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几曾听闻自动扶梯"咬"人事故,有婴儿车从手扶梯上滚下,伤大人惊婴儿的,有女孩乘梯时长发被卷造成重伤的,还有小孩的手指被"咬"断、脚趾被夹伤的.2010年12月14日,深圳地铁更发生了手扶电梯突然逆行造成24人受伤的严重事故,于是自动扶梯的乘梯安全问题再次被关注.本期,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乘坐自动扶梯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和遇到电梯事故的处理办法,防范此类事故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介绍并分析影响单司机值乘驾驶安全可靠性的因素,强调单司机值乘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中人行为的重要性,提出利用MAS模型对单司机值乘的安全可靠性进行分析。介绍该模型的标定过程,给出其驾驶行为的安全可靠度和Agent模型结合在一起来确定司机决策行为的过程和方法。为提高我国单司机值乘驾驶安全性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快电梯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维保工作质量的通知(市监特设发[2021]53号)[2021年7月13日发布]【内容提要】近期,福建省福州市、广东省湛江市等地接连发生电梯伤亡事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按照"安心乘梯守护行动"部署,为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快推进制动器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升电梯维保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加强统筹协调,加快推进制动器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应急救援,保障乘客困梯情况下及时施救;推广维保质量指标,大力提升电梯维护保养工作质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乘梯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4.
数字     
近日,针对电梯日常运行故障偏多、市民乘梯感受不佳等现实问题,1月1日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了浙江省内首个衡量电梯维保质量的规范性文件《金华市电梯维保单位分级管理办法》,创新推出电梯维保质量指数。该《办法》将乘梯者的感受和满意度,以投诉率的形式纳入量化记分评价,通过读取电梯运行数据的方式,将电梯运行故障率进行量化记分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作为人员输送能力较强的特种设备,在商场、地铁、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被广泛使用,但是相关事故也随之增多。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设计不同于垂直电梯,其属于敞开式运行,运行的梯级存在梯级与梳齿板、梯级与围裙板、梯级与梯级间"三大危险缝隙"。电梯事故往往对乘梯的老人和儿童产生严重伤害。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如果能利用好"紧急停止装置",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的损害程度或终止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6.
就有效预防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效率而言,借助高精度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准确分析事故原因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首先基于偏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这3个事故指标的11个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最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线性相关性;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事故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建模;进而基于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通过对回归模型的精度分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仅能对事故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线性关系准确建模,测定系数最大为0.98,相对误差最大为21.77%。用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事故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均能准确建模,测定系数最大为1.相对误差最大为4.23%。  相似文献   

7.
孙建安  孙康茗 《安全》2018,39(6):8-11
自动扶梯安全事故频发,对踏梯人员身心造成损害甚至构成生命威胁。踏乘扶梯时防范事故的安全问题,已经引发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思考。对120例典型案件进行统计、整理、解剖、分析,概括出扶梯事故的分类特点及规律,梳理出各项危险因素并用适合方法予以风险评价估测,提出可行的预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宁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立足本职,履行监管职能,不断提升监管效能,积极创新监管模式,对宁海县电梯维保及销售环节、市民安全乘梯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电梯安全监管的具体内容,为二线新兴城市的电梯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筑设计与管理缺陷,对电梯安装质量和乘运安全有较大影响。一旦出现建筑设计与管理缺陷,轻则电梯检验不合格,重则引发安全事故。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与管理常见缺陷对电梯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从政府规划建设管理、电梯使用管理、电梯检验三个层面就消除建筑设计缺陷、加强应急救援通道的管理与检验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以期在源头上消除电梯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保障人民群众乘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电梯曳引钢丝绳张力不均匀会使曳引能力下降,轿厢振动,甚至诱发安全事故,影响乘客的乘梯舒适性并威胁到人身安全,在电梯检验和维护过程中有必要对钢丝绳的张力偏差进行测试。本文介绍了三点弯曲法张力偏差测试原理,建立了张力偏差测试误差模型,得出了测试精度的影响因素。提出的张力偏差误检区间概念可用于表征张力偏差测试的准确程度。根据误差模型计算并分析了不同钢丝绳数量、不同张力角和不同钢丝绳自身张力偏差大小对三点弯曲法张力偏差测试精度的影响。钢丝绳越少、张力角越大,则张力偏差测试的准确性越高;钢丝绳自身张力偏差值越大,则张力偏差测试值的相对误差越小。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三点弯曲法张力偏差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11.
