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矿液在沸腾状态下被捕获的包裹体简称为沸腾包裹体,它是沸腾矿液的样品。研究燕山西段花岗岩及周围矿化小岩体时发现,钼(铜)矿化与沸腾包裹体有关。 沸腾包裹体以分布范围小、类型多(流体和熔融包裹体共存)、形态多样、排列杂乱,并以高温、高盐度和多相、多组分为特点。在花岗岩和矿化中酸性小岩体里主要分布于岩体内部裂隙发育带、岩相过渡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的侵入岩体,尤其是燕山期的侵入岩体面广量大.它们与区内铜、铁、金等矿产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侵入岩体地质特征、岩石化学成分等对比研究后,总结出如下几个特点:1、侵入体主要形成时代为135-95Ma,自西向东有逐渐变新的趋势;2、与成矿有关者多数是复式岩体,与铜矿化有关的主要是燕山早期侵入岩,与铁矿化有关的则主要是燕山晚期侵入岩;3、多数岩体受到过中、下三叠统蒸发岩层(膏盐层)的同化混染;4、岩体含碱质高,在Na2O-SiO2关系图上显示出二者没有相关性;5、侵入体中的铜有可能提供部分铜矿床的物源;6、岩石化学成分上某些组分的对比研究表明,成铜矿与成铁矿岩体之间、成矿岩体和无矿岩体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 一九八一年我们在内蒙阿拉善左旗(狼山弧西端)进行岩体调查时,于巴音诺尔公社一带的海西期花岗岩中发现一种罕见的球状体。近圆球形,直径大小为10—14厘米。在野外呈堆积体出现。出露地点地形平坦,面积为2—3平方米。球体彼此以花岗质岩石相连结,球体常有破裂和剥落现象。  相似文献   

4.
<正> 最近,由于对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的讨论,也引起对花岗岩同位素年龄值的讨论,这是很自然的。这里就本人接触到的一些花岗岩体在应用同位素年龄资料时的点滴体会发表不成熟的意见,供参考。对花岗岩同位素年龄测试数据,依目前实验室的条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取样符合要求,就应该予以肯定,这是毋需置疑的。然而,在应用数据确定岩体时代和解决地质问题时,问题不少,这主要是由于对岩体的野外地质特征和接触关系缺乏了解以及对测试年龄的矿物在岩石学、矿物学特征方面所作的室内研究工作较少,而过分地依赖同位素年龄来确定岩体时代。这样的例子可以列举很多,特别是在一  相似文献   

5.
<正> 引言 大量火山成因的硫化物矿床仅产出在少数北美蛇绿岩杂岩体中。但是有些经济地质学家推断大多数蛇绿岩杂岩体应当含有大量硫化物。本文介绍的大多数北美蛇绿岩杂岩体,和大多数现代扩张中心脊一样,几乎都是不含有大量硫化物的蛇绿岩杂岩体,同时,本文还将论述为什么有的蛇绿岩杂岩体含有硫化物,有的则不含有硫化物。 典型的蛇绿岩杂岩体具有假地层的特征,其层序自下而上为:(1)超基性岩层的底层;(2)深成岩层,主要由辉长岩、闪长岩和辉绿岩所组成;(3)  相似文献   

