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舒适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技术熟练程度,机体生理心理的健康状况和周围环境条件等。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十分密切,例如训练可以建立“动力定型”,通过大脑皮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加速反应速度,减少疲劳;同样,疲劳对熟练程度也会有“反馈”作用。至于周围的环境条件更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情绪与健康,影响劳动生产效率。所谓环境舒适度,就是人主观感觉到舒服的程度。例如:新鲜清洁的空气,安静的环境,适宜的微小气候,合理的采光照明等可以给人以舒适的感觉。舒适度可以因人而异,但衡量它  相似文献   

2.
环境过热或过冷,均会影响人的情绪,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健康状况下降。人们在心理状态上感到满意的热环境,可称为热舒适环境。热舒适环境取决于6个主要因素。其中干球温度(即空气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汽  相似文献   

3.
杨子 《沿海环境》1999,(6):13-13
人类生活在阳光、空气、水、土壤、生物和各种矿藏等自然条件之中,这些自然条件的总和就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人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以不同形式从周围的环境摄取各种物质,并不断从体内排出废物到环境中去.因而,自然环境与我们的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自然环境的改变,往往会引起人们身体的不适,甚至会发生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谈到“水土不服”的问题,从地理环境及人体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机体与这一特定的环境的物质交  相似文献   

4.
自然是人类的摇篮,然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高碳却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长期居住和工作在污染严重的城市,人们缺乏自然环境的氛围和生机,因此,我们称城市为城市丛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清新的环境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奢求。而环境保护不只是  相似文献   

5.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舒适的环境是由许多因素确定的,狭义的可理解为房间空气不受烟气、灰尘和化学物质污染,广义的则应包含空气温度、湿度和流速以及视觉、听觉和心理因素等。即舒适状态是在混合因素作用影响下人们所产生的主观感  相似文献   

6.
人们漫步在海滨、瀑布旁或居住在山林、原野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新鲜,精神舒畅。反之处于燥热的沙漠或烟尘(氵弥)漫的污染区时,则会感到呼吸不畅、心情烦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这是空气中的“氧”在作怪。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提高,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舒适性的层面考虑,空调是能够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的首选方式。暖通空调的应用则极大程度地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满足了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中空气和温度的要求,为人们更加舒适的居住提供了保障。面对近年来国家提出的对于建筑和生活提出的节能方面的要求,如何更进一步进行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是我们今天需要更加科学、慎重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山市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噪声和污浊的空气扰袭广大居民,人们渴望有一个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市领导构思了“九五”乃至2010年跨世纪的环保工程,目的就是要把中山城区建在花园绿地之中,真正做到绿树与楼房互相掩映,花草与蜂鸟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9.
以杭州典型城市森林和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城市中心区为对照,于2016年6~8月,按照数据采集频率为10 min的间隔对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3项指标进行24 h动态监测,以此来分析城市森林和湿地小气候效应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森林和城市湿地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作用,在气温最高的7月降温效益最明显,降温幅度分别达到1.2~3.3℃和1.0~4.1℃,白天城市森林的降温幅度更高,夜间城市湿地的降温幅度更高;在相对湿度最低的8月增湿效益最明显,增湿幅度分别达到5.8%~20.4%和12.6%~27.0%,城市湿地的增湿幅度高于城市森林;6月份城市森林、城市湿地和对照区的综合舒适度指数均较小(S6.95),适合出行。7和8月份城市森林和城市湿地的综合舒适度指数均小于对照区,全天感觉不舒适或极不舒适的时段整体均比市中心对照缩短5 h,人们在早上11∶00之前和傍晚18∶00以后到公园开展游憩活动体感会更加舒适。研究的结果可作为城市森林和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一部分,并可为市民休闲出行和城市绿地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天山天池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与旅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利用天山天池(1981~2015)共35年气象资料,从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气候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入手,采用舒适度指数、寒冷指数,并结合气候特征对天山天池景区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天池旅游舒适期短,最适宜旅游的时期是5~9月,4、10、11月体感冷,大部分人会感到不舒适,其他月份体感很冷,有冻伤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现代城市工作主要有规划、建设和管理这“三大块”,实际上都应当有保护环境的考虑。因而全体城市工作者和城市居民,也都要有鲜明和强烈的环境观念或意识,环境文化建设问题便应运而生。人们常希望城市要做到净化、绿化和美化,三者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五讲四美”中有“环境美”;城市创“三优”的头一条,就是“优美环境”。可见环境受到高度重视。环境本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之别,反映和体现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对自然环境、物质环境的破坏、污染、使生态失去平衡,令人类自身受到惩罚,显然极不明智,甚至非常愚蠢,这也正是缺乏环境文化的具体表现。环  相似文献   

