-1)、6倍,去除效率分别为78%、95%、86%;但对急性毒性的控制不足,尤其是有机组分的急性毒性控制不足.典型印染废水处理中,生物曝气处理是控制典型污染物的主要阶段,对COD、色度、苯胺的去除效率分别达60%、23%、50%,对生物毒性的去除率为48%.氯氧化和混凝沉淀是保障印染废水中苯胺类有毒物质和色度达到排放标准的重要深度处理阶段,对色度、苯胺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6%、95%;然而,深度处理却会引发印染废水急性毒性急剧升高,升高比例达150%.印染废水中的急性毒性组分包括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生物曝气主要去除有机组分毒性;氯化深度处理会增加有机组分毒性和无机组分毒性,其中,无机组分毒性可通过还原脱氯削减,但有机组分毒性控制需综合考虑前处理阶段提质增效或实施氯氧化替代工艺.  相似文献   

16.
文中讨论了水解酸化-好氧-生物炭及水解酸化-好氧-气浮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时的优缺点,采用上述工艺印染污水,可使CODcr:1000mg/L、BOD5:300mg/L、ss:300mg/L、色度:〉300倍的印染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气浮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树林  周如禄  郭中权 《环境科技》2002,15(4):13-14,16
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气浮组合工艺改造某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等优点,是处理该类印染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染料废水的内电解脱色处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铁屑内电解法对5大类11种模拟染料废水和印染废水进行了内电解混凝处理,得出了内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脱色机理,并在实际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研究表明,对中等色度和浓度的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率均在77%以上,在实际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采用混凝和内电解联合处理工艺,脱色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印染废水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不易后续生化处理的情况,采用以电化学技术为主体的处理方法对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降低废水中的COD值,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C),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条件,得到电化学技术预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印染废水处理的工艺选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纺织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印染废水含有多种染料、浆料、表面活性剂等助剂,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差、色度高且多变、碱性大、水质水量变化大、成分复杂等特点.随着印染工艺和产品结构的改变,印染水质也发生了变化,印染废水的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根据多年处理印染废水实践经验,本文总结提出:"强化生物吸附 厌氧水解酸化 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是比较经济适用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并以某企业10000 m3/d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为例对该工艺进行了深入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