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电喷漆     
我厂锻工车间生产的内燃机组件,过去手工喷漆,含苯漆雾大量飞散,严重地污染了周围空气,苯中毒成为喷漆工常见的职业病。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这种状况。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革命职工高举“鞍钢宪法”,狠批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组成三结合小组,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学习先进经验,根据锻件形状较为简单的特点和喷漆要求,结合本厂实际,不断摸索、改进,从一九六七年十月到一九六八年三月,建成了静电喷漆流水线,并于一九六八年下半年正式投产。经过四年多的实践证明,静电喷漆可以较好地解决苯中毒和改善劳动卫生条件,并…  相似文献   

2.
1970年,在毛主席“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上海造船企业的职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掀起了一个打好造船翻身仗的热潮。当时油漆车间的工人决心丢掉手工漆刷的落后面貌,采用了高压喷漆的新工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高压喷漆要用苯作溶剂,操作时两手和苯长时间接触,因而引起皮肤干燥、瘙痒、生红斑和疮疹等,严重地影响到操作工人血液系统发生病变及苯中毒。过去企业也采用过塑料手套,既不耐用,防苯效果也不好,用的时间长了,仍会刺激皮肤发痒。 为了及时解决这项劳动保护问题,我们会…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为改善喷漆工人的作业环境,沈阳 市钻镗床厂研制成功Q5P-350型电喷枪, 并于去年底在沈阳通过技术鉴定。这种新 型电喷枪取代了老式压缩空气喷枪,适用 于机床、汽车等喷漆作业,使用方便、安 全,易于清洗拆卸和维护保养。用它喷 漆,大大减少了雾化飞散,防止了苯中毒;降低了空气中  相似文献   

4.
我厂为了消除汽车客车喷漆工序喷出的漆雾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制了一台全封闭双吸式汽车客车喷漆室。由于在室的上方和地沟内装有吸风管,能将工作区的漆雾全部吸走;室壁上还开有进气过滤窗,使作业工人处于净化后的空气环境中,避免了漆雾对操作者的危害(见图1)。同时,由于工作区清  相似文献   

5.
《现代职业安全》2006,(1):97-99
苯中毒事故 除正规厂家从事苯生产的人员外,苯中毒事故还常发生在油漆制造、涂刷,皮革加工,制鞋、制箱包等工种中。特别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型加工企业,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作业环境不好,劳动条件差,劳动力密集,缺乏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危害后果严重。例如2000年广东67名工人被“猛鞋”胶水击倒事件就是苯中毒的典型案例。2002年,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箱包加工企业24人苯中毒,  相似文献   

6.
苯中毒事故除正规厂家从事苯生产的人员外,苯中毒事故还常发生在油漆制造、涂刷,皮革加工,制鞋、制箱包等工种中。特别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型加工企业,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作业环境不好,劳动条件差,劳动力密集,缺乏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危害后果严重。例如2000年广东67名工人被“猛鞋”胶水击倒事件就是苯中毒的典型案例。2002年,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箱包加工企业24人苯中毒,5人死亡;浙江温  相似文献   

7.
我厂是集体所有制的街道工厂,厂小设备条件差,喷漆车间原来缺乏防护设备,劳动条件更差。喷漆车间原先采取的是“干式喷漆通风柜”防护设备通风排毒。在使用中发现。排气量小时,苯蒸气排不出去。加大排风量后,则大量的漆料被抽走,操作人员对较大的冷风也忍受不了。后来,在厂党支部、革委会的领导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总结经验,大胆革新,外出学习,终于试制成功了1台“水幕除漆通风柜”预防苯中毒的设备。经过一年多的使用,效果较好。 一、水慕除漾通凤柜简介 工作原匹:利用喷咀喷水形成水幕,挡住和洗下喷涂工件时飞散的漆雾,这样…  相似文献   

