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研究火灾时期矿山通风巷道风流的流动特性,基于水平巷道及火灾的物理数学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分析火灾时期巷道内紊流充分发展截面上“特征环”与“关键环”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同一火灾强度和同一通风风速下,通风巷道内风速“特征环”分布特征分别存在临界风速值和临界火灾强度值;矿井火灾时期,通风风速与火灾强度均是影响巷道内风速“特征环”分布的关键因素;当巷道内通风风速大于或等于5 m/s时,火灾下风流平均风速点的位置可由正常通风时期的“关键环”特征方程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
火灾荷载对于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其确定需要大量复杂繁琐的工作,国内少有人去做。本文介绍了火灾荷载的分类和确定方法,对云南省高校73个学生宿舍的火灾荷载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计算。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高校学生宿舍火灾荷载密度为380-720MJ/m2,均值为481MJ/m2,均方差为118.7MJ/m2。学生宿舍的火灾载荷密度的分布在不同年级间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年级越高,火灾载荷密度越大;与中部发达省份同功能建筑火灾荷载相比,西部地区高校宿舍火灾荷载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3.
针对区域火灾危险性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区域火灾危险性指标体系。利用多级综合模糊评判模型对区域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价,最后以沈阳市和平区的区域火灾危险性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该区域属于“安全”与“较安全”等级之间,稍偏向于较安全。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此种评价方法的应用,能够为火灾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矿井火灾时期通风系统可靠性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矿井火灾时期风流特点,即矿井火灾时期将产生大量的高温烟雾,指出在矿井火灾时期,如果仅仅某条风路的风量在规定范围内,并不能说明该条风路就是可靠的,还应强调该风路的粉尘浓度、温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指标在规定范围内。提出了矿井火灾时期风路可靠度的理论计算式,分析了矿井火灾时期风路失效模式,提出了适合计算大型通风系统在火灾时期可靠度的“基于截断误差理论和网络简化技术的不交化最小路集算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取得了良好发展。在城市化背景下,人口密度的增大为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建设发展提供了一定机遇。建筑形式多样化以及建筑结构复杂化无形中增加了火灾发生率,火灾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消防管理部门加强消防监督管理,结合当前的火灾类型制定预案,进而降低火灾发生率。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运用火灾调查进行探究,旨在推动消防监管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6.
《江苏劳动保护》2020,(1):23-26
冬春时节,天干物燥,是各类火灾的高发期。火灾防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生态安全,这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都绷紧神经、枕戈待旦,全国各地正紧锣密鼓集中幵展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深入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化解重大火灾风险的各项工作,形成了“国家有部署、部委有政策、地方有行动”的冬春火灾防控态势。  相似文献   