6.
随着层理侵入体岩浆的分异作用,溶解度的变化表现为:远在岩浆中斜长石于液相线晶出之前,该岩浆与新鲜注入的初始未分异岩浆的混合可能造成铬铁矿饱和,但不会导致硫化物的饱和。然而,当斜长石作为一种堆积矿物相从残余岩浆中晶出或即将片晶出时,这种混合作用可以导致硫化物的饱和,就可以以此方式产生富含硫化物,并因而富含铂和钯的层位。这一机理可以说明斯提沃特杂岩体和布什维尔德杂岩体中铬铁岩和含硫化物“矿层”中Pt和Pd的分布。该含硫化物矿层被解释为硫化物的“分批分凝”的结果,而这种硫化物批料被认为是由湍流热缕中的含矿岩浆产生的,随后被湍流对流作用悬浮在岩浆中,这就为硫化物与岩浆之间达到彻底的平衡提供了机会。在层理侵入体分异过程的任何阶段,岩浆的简单结晶作用都可能导致硫化物的分凝,这取决于岩浆中硫化物接近初始饱和程度;但是以这种方式分凝的硫化物含量不可能大于同一时间结晶的堆积硅酸盐的2wt%。津巴布韦大岩墙中的Ⅰ(3)、Ⅱ和Ⅱ硫化物被认为是依此分凝过程的产物——硫化物形成的。而岩浆混合作用被认为对“大岩墙’的主硫化物带(Ⅰ(1)和Ⅱ(2)带)的形成起了作用。安大略省列岛湖杂岩体中的洛比(Robie)矿床的野外关系表明,含矿的宿主辉长岩经历了部分熔融和角砾岩化作用。(Pt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近年来,地质工作者在探讨斑岩体的铜(钼)矿化强度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暗色矿物的含铜量、斜长石的有序度、岩体的含磷量等的量变与矿化强度的关系,并力图从中找出规律以指导找矿。笔者运用原子参数、键参数和晶格能对斑岩体单位岩胞的阳离子的质、能特征进行了定量探讨。初步发现了斑岩体的含铜(钼)性与其质、能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介绍用长寿命放射性衰变系统首次直接测定沉积碳酸盐岩的年龄。津巴布韦南部马斯文戈(旧称维多利亚堡)绿岩带的穆香迪克叠层石灰岩,其Pb/Pb等时线年龄为2839±33Ma。已发表的关于穆香迪克灰岩的年龄(~3.5Ga)的主张,其根据是猜想的穆香迪克花岗岩对它的侵入,据报道,该花岗岩体的Rb/Sr全岩年龄为3445±260Ma。穆香迪克花岗岩体的最新Rb-Sr和Pb/Pb同位素数据表明,该花岗岩体的侵位年龄可能为~2900Ma,新的野外证据表明,该花岗岩体构成了叠层石灰岩沉积的基底。因此,这些新年龄数据并不支持穆香迪克藻叠层石的年龄为~3.5Ga。Pb/Pb等时线方法可以测定前寒武纪含化石灰岩和不含化石灰岩的沉积年龄,因而对古生命问题的解决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本矿床产在桃山多期多阶段多次侵入的复式花岗岩体中。为了研究铀的成矿与不成矿花岗岩体中长石(包括钾钠或碱性长石以及斜长石)的光学特征及其结构状态,我们对若干个成矿岩体和数个尚未发现具有工业矿体的岩体,主要采用光学方法,红外(吸收)光谱法以及 X 光粉晶衍射法等对其中的长石成分及结构状态进行了测定。本文着重描述用费氏旋转台法测定长石的光学特征并探讨其结构状态,以找出铀的成  相似文献   

10.
<正> 建立正确的造山运动学说是地质科学的最终目标之一。从经典的地槽说到板块说,尽管造山运动的理论基础发生了变化,但是野外地质学家的工作始终没有改变,仍然是要解释各种地质体是何时、何地、怎样形成和发展成目前状态的问题。日本列岛及其周围具备有笔者所称的造山带三要素——碰撞地质体、俯冲附加体(附加三角棱柱体accretion prism)和平推构造带,这些地质体和地质构造,现在还在按某种程序进行活动。可以说,这里是研究古往今来造山运动实质的最重要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 东非的一个突出的地质特征是格雷戈里裂谷(东部裂谷)及其伴随有喷出碳酸岩的碱性火成活动。凯里马西碳酸岩是坦桑尼亚北部新第三纪火山区的一个年轻的喷发岩体,呈几乎完整的对称火山锥产出。锥体横跨裂谷的断崖,并被杂岩体后的断层所错开(图1a,1b),凯里马西火山口仅距奥尔多尼奥伦盖火山口12  相似文献   

12.
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物矿床产于侵位于准噶尔褶皱系的中基性岩体群中 ,下石炭统南明水组是这些岩体的直接围岩 ,岩体群呈带状沿NW向断裂带分布 ,主要岩体分异良好 ,由上至下可划分为 :黑云母石英闪长岩相、黑云母石英角闪辉长岩相、黑云母角闪苏长岩相和黑云母角闪橄榄苏长岩相 ;各岩相之间均呈渐变过渡关系 ,矿体均赋存于中基性岩体的橄榄苏长岩相、苏长岩相和橄榄辉绿辉长岩中 ,矿体形态与岩体基本一致 ,反映出本区铜镍矿体均受中基性岩体控制。这些含矿岩体具有“三高一低”的地球物理特征。矿床的硫同位素、铅同位素、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表明 :这些岩体群具有明显的亲缘性 ,它们和成矿物质均来源于地幔的玄武岩浆。最后 ,根据这些特征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 角砾混合岩的形成是混合岩发育的一不可分割的方面,以不整合关系表现出来的淡色新成体的活动性导致暗色古成体的破碎以及“喷发角砾岩”的形成(Sederholm,1967)。芬兰南部的混合岩,在斯维科卡累利(Sve-cokarelian)造山幕的广泛的构造、变质和火成活动历史的许多阶段,都有新成体的发育,并可根据野外关系确定它们的相对时  相似文献   