8.
在制鞋工业、制药工业、印刷工业、喷漆行业等生产加工中,工人接触笨及其同系物甲苯的机会很多.这些行业的工人若不注意防护,可出现局部皮肤干燥、脱屑、皲裂,甚至还可引起神经衰弱、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造血系统表现异常.为防止急慢性苯中毒的发生,我们一方面需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无  相似文献   

9.
<正>由苯中毒导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职业性高发疾病之一。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职业病防治法》也有明确规定,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了;但在一些基础较差的中小企业中,使用含苯量高的溶剂、胶水、涂料仍然比较普遍。若工作环境中的苯浓度严重超标,工人又不重视防护,那么发生苯中毒则是迟早的事;职业病发病的特点就是隐蔽性较强,而一旦爆发,则呈现周期性、群体性特点,2010年吉林省长春市的一起苯中毒事件就是这种现象的有力注脚。发生  相似文献   

10.
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有机溶剂和稀释剂。橡胶、喷漆、制药、合成纤维、染料、农药、人造革的生产及印刷业中,均可接触到苯。苯可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如果车间通风排气不好,工人又没有自身防护,长期吸入含苯气体,可以引起慢性苯中毒。而这种苯中毒,对女职工健康的危害更为严重。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简单介绍。 苯可以损伤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女职工在工作中经常接触苯,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多梦、健忘及烦躁等神经衰弱的症状。 苯对女职工身体的一个重要危害是对造血系统的毒性作用,它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文献   

11.
我厂有两条水泥生产线和一个制杆分厂。随着新扩建旋窑线的投入生产,面临着新工人、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四多”状况。矿山采掘由于受作业环境的影响,安全生产难度较大,若管理和操作不当,就可能发生事故。1987年以来,我厂创建安全合格班组活动逐步深入,1988年安全合格班组  相似文献   

12.
喷漆时的漆雾中含有铅、锰、有机物等有毒物质,不利于工人健康。如果不加净化直接用风机排出室外,就会污染环境。对于体积较大的工件,例如汽车、机床等喷漆作业,由于要求排风量大,上述问题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市喷漆总厂协作,共同研制成一个“大工件喷漆室漆雾净化塔”,并在北京市喷漆一厂正式投产。经过生产使用,运转良好,维护方便,净化效率最低达到80%以上,处理风量(实测)每小时15,000立方米,车间换气次数每小时23次,满足了生产需要,在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和消除空气污染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 漆雾净…  相似文献   

13.
1985年3月21日,一条大客车喷漆流水生产线在丹东汽车制造厂建成,从而改变了过去喷漆作业没有除漆雾措施致使喷漆工人发生苯中毒的状况。 由中汽公司设计研究院设计,丹东汽车制制造厂施工建成的大客车喷漆作业流水线,总面积为35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两台大客车打磨自动升降台,三台远红外干燥室,三台双侧下吸风多级水帘过滤喷漆室和一条机械输送链。整车上线后,经打腻子、人工水磨、干燥、喷漆等工序,可以一次交检出车。 整车喷漆是在双侧下吸风多级水帘过滤喷漆室内进行的。喷漆室内的漆篦子板被吸人地池,在排风筒中经过两道水帘,一部分被带…  相似文献   

14.
电动喷漆枪     
我厂油漆小组承担油漆配电箱体和各种电器零件等任务。过去,用一种小号喷枪喷漆,遇工作物件结构复杂时,要不断弯腰曲背,头近漆雾,即使有抽风设备也难免吸入漆雾。工作时间稍长,右手食指腕关节、肩背还经常感到酸痛、无力、疲劳。为保护工人健康,我厂曾花了1,000多元安装了一台静电喷漆设备,但效果不理想。后来,经过反复研究,利用废旧余料,制造出一套既轻便又省力的电动喷漆枪设备(见示意图),大大改善了油漆工人的劳动条件。 电动喷漆枪的最大特点是枪身轻、枪管长、枪头小。操作时工人的呼吸带距漆雾较远,约为0.5-1米,加上抽风设备,不用戴口…  相似文献   