7.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是剧院等大空间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灾的早期发现和扑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全数字图像型监测技术可对剧院在空间火灾发展态势进行快速探测进行预警.文中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并结合边界链码,分析火灾面积扩大和边缘抖动的特征,实现了对火灾发生的及时预警,通过模拟火灾实验分析该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是剧院等大空间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灾的早期发现和扑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全数字图像型监测技术可对剧院在空间火灾发展态势进行快速探测进行预警。文中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并结合边界链码,分析火灾面积扩大和边缘抖动的特征,实现了对火灾发生的及时预警,通过模拟火灾实验分析该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林业劳动安全》2009,22(3):47-48
1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今年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全国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是,部分行业(领域)、部分地区重大事故上升,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0.
火灾发生起数、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是目前评价一个地区火灾形势和消防安全工作成效的主要依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继续以火灾发生的4项指标来评定消防工作成效的高低已显得不合理.分析了中国火灾统计数据,对比了经济发展与火灾多发的关系,参考了国际上通常采用的火灾形势评价指标,提出了我国应建立每10万人口每年发生火灾的平均起数,每万亿元GDP每年发生火灾的平均起数,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与GDP的比例,每10万人口火灾导致人员伤、亡情况的火灾评价体系,以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的火灾形势和消防工作成效,为各级政府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火灾保险发展历程出发,阐述了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的必要性。概述了火灾风险评估的概念的内涵,介绍了国内外较新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然后对火灾风险评估现状进行了总结;重点叙述了火灾损失评估技术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当前急需开展火灾机理和预防措施研究,火灾损失率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的确定等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1951-2004年间城市火灾起火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城市火灾发生率具有马尔可夫性.用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对2005年城市火灾发生率进行了预测,得到预测值与实际值完全吻合.用1991-2004年间城市火灾发生的实际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预测结果表明,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用于城市火灾发生率及其分级的预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筑物是一个集人员与财产于一体的系统,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介绍了集对分析的基本理论,并将其引入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评价中。在不考虑系统指标权重与考虑系统指标权重条件下,讨论了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评价步骤。同时,将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评价结果与集对势相结合来判断建筑物火灾危险性态势。结果表明,某建筑物在不考虑指标权重与考虑指标权重两种条件下均处于“一般安全”等级,但后者的安全等级程度更低,两种情况的态势均属于微同势,也说明了该建筑物需要进一步采取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其安全程度,从而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7月10日下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视频会议,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骆琳指出,从二季度和上半年的安全生产情况看,全国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呈现出事故总量、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三个下降”,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状况“两个稳定”,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施情况“一个较好”的特点,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15.
火对人类生存和繁衍具有历史性的变革作用 ,同时火灾事故的发生又给人类带来了威胁。笔者以有关文献数据为依据 ,以现有的省域为地理界限并以规定的时间段为基础 ,对中国历史上的火灾事故及其原因进行简要统计分析 ,其中的数据来源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 ,要从中得出一些规律确实很难 ,但至少可总结出 :①中国历代火灾多发区的变迁过程 ,基本上是随中国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迁移而迁移的 ;经济越发达地区 ,同期火灾事故明显居多 ;火灾的直接受害者主要是平民百姓和宗教人士。②在已知的火灾事故原因中 ,战争是第一位的。上述分析的结论 ,对当代人们了解过去的火灾史 ,具有帮助与启迪。  相似文献   

16.
张芳芳 《安全》2000,21(5):21-23,5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及乡村的生活与生产越来越现代化,电气化程度日益增高.电作为一种潜在的危险火源,因此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人们在使用电能的过程中违反科学,导致电气火灾数目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我国电气火灾在全国总火灾数中所占的比例在1980年还仅为7.28%,但到1994年就上升为43.4%,在某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甚至达到本地区火灾总数的70%~80%.控制电气火灾的发生,是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减少火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防止电气火灾,应深入探讨电气火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僵共发生火灾4万起,特大火灾264起,伤亡6200多人,直接财产损失14亿元,其中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特大火灾死亡325人,是我国16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灾,国务院、劳动部作公安部相继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目前,各地区在对各类建筑进行消防检查及整改,为配合这项工作的开展,本文就建筑火灾的原因及特点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结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简要介绍了如何防治建筑火  相似文献   

18.
商衡 《劳动保护》2012,(8):18-20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大连市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尤其是危险化学品事故仍时有发生,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同时也给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我国火灾空间聚集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局部莫兰指数、逐步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地理探测器方法对我国地级市单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火灾发生率具有显著的聚集性;我国火灾发生率较低的“冷点”区域有1个,火灾发生率较高的“热点”区域有4个;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年平均气温4 个因素的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人均GDP与火灾发生率为正相关,另外3影响因素对火灾发生率的作用表现出正负2种相关关系;2因素交互作用要比单因素作用于火灾发生率时影响力更显著,各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类型有非线性增强型和双因子增强型2种。  相似文献   

20.
近期多起森林火灾引发社会关注。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以来,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异常偏高,部分地区森林火灾呈高发态势。当前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是何原因?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灭火能力"堵"在哪里?怎样"打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