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是我国发展旅游事业的重点城市之一,西湖是中外闻名的风景游览胜地。但是从目前西湖环境保护的现状来看,距离一个风景城市的要求,差距还很大。特别是西湖水色,由于大量浮游藻类的繁殖而变得混浊晦暗,湖水透明度低,终年不到50厘米。与国内几个游览湖泊相比,也是较差的,如武昌东湖透明度达二百厘米。西湖透明度低在  相似文献   

2.
杭州西湖,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污染物不断增多。近年来游客与日俱增,提高和改善西湖的湖水质量极为迫切。西湖水体表面油等污染物目前是采用人工用网斗捞取的,此法工作量大,清理也不彻底,尤其对于油类和微小尘灰的污染,更难以奏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对西湖湖面油污染的处理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杭州西湖已受污染,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是对污染源的分析,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是建在湖边工厂的工业污水造成的;有人认为是饭店、旅社和居民的生活污水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西湖养鱼太多,浮游生物和藻类、菌群过多,由于富营养化造成了湖水不清,等等。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作全面的科学的分析研究。目前杭州市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对西湖水体污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这是一项新的课题。我们希望有关同志都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有益的建议。通过计论,统一对西湖污染源的认识,提出切合实际的治理方案。本刊这期发表了杭州大学地理系环保组的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湖污染的原因,以期引起讨论和有关方面的重视。我们将陆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古人赞美西湖的诗句.今天,人们把西湖比作祖国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西湖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盛誉,因为她具有得天独厚、独具风格的自然之美.我国民间很久流传着这样两句话:“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杭州西湖,湖不广,水不深,  相似文献   

5.
一“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这是前人对杭州西湖的赞美诗句,意思是说:在我国以“西湖”命名的三十多处淡水湖泊中,自然风光最秀丽的应首推杭州西湖。  相似文献   

6.
西湖引流钱塘江后浮游动物的年平均数量(1214个/升)比引流前减少了73.4%,即降低了悬浮于水体的生物密度,相应地提高了西湖水体的透明度(比引流前提高了9.1cm)。轮虫类在夏、秋季的密度高于冬、春季,作者认为引流入湖的适时季节应放在夏、秋两季,增加引水量,以冲淡较浓密的生物数量,从而来提高湖水的清晰度。研究表明进水区小南湖的生物量较低(51μg/l),其透明度较高(77.3cm),而出水区少年宫湖区的生物量较高(332μg/l),其透明度则较低(43.7cm),说明各区受益的程度不同。文中建议应多方位的布设引水入湖的湖口,使引入的优质水匀布全湖。  相似文献   

7.
西湖北里湖沉积物磷形态分布及其与间隙水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西湖是典型的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经过环湖截污等工程措施,影响西湖的外污染源得到有效的治理,但西湖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在外污染源得到控制后,富含营养盐的沉积物成为西湖水质改善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研究西湖北里湖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和丰度、间隙水磷含量垂向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沉积物磷形态与间隙水磷含量的相关性,探讨内源磷对西湖北里湖营养盐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北里湖沉积物中活性磷含量较低,不同磷形态及其含量在垂向上呈现一定的波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间隙水总可溶性磷(TDP)和PO34-含量随沉积物深度的变化不明显,但其含量总体在垂向上都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因此,沉积物磷对水体富营养化具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西湖引流钱塘江水9年后的水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湖引水工程于1986年9月30日建成通水,日取水能力为30万t,9年中共为西湖引入16192万m~3清澈的钱塘江水,引水量是西湖蓄水量的1846倍.对于引水后的西湖水体,已经在浮游藻类、西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效益、杭州西湖引水工程效益及配水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西湖引水9年后水体的理化特性和引水效果的调查研究还较少,为此本文就西湖引水9年后主要湖区的透明度、耗氧量、浮游植物总量、氮、磷和叶绿素等水质指标的年周期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相似文献   

9.
西湖自1981年开始引入钱塘江水。1981年引入水量为830万吨,1982年为678万吨,1983年3月止为64万吨。引流的目的,除补给西湖水源不足外,主要在于稀释西湖水质使之更适合风景湖泊的要求。在引水前的1978年19月——1980年12月,我们对西湖水体进行了浮游  相似文献   