15.
从事喷漆、零件清洗、机械维修、印刷等行业的工人,由于长期直接接触液体苯、汽油、丙酮、铅等有机毒物溶剂,常常产生手部皮肤干燥、发裂、生皮炎,严重时引起感染的问题。有没有解决这种危害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用含有干酪素、甘油、乙醇、无水碳酸钠等物质的水溶液涂在手上,干燥后形成一层薄膜,同外界有害物质隔绝,就好象戴了一层很薄的手套,人们称它为“液体手套”。这种手套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刺激作用。 “液体手套”是一种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水溶液物质。凡接触有机、有害液体的工种均可使用。在工作前,将此水溶液3~4克均匀…  相似文献   

16.
我厂乙炔发生站所使用的乙炔发生器,大部是中压固定水入式和落水式乙炔发生器。这种乙炔发生器用人工直接操作,已有近二十年历史。乙炔用量较多时,每隔二十分钟左右就得装一次料,排渣时乙炔气大量逸出,同时,由于压力大,水温增高,在抽出袋料器换电石时,因产生摩擦,曾多次发生小型爆炸起火伤人事故。这些,都严重地威胁着工人的人身安全。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造桥工人,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哲学著作《实践论》,狠批了“爬行主义”,“洋奴哲学”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在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相似文献   

17.
为防止工人苯中毒,改善货车喷漆的工作环境,我们搞成了货车车帮高压喷漆机。经过使用表明,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喷漆涂层均匀,效率高等优点。 货车车帮高压喷漆机的布置及操作示意见图1。喷漆机安装在喷漆室内,操作人员在与喷漆室隔离的控制室内进行遥控喷漆作业。喷漆机上有两个侧面喷枪和两个端面喷枪。侧帮喷枪分别安装在设备两边,上面的喷嘴遥相对应,工作时两喷枪动作一致。两个端帮喷枪安装在一起,其喷枪方向相反,可分别控制其纵向运动、为两端帮喷漆,端侧帮喷枪工作时的运行轨迹见图2,成方波形。喷枪上下运动时喷漆,横丁J到…  相似文献   

18.
我厂是个区属厂,生产行销国内外的乒乓球拍。由于在生产中采用含苯胶水,而厂房又小,通风设备又差,因而投产一年左右,就发现了工人苯中毒。 苯中毒的发生,引起了厂党支部的重视,一面让中毒工人住院治疗,一面调查研究,积极采取措施。当时,在这个一无技术员,更无工程师的小厂,如何消除苯危害,是个困难问题。厂里也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改革粘合剂没有条件,甩掉苯不可能,国内都没解决,搞点通风设备就行了;另一种认为,大厂的通风设备小厂也不容易搞,只要有决心大胆革新,从根本上改革粘合剂,甩掉纯苯,是完全可能的。 厂党支部决定两条腿走路,一面…  相似文献   

19.
我厂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成立的一个集体所有制的街道小厂,从事铸造生产,现有职工二百多人,其中,百分之七十三是从家务劳动走上社会主义生产岗位的家庭妇女。 铸造生产,劳动强度大,高温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加以过去我厂生产条件差,运送铁水浇注,全部是手工操作,经常发生铁水烫伤事故。例如:一九六九年,工人王玉梅,浇注时被铁水烫伤,休假三个多月;一九七○年,下放干部吴正达,抬铁水时绊倒,被铁水严重烫伤,休假八、九个月。这些事故,给生产造成了损失,给工人带来了痛苦,严重地妨碍着生产。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一九七O年以来,在和平街…  相似文献   

20.
黄丹粉碎机     
黄丹是铅的一种氧化物,它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后,对各组织均有毒性作用,其中尤以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血管方面的病变为著。 我厂某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黄丹粉。以前对黄丹的粉碎,都是使用笨重的铁滚,不仅效率低,而且黄丹粉尘到处飞扬,弥漫全车间,空气的污染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严重地威胁着工人的身体健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许多工人同志提出降伏“黄粉”的建议,但是由于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技术革新的计划始终未能实现。 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和“鞍钢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