针对第三方施工对城镇燃气管道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首先,基于“人—机—环境—管理”系统确定失效因素,利用G2赋权法对因素赋权,并引入物元模型分析失效可能性;然后,建立喷射火焰、闪火和蒸气云爆炸的数学模型计算管道泄漏的伤害面积,确定失效后果等级;最后,根据API 581中的风险矩阵得出燃气管道第三方施工破坏风险等级。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兼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优点,能更加准确有效地进行风险分析,确定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12.
自动扶梯在公共场所应用广泛,其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本文以一例自动扶梯乘用人员摔倒事故为例,强调了自动扶梯扶手带与梯级速度允差对整梯运行和安全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扶手带与梯级不同步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针对扶手带传动系统存在的滚柱轴承锈蚀、咬死等设备缺陷,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3.
电梯溜梯会导致电梯出现冲顶、蹲底、在非平层区停梯等故障,对乘客造成剪切、挤压、碰撞等严重的人身伤害。详细分析了一起由曳引力不足导致的电梯溜梯故障案例,通过量化计算电梯曳引能力,分析钢丝绳摩擦系数和曳引轮绳槽对电梯曳引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案例的故障原因为钢丝绳润滑过量和曳引轮过度磨损,提出了相关维护保养措施的建议,以减少此类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建筑安全事故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建筑工程安全领域中许多对象具有"内涵明确,外延不明确"的特点,本文利用模糊数学对建筑安全事故影响因素进行度量,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建筑安全事故预测模型,解决了建筑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即时预测,并通过实例给予说明,说明了模型在建筑安全事故预测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FAHP的航空维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维修对于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如何进行航空维修安全风险管理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为此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基于"人-机-环-管-接口"的理论,研究了影响航空维修安全的各种影响因素.利用三角模糊数并通过专家判断来构建三角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按照层次结构模型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并把结果进行了分级和排序.结果表明,影响维修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企业的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和维修人员的惯性违章等航空维修应该重点改善这3个因素并兼顾其他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有助于确定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如遇火灾,按现行法规和标准是禁止乘用电梯逃生的,只能拥挤在狭窄的楼梯上。本文阐述了增强型消防电梯的基本结构和配置,说明只要具备了防火、防水、防烟和紧急逃生通道这四大功能,其楼内人员除选择楼梯外还可以乘电梯逃生,补充作为大楼的第二条疏散通道。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组织因素,从事故类型出发寻找影响航空安全的因素,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得出各个指标因素的权重,确定机组、天气、公司管理是事故链中居于前3位的因素.对机组提出采用"PACE进谏法"和建立人为失误数据库进行训练等建议;针对天气提出改进气象装备,尽早预测并采取措施等建议;对公司管理提出借鉴瑞典航空公司的事前评估、自愿报告免责制度以及安全旁听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电梯作为公共建筑中的垂直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电梯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电梯安全事故也随之而来。电梯质量可靠性的研究为今后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使人们更加放心乘梯。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曳引驱动电梯(以下简称"电梯"),将其主体机械设备划分为可靠性研究的指标,通过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计算得出危险优先数(RPN),再将RPN进行归一化计算得出电梯各指标所占上级指标可靠度的比例,以此作为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权重进行评价模型的构建,最后将评价模型应用于特检所2014~2016年进行检验的电梯,以特检所的电梯检验大数据为基础,对包头市电梯质量可靠性进行宏观评价,并向包头市电梯监管机构提出监管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本质规律,完善预防与治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理论体系,针对全世界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以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为研究对象,综述了5种目前国内外典型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包括"感知—判断—操作"机理、"流量分布、超速与速度差"机理、"驾驶能力与行车需求"机理、"差错性与突变性"耦合机理、"事件树"机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基于现状分析,提出了未来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的趋势,即探寻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的新颖分类方法,透析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间的耦合关联,寻求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可量化指标),建立关键决定性因素耦合作用对道路交通安全性影响的系统理论关系模型及定量化研究模型,开展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探索基于事故数据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区域生态安全预警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考虑生态安全等级边界信息的随机性、模糊性及动态性,利用可拓学中兼具定性和定量分析及动态性的物元理论和具有不确定推理特性的云模型,提出了基于可拓云模型的区域生态安全预警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张掖段2005—2015年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对2017年生态安全环境进行动态预警。结果表明:祁连山生态功能区张掖段2005—2015年的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均处于"理想"以下,其变化趋势为"较差"到"一般"再到"良好";2017年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张掖段生态安全为"蓝色"预警,但有向"黄色"转变的趋势,其中工业三废、环保投入强度、森林覆盖率及人均水资源量是影响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张掖段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