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温州市粮食生产潜力及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劲松  吴薇 《农村生态环境》1998,14(3):30-34,39
在光能生产潜力计算的基础上,经过温度、降水、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等自然因素的订正,分析了温州市的土地生产潜力、通过对温州市历年来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析,采用产潜比增速度法预测了2000年和2010年的粮食产量,并据此计算了2000年、2010年和潜在最大的人口承载量、指出温州市建立稳定协调可持续的人地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在总结广东省耕地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预测了2010年广东人口的发展趋势和消费水平,广东耕地资源的现实生产力、潜在生产力,以及2010年耕地的发展规模和粮食生产力。分析得出结论:2010年广东人口突破8300万人的可能性较大;届时人均消费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广东粮食自给率为70%时,将会出现耕地承载力严重超载。本文最后提出了提高耕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我省的人口发展和粮食生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人口将在2005年底达到8000万人,比过去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而粮食生产却不容乐观,到2015年最多只能达到年产2670万t的水平,人均粮食约280 kg,比目前水平略低。从长远来考虑,我省的粮食问题将更显不足,而耕地又逐年减少,故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水平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后圪针耳流域的土地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态环境》2003,19(3):5-8
  相似文献   

6.
从人群的营养水平和主粮、副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出发,分别估算和预测了1993年和2000年江苏省泰兴市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量。结果表明,该市土地资源1993年可供120万人过上宽裕型生活,到2000年可供95万人过上小康型生活,其余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要依靠市外供给。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中阳县圪针耳流域土地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 ,流域内 1 5°以上坡地应全部退耕还林 ,人均基本口粮田不能低于 0 .0 66hm2 ;退耕还林后流域内极限土地承载力为 2 80 2人 ,大于预测人口数量。退耕还林后宜农地生产能保证粮食安全 ,并能使退耕地退得下、稳得住  相似文献   

8.
从人群的营养水平和主粮、副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出发,分别估算和预测了1993年和2000年江苏省泰兴市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量。结果表明,该市土地资源1993年可供120万人过上宽裕型生活,到2000年可供95万人过上小康型生活,其余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要依靠市外供给。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东部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土地遥感解译图,对广州市东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广州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进行了东部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如果2020年广州市东部地区耕地保有面积达到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则城市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可以满足规划要求。城市发展建设应先占用那些质量较差的农用地。  相似文献   

10.
运用区域系统分析法,着重分析了温州市两种类型荒山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了该市荒山资源以宜林地为主的结论;提出了荒山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模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土地环境容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环境容载力包括土地环境区划、土地环境人口容量和土地环境城市建设承载力。在分析乌鲁木齐市土地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计算了土地环境容载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区域系统分析法,着重分析了温州市两种类型荒山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了该市荒山资源以宜林地为主的结论;提出了荒山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模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老胶园普遍存在的严重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胶乳产量低等现象,本研究结合胶园更新布置了四种PEMLU模式。几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PEMLU模式中的FEF模式比对照减少径流量66.7%,减少土壤冲刷量65.1%,有机质从原来的0.536%增加到1.34%。四种模式增加凋落物累积量83—288%,并促进了胶树生长,开割前年均每公顷可增产值2830—6650元。WRT模式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本文用FWBG模型对四种PEMLU模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FEF模式具有最优的综合效益。WRS模式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的特点,适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刘志佳  ;黄河清 《生态环境》2014,(12):2003-200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珠三角地区。1979─2012年间,珠三角地区的常住人口从1797.42万人增至5681.70万人。大规模的人口增长使得珠三角地区的资源供给压力增大,特别是土地资源。2010年珠三角地区已开发的建设用地面积为8867 km2,其中深圳、东莞等城市的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接近其土地资源的适宜开发上限,土地资源对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也日趋显著。为了评判珠三角地区土地资源压力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利用Malthus模型和Logistic模型分别对该地区9个城市的人口变化进行拟合,结果表明,2组模型对2000年前各城市的人口变化均有较高的拟合精度且拟合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相近,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早期发展阶段的资源压力对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较小。2000年以后不同城市的Logistic模型与Malthus模型对人口变化预测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主要与各城市的土地资源压力密切相关。根据2组模型模拟结果的差异和土地资源的压力,将9个城市分为3组。其中深圳、东莞为第一组,这2个城市的人口增速最快、土地资源压力最大,相应的Malthus模型的估计值分别在2003年、2005年超过了实际人口,且其后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差距逐渐增大。依据Malthus模型2020年深圳、东莞的人口预测值分别为6469.58万人、2386.81万人,这大大超过了这2个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极限。这一结果说明在深圳、东莞的人口高速增长已经不可持续,Malthus模型已不能反映其未来人口的变化趋势。第二组包括广州、佛山、珠海和中山4个城市。这组城市的人口增速相对缓慢,Malthus模型的估计值与实际人口较为接近,但2010年以来这4个城市人口的增长呈放缓趋势,Malthus模型估计值逐渐偏大。第三组城市包括人口增速最慢的江门、惠州和肇庆3个城市。这组城市的人口?  相似文献   

15.
从惠州市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入手,分析其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存在的耕地面积锐减、土地资源承载力下降、耕地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土壤和农作物被污染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与湖北省的相关政策、规定,以土地利用图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为基础,利用GIS对武汉市的生态用地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可用土地规模为51 028.75~113 537.77 hm2,如能全部用于林业建设,则全市的林木绿化率仅此就可以增加6.01%~13.37%。其中未利用土地如全部用于林业建设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4.1%,其他的水岸、道路、坡耕地等的绿化潜力为1.91%~9.27%。目前的林业生态建设应该首先以挖掘未利用土地的绿化潜力为主,适当增加其他类型用地向林业生态用途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conservation of species with declining populations requires information on population demography and identification of factors that limit population growth. For landbird species, an understanding of large-scale population declines often requires assessment of local population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of offspring, the survival of those offspring, and adult survival. Population growth has been modeled for several species of landbirds to date, and these studies have provided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pulation status and population-limiting factors. Several recent studies have illuminated field methods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s that can aid in increasing the accuracy of productivity and survival estimates for population models. We reviewed these methods and recommend their implementation, including quantification of the season-long productivity of individuals, collection of empirical data on juvenile survival during the postfledging and overwintering periods, and incorporation of adult breeding dispersal into annual adult survival estimates. Such methods will allow for more accurate assessment of population status and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on which to focus our conservation efforts.  相似文献   

18.
Solar energy feeds all life on this planet's surface. The energy of the Sun can be tapped and converted to the different forms of energy by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such as solar power plants, photovoltaic systems, and plants. Land is needed for food production, which is the most globally important activity. With increasing population, the required area is determined by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patterns. The world is globally divided into poor and rich area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which have large differences. Iran's energy and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re studied and compare with poor and rich examples. It is concluded that available agricultural land is limited and currently declining per capita due to population growth. The expansion of irrigated crop area, high-quality seed, and modern farming techniques can marginally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provide relative self-sufficiency in grain production. Much of the growth in Iran's renewable energy is attributed to hydroelectricity power plants. Solar energy, wind, hydro and geothermal energy are also potential forms of sustainable energy in Ir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