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扶绥是我国肝癌高发县之一,病区居民主要饮有机污染严重的塘水,塘水中的有机污染指标和某些有机组分均很高,而且与死亡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石灰岩层中的深井水则相反,水质好,死亡率很低。测试结果表明,塘水中存在亚硝胺类化合物,它们与死亡率有较好的平行关系。用这类塘水进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和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证明其中有致突变的化学物质,通过换水可阻截水中有害有机物和致癌物进入人体,以达到增进居民健康,预防肝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广西扶绥是我国肝癌高发县之一,病区居民主要饮有机污染严重的塘水,塘水中的有机污染指标和某些有机组分均很高,而且与死亡率呈显的正相关关系。而石灰岩层中的深井水则相反,水质好,死亡率很低。测试结果表明,塘水中存在亚硝胺类化合物,它们与死亡率有较好的平行关系。用这类塘水进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和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证明其中有致突变的化学物质。通过换水可阻截水中有害有机物和致癌物进入人体,以达到增  相似文献   

3.
王英彦  汤大友 《环境科学》1988,(1):18-22,90
动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离体实验证明,氟化物具有致突变活性。哺乳动物的整体实验证明,在体内不具有致突变活性,氟化物在体内外的致突变性实验结果互相矛盾。在与强的致突变型致癌物的联合实验中,培养人体细胞实验证明,对乙烯亚胺类物质诱发染色体畸变有抑制作用,氟化物显示与其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培养的赤麂细胞对氟化钠和氟乙酰胺进行致突变效应的研究.观察指标是染色体畸变率(%),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CEs)和细胞周期动力学变化.实验结果证明,氟化钠和氟乙酰胺在培养的赤麂细胞上都能引起染色体畸变率增高,促使SCEs增加和延迟细胞周期.因此,本工作实验结果支持了部份文献中氟化物是一种致突变物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徐凤  郑昭容 《福建环境》1999,16(6):17-18
饮用水卫生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及生存的质量。调查研究表明,饮用水的污染对健康不仅有近期效应,而且还带来远期危害。该文从有机物污染方面概述饮用水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6.
<正>疏水性有机物(HOCs)污染是全球多数水体正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HOCs多数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及生物富集能力,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危害。沉积物是HOCs最终的蓄积库。被沉积物埋藏可有效  相似文献   

7.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常环境中,环境中的物质与人体间保护动态平衡,污染物质破坏这一平衡,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远期危害,而且这些危害具有影响范围大,作用时间长和情况复杂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经过长期累积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为了调查达州市稻米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达州市稻米中铅、镉、砷和汞的污染状况分析,并采用暴露评价法和个人最大超额危险评价模型分别对居民食用该区域稻米致癌重金属和非致癌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铅和汞的健康风险指数小于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明显;镉和砷的平均个人致癌年风险值低于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9.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饮用水源水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点介绍致癌、致畸、致突变化学物质污染现状分析,阐述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制定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正>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污染控制费用-效益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大气、水质、放射性、农药、食品和噪声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些影响具有多因子、低浓度、多途径长时间等影响。同时构成了定量分析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损失的困难。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失分析内容有:(1)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之间的效应关系(简称污染健康效应)分析;(2)由环境污染造成人体健康损失的经济分析(简称健康损失分析)。应该指出,无论是国内和国外,污染健康效应和健康损失分析都是很不成熟的。笔者在此作了探讨分析,并剖析了某市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 近若干年,对于铅进入人体后引起染色体的变化研究甚多。据Riordan介绍Schwanitz等分析铅作业工人淋巴细胞染色体,仅见到以间隙缺失为主的无着丝点畸变率增高,与正常人无差异。Forni等对蓄电池工人的观察,染色单体间隙和一条染色体断裂的畸变增高。许茂发等认为铅作业者微核超限率,随尿铅排出而增高。也有用醋酸铅导致染色体畸变的报道。但对姐妹染色体交换(SCE)研究较少。本文旨在用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在20世纪以前,通过饮水对人类产生危害的主要是霍乱、伤寒等经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到20世纪中叶,日本由于水体受到重金属汞、镉的污染而造成震惊世界的水俣病和骨痛病事件。到了7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新奥尔良自来水中检出66种有机物。以后随着监测方法提高,在自来水中测出有机物越来越多,最近有报导达700多种,它们之中有些是致突变和致癌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远期危害。为此,近年来各国学者进行了一些饮水与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饮水污染与肿瘤死亡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例如,我国苏德隆教授报导江苏启东居民肝癌发病率与水质污染有一  相似文献   