12.
景色可餐     
粮食、果蔬、肉类可餐,人所共知.如果说晚色可餐,对似乎是奇谈怪论了。其实自然环境中的负离子是可“餐”的。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和紫外线的照射,大气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带电离于,带正电的叫正高于,带负电的叫负离子.越是僻静的山野、幽静的湖面、江河岸畔,空气中所带的负离子越多.试验证明,在较好的环境中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约有1500多颗带电离子,其中负离子占大多数,而喧哗的城市里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离子仅有数百颗,特别是工矿区因空气的严重污染仅存数十颗。在风平浪静的湖面或海岸、山泉、瀑布、森林较多的地方,负离子的数…  相似文献   

13.
环境容量约束下的宁夏产业发展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环境容量是指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或环境组成要素(如水、空气、土壤及生物等)对污染物质的最大承受量或负荷量,反映在特定环境功能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类来自植物所构成的空间环境之中,发源于森林,又依赖于森林而生存。如果没有建筑,人们将回到原始洞穴中生活;而没有植物,人类将重新消亡。绿色植物联系着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是人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的史书中,曾记载了许多赞赏“郊游”、“野游”和“田园”等的有关诗词和文章,也有许多以花草树木为内容的风景山水名画。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对绿色自然的向往。绿色植物有调节气温、遮荫防风、净化空气等改善环境的积极作用;而且绿色植物又给人以舒适、优美、幽静、安祥的感受。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和绿色结下了的不解之缘,绿色的基调成了生命力的象征。难怪人们对绿色环境倍感亲切、自在和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5.
时代呼唤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一种由“自然资源→产品(商品)→废物排放”线性流程组成的开环式经济,人们通过生产和消费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大量地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弃置到空气、水系、土壤、植被这类被当作地球“阴沟”或“垃圾箱”的地方。美国著名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研究和解决作战人员在国防坑道工程内生活和工作时,常感到不舒适,容易出现头痛、烦闷、乏力、恶心、昏睡、眩晕等问题,近年来我们查阅了一些有关空气离子方面的文献资料。现简要概述如下: 一、空气离子的发现与研究概况人们生活于空气之中,对空气的性质和作用早已有所了解。但是,空气离子的存在直到19世纪末才被德国学者Elster和Geiter,以及英国学者Thomson所发现。当时,他  相似文献   

17.
罗桂元 《沿海环境》2001,(10):10-12
进入21世纪,回顾以往的经济增长观,不得不使人类震惊与愕然: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破坏得已是千疮百孔,这种危机使地球村的人们面临着难以长期忍受的趋势。生态持续、经济持续、社会持续面临着付出巨大货币资源代价的严峻挑战。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成本消耗的“最适关系”,以求再生的、持续的效率动力是摆在新世纪人们面前必须研究解决的燃眉之急了。 触目惊心:人们以超“阈值线”消耗自然环境成本以换取经济增长,给当代与后代“生命支持系统”破坏所付出了沉重的历史代价 在过去的漫长历史岁月中,人类在做自然主人之后将…  相似文献   

18.
军用车辆自然环境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对军用车辆影响和我国自然环境特点,探讨了我国军用车辆自然环境区域的划分方法。通过对各典型严酷自然环境地区的特点、现象及对车辆性能影响研究,分析并确定了各典型严酷自然环境地区的原则和划分标准;利用“主导环境因素”、“地区特征值”和“区划指标”等新概念,将我国军用车辆使用地区划分成严寒、湿热、高原、沙漠、近海5类地区的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19.
植物除了具有美化环境,蔽荫防风,固砂保土,调节城市气候,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环境的效应以外,还能净化空气.在城市空气遭到污染的情况下,合理利用植物,充分发挥它保护环境的作用,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以大连市1984年-2013年逐年7、8月的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及平均风速等气象数据为基础,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连市夏季人体舒适度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到结论如下:用模糊综合评判大连市气候舒适度最适合的评判标准为气温22℃、相对湿度70%和风速2 m/s;大连市总体气候舒适状况良好,夏季相对最舒适的时间段为第6旬(8月20日~8月31日),最不舒适的时间段为第4旬(8月1日~8月10日);由于大连市夏季经常伴有雷阵雨甚至暴雨天气以及湿度大等原因,使得炎热气温所造成的不舒适的天气状况常能得到改善,因此大连市夏季舒适程度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