14.
<正> 如何正确地区分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岩体,对野外找矿,岩体含矿性评价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试图从斑岩型钼矿床、铜矿床成矿岩体中的石英含量来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5.
《资源调查与环境》2020,(2):142-150
安庆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中段,是内生金属矿床找矿重点地区之一。通过研究五横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及热液蚀变特征,并与邻近地区的月山岩体进行对比,进一步评价五横岩体的成矿潜力。结果表明:安庆地区五横岩体与月山岩体均属于中酸性侵入体,五横岩体与浅部金铜热液脉型矿化关系密切,月山岩体与铜、金等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五横岩体具有由辉长闪长岩向二长岩演化的岩相学特征,月山岩体主要由闪长岩、二长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组成。五横岩体蚀变强烈,蚀变分带明显,其中低温蚀变带多数伴有铜、金矿化,具有较好的热液系统成矿潜力,月山岩体具有较完整的矽卡岩-热液脉型成矿系统,具有形成较大规模铜铁矿床的潜力。五横岩体与月山岩体在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和热液蚀变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深部与三叠纪灰岩接触带可能具有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详尽地阐述了由多个椭球洞体生成复杂溶蚀孔洞的原理、三维随机洞体的数学模型以及确定性洞体的数学描述和计算机显示方法,为岩溶化岩体的溶蚀率和渗透特性的研究提供了计算机模拟手段。根据野外现场调查资料、平面地质图、灌浆帷幕剖面图,提取了水布垭大坝坝址左岸岩溶化地层的有关数据,得到了岩溶化地层的三维地质图和沿灌浆帷幕线的剖面图。  相似文献   

17.
<正> 引言 在中三迭世的上拉丁尼期与下喀尼期之间,在南阿尔卑斯,尤其是在多洛迈茨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从而造成大量火山岩体(主要为水下)的侵位;这些火山岩体充填了安尼塞和拉丁尼碳酸盐建造之间的盆地。普雷达佐火山岩系四周呈环状岩墙产出的二长岩和花岗岩两个侵入杂岩体的侵位,以及蒙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研究柯树背岩体矿物岩石学特征基础上 ,通过对该岩体的铀金成矿元素丰度、铀金矿化类型、铀金矿石物质成分及成矿阶段的划分、矿脉的铀金含量及其相关关系、围岩蚀变及原生晕特点、铀金矿化控制因素的详细研究 ,从岩体的放射性地质地球化学特点、岩体蚀变及剥蚀强度、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矿脉向深部的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岩体的铀金成矿远景及今后找矿工作的意见 ,指出该岩体西体南部断续出现的柯树背—隘高断裂上盘 1km范围与下寮—大坑里断裂夹持区为铀金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
<正> 加拿大安大略地区的萨德伯里杂岩体可能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火成岩体。最初,该岩体开采过铜矿,但是它也富含镍,而且是现今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独立镍矿床。此外,它还提供了大量具经济价值的钴、铱、锇、钯、铂、铑、钌等金属。然而,这种似梭状构造是怎样产生的呢?20多年前,Dietz(Journal of Geology,V.72,p.412,1964)曾提出,该构造可能是由巨大的陨石冲击而成的。据他的见解,这样的冲击可能使地壳发生了破裂,并使地壳深部生  相似文献   

20.
安徽运漕地区隐伏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运漕地区为例,从地层与岩体特征入手,结合地质—地球物理信息,开展浅覆盖区隐伏地质体三维建模研究。介绍了划分建模单元及建立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和构建最终地质体模型的过程,针对区内侵入岩、浅成侵入岩发育情况,提出采用地层与岩体并行建模的思路,通过"先分后合"的方式构建地质体三维模型。最终的成果模型反映了研究区隐伏地质体的主要物性层(建模单元)、主要断裂与褶皱构造、岩浆隆起构造的空间展布特征,模型将区域重磁、断层展布、已知矿点与闪长岩类及三叠世周冲村组叠加显示,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标识了成矿有利地段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