13.
饮水中致癌、致突变物(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70年代初美国环保局在自来水中首先发现66种有机化合物后,饮水中有机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日益引起人们关注。随着水监测仪器发展,装备有计算机的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COM)应用于水中有机物分析,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在水中测定出2221种有机化学污染物,最近美国卫生研究所对来自水中鉴定出767种有机化学污染物,为了探求饮水中有机污染物同可能致癌危险性之间关系,他们收集了对被鉴定出每人有机化合物的致癌、致突变文献资料,然后根据科学标准对每个化合物的致癌和致突变性进行分类,以便大家查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改进的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方法,评价中国西南地区某钨锡矿区土壤环境质量及土壤-人体的健康风险,其风险评估的结果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南侧、东侧土壤重金属对周边居民健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重金属砷对矿区居民健康构成威胁,这与当地多年钨锡矿采选活动中重金属的传输、扩散、积累密切相关.建议在土壤重污染区域开展土壤修复治理,改种非食物链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5.
X591 X18 9802164高天然放射性本底地区是研究小剂量电离辐射人群健康影响的重要场所/魏履新(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国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一1997,17(6) 环信R一101 在小剂量低剂量率长期作用下,照射剂量与群体的突变性疾病发生率或癌症死亡率不呈现“线性、无闽”的关系。在小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下,人体出现有利的因素(如免疫能力增强)和不利的因素(如染色体畸变频率增加),结合与人体的防御、修复功能相结合,有利因素很可能占主导地位。这类研究已经并继续取得有利的资料。表n参17X591 9802165江苏省主要燃煤…  相似文献   

16.
二氯化汞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毒性及硒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紫强  张连珍 《环境科学》1989,10(2):7-9,49,56
环境中的汞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性。它可与DNA中的不同组分相互作用,引起DNA链断裂和诱发染色体畸变。近来研究表明,硒对汞的毒作用具有防护效应,这对于估价汞的健康损害作用似是一个重要的修饰因子。但是,有关硒对汞化合物引起的DNA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环境医学的发展,人类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已不仅仅注意一般急、慢性中毒,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远期潜在影响(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目前广泛认为,城市环境与癌症高发有关,大气飘尘及其多环芳烃致癌物的含量与居民肺癌死亡率的增高呈正相关关系。因此,监测分析城市大气飘尘上吸附的各类有机物的致突变性,对于评价城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特别是致癌作用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报告、讨论了我们利用Ames试验对昆明市大气飘尘有机提取物致突变性进行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染色体的畸变分析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的遗传毒理学方法,可用来探讨诱变物对生物遗传系统的影响。目前人们多利用鼠类、赤麂及人的培养细胞来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其它材料很少见,蜚蠊(俗称蟑螂)是一种重要的卫生昆虫,也是一种较好的遗传学研究材料,其分布广泛,与人的日常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能否利用它作为一种污染的监测因子呢?我们利用褐斑大蠊(Periplaneta brunnea,Burmeister 1838)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9.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变作用,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就POPs的定义、特征、主要来源、种类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硫体内衍生物诱发CHL细胞染色体畸变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SO2在体内的衍生物一亚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对中国仓鼠肺纤维细胞(CHL)细胞染色体畸变(CA)的诱发作用研究结果表明,SO2的衍生物不论是否有S9混合物的存在情况下,均可诱发CHL细胞的CA频率显著增高,且呈明确的剂量一效应关系.这说明SO2不需要体内代谢转化的直接的细胞染色体断裂剂和基因毒性因子研究亦发现,SO2产低浓度下主要诱发染色单体型畸变,在高浓度下既可引起染色单体型畸变,又可引起染色体型畸变研究还发现,SO2衍生物处理细胞时间愈长,引起细胞遗传损伤所需的最低浓度就越低.提示:长期接触环境低浓度SO2污染,有引起接触人群体内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