10.
杭州西湖水域管理处等单位承担的《西湖引水工程效益评价和最佳配水方案研究》项目,于1990年10月在杭州通过专家鉴定。研究报告认为引水工程经过三年多的运转,对西湖水源的补充和水质改善作用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西湖是我国的著名风景游览湖泊,随着城市的繁荣,人类活动的频繁,湖泊面临着环境污染的威胁。本文综合分析了西湖环境因子和历年水质状况,并采用狄龙公式求算了维持西湖游览水质允许入湖总氮、总磷量;提出总氮、总磷的削减量和防治措施。对1990年和2000年西湖总氮、总磷负荷量进行了预测,为防治西湖富营养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西湖引水前水体质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85年2月~1986年2月一个水文年杭州西湖水体质量系统调查结果,对引水前西湖原水体质量及西湖水体前期治理工程所取得的效果,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进行评价,既科学地描述了西湖水体质量现状,又为评价钱塘江引水工程效益提供前期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3.
聊城市城区河湖水中Hg、As浓度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聊城市城区河湖水中Hg、As浓度分布,于2010年12月19日采集、分析了20个表层水样中Hg、As浓度,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城区河湖水中Hg、A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16~0.366、0.494~23.438 μg/L,各主要河湖水中Hg的平均浓度大小为周公河>东昌湖>小运河>徒骇河;As的平均浓度大小为周公河>徒骇河>小运河>东昌湖;东昌湖Hg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Ⅲ类水标准值,超标率为71.4%.各主要河湖水中Hg、As浓度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Hg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和沿岸生活污水的排放,As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两者均受到上游来水的影响.As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健康风险值在10-6~10-4 a-1,是Hg的103~106倍,高于部分机构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10-6 a-1).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聊城市城区河湖水中Hg、As的监测和环境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杭州西湖水生高等植物的恢复与水生生态修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过去的50年,西湖一直被富营养化问题所困扰。迄今为止,采用了各种工程措施进行治理,耗资数亿,但收效不明显。为了进一步解决西湖富营养化问题,提出需要用生态方法去解决生态问题,通过生态学手段,恢复、重建高等水生植物带落,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西湖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控制藻类来修复西湖水生生态系统。科学地选择先锋种类组合、消除草食性鱼类的影响、合理地控制水位是西湖水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杭州是国内外闻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她以秀丽的山水和古老的文化闻名于世,是我国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利重点环境保护城市之一。杭州位于江南水乡环抱之中,河网纵横交错,河湖水体是杭州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河湖水系对于城市环境以及城市排水等方面亦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造成对水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用目前世界先进的大气遥测仪器——相关光谱仪,对杭州著名西湖风景游览区大气中的SO_2进行遥测,并就首次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定量地指出了城区对西湖风景区大气环境的潜在危害,给出了风景区SO_2大气污染瞬时分布二维、三维空间结构特征,从而指出了在大环境监测中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大红德永摇蚊种群生态在西湖氮磷循环中作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湖主要湖区设6个采样点,进行为期20个月的连续采样,对大红德永摇蚊种群生态进行了研究。在实验条件下测定这一种类24h排泄的NH3-N和PO^-3-P,估算该种群在西湖中的NH3-N和PO4^-3排泄率,探讨了这一种群在西湖富营养生态系统氮磷循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杭州西湖系世界闻名的游览湖泊。其流域面积为27.2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为5.6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0米,总蓄水量为1042万立方米。由于近几十年来周围建造了不少旅馆、疗养院、医院、甚至工厂,这些单位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西湖,使西湖水质一年年恶化,整个湖泊都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近年来,由于中央、省、市领导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改善西湖水体富营养化收到一定效果,从1980年以来,水质理化状  相似文献   

19.
关于磷自沉积物的释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说来,沉积物在湖泊营养物循环中的重要性随水深减少和湖水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大.我国湖泊多为浅水型,而且湖水在湖泊中的停留时间颇长,因此为防治湖泊富营养化,有必要开展沉积物释磷的研究. 一、研究沉积物释磷的意义 湖泊沉积物(即底泥,或称底质)是湖水磷的重要来源之一.Frink曾指出,湖泊底泥能起植物营养源的作用.并推断:在无外来营养物输入的时期,底泥对上复水层的供磷能力或许能维持水生生物的生长.细见正明等则强调,在封闭性水域的  相似文献   

20.
水体中的生物群落与水质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西湖的水生动物,除养殖鱼类外,大部分为微型或小型的动物。它们分布在水体的上、中、下层,大多行浮游生活,故称浮游动物。它们有浮漂的结构装置,又有游泳的运动器官。经调查,西湖的浮游动物约有二百余种,形态各异,构造特殊,有些肉眼可以看见,有些则得借助于显微镜。按动物分类学原理,可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