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强  赵丽 《环境保护》1999,(2):43-45
随着改革开放,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农村人口逐渐涌向城市,致使城市人口膨胀,车辆急增,道路堵塞,污染加重。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正在由煤烟型向尾气型污染转化。1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与现状在1988-1998年的10年间,我国城市人口翻了1.1倍,从1988年的1.7亿增加到1997年的3.6亿。机动车保有量由1988年的540万辆,猛增到1997年的1730万辆,翻了2.2倍。预计201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5.8亿,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5900万辆。1980年前,我国汽车工厂仅有56家,主要生产中型卡车和大型客车,年产汽车为十几万辆。进人80年代,我国大量…  相似文献   

2.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处于粤、桂、琼三省(区)结合部。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国家一类大城市、广东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54万;城市建成区面积77.23平方公里,人口64.57万。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世界的城市化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城市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不仅有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还有上千万人口的超级特大城市,并已出现了城市群和城市带。预计到本世界末,世界城市人口将发展到32亿,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1980年到1990年,我国城市由223个增加到467个,增长109%;建成区面积由7200km~2增加到12400km~2,增长72%;非农业人口由0.95亿增加到1.44亿,增长52%。城市化进程对环境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效地保护城市环境,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一、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的消极影响城市化是以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经济集中为显著特征的,是人类追求规模效益和  相似文献   

4.
中国河道外用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80、1993、1997三年的全国性河道外用水调查统计数据为依据 ,结合有关社经资料 ,全面系统分析了全国及各流域片的用水总量、用水组成、用水指标的变化趋势。从1980年至1997年 ,全国总用水量由4437亿m3 增加到5566亿m3,平均每年增加66 4亿m3,年均递增率为1 34 % ;用水组成有明显变化 ,农业用水比例由83 4 %下降到70 4 % ,工业用水比例由10 3 %上升到20 2% ,生活用水比例由6 3 %上升到9 4 % ;人均综合用水量变化不大 ,稳定在450m3左右 ;综合用水效率不断提高 ,万元GDP(1980年不变价)用水量由9820m3 下降到2410m3。  相似文献   

5.
万咸涛 《环境科技》1999,12(1):44-46
41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及调水的必要性当前,我国水资源总量达2.8万亿m3,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2400-2500m3,居世界第109位,为全球12个贫水国之一。按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预测,到2000年,全国年需水量应达6000-6500亿m3,其中农业用水5100-5520亿m3,工业用水122-1300亿m3,城市生活用水22-220亿m3,预测全国缺水将达418亿11’-2361亿l。’。目前许多地区缺水严重。据统计,我国有300座城市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m’,农业缺水300亿对/a,受旱面积ZOq)万M,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因而,跨流域调水是必要的、必需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1800年,仅有2%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中,200年后的今天,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7%,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变为60%。虽然,世界城市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2%,却消耗着65%的全球生活用水和75%的能源,排放了占全球总排放量78%的二氧化碳。从这个角度看,城市活动强烈地影响着世界的气候。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崂山区人口增长已使人均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占有量年均增长率为负值,见表1。由表可见,从1994年至1997年,人口密度由465人/km^2增加到483人/km^2,也就是人均土地面积由0.2151ha/人下降到0.2071ha/人,下降了3.72%,年均下降了1.24%。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1972-1992年)美国原铝的产量增加不多,从370万吨增加到400万吨,增加8.1%。可是再生铝的供应量却从100万吨增加到280万吨,增加了180%。再生铝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全铝易拉罐消耗量与废旧易拉罐回收量大幅度增加。在1972-1992年期间,美国易拉罐铝带材的生产量由50万吨上升到190万吨,增长280%。二十年来易拉罐由80亿个增加到923亿个,废旧易拉罐的回收量也相应地由12亿个增加到627亿个,回收率约为67.9%。除了废旧易拉罐以外,其他废杂铝回收率也相当高。美国废铝高回收率的原因:1新旧废铝料比例变化废铝分为新、旧…  相似文献   

9.
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昆明地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年平均气温约升高0.5℃/a左右;由于城市面积扩大导致昆明的室内外气温均升高,其中室内气温升高幅度大于室外气温,干季大于雨季;不论是干季还是雨季,城市增温效应与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对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大;而城市人口增加对平均室内气温的影响较大.城市建成区面积每增加1km2,年平均室内气温将升高0.0054℃;年平均气温升高0.012℃.而城市人口增加1 万人,年平均室内气温升高0.0259℃;年平均气温升高0.0098℃.  相似文献   

10.
武汉在1949年,城区面积仅有34.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约94万,是以商业为主的消费城市,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主要有一些纺织、印刷和食品加工行业,生产规模较小,一般对环境影响不大。三十多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现代化,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前属有六个城区、两个郊区和四个县,总面积为8220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已达174平方公里。是解放初期的五倍,城市绿化面积达到4345公顷,绿化复盖率为22.80%。全市总人口为586.97万,城区人口260.63万,密度为1.5万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60‰。在城区逐步建成  相似文献   

11.
森林与径流关系——一致性和复杂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论文综述国外近一个世纪以来在配对集水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结论,从水的自然属性出发,从森林变化对径流(年径流量、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影响,径流响应的干扰临界值及水文恢复各方面探讨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与复杂性。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由较长时间尺度表达的年径流量上。绝大多数的配对集水区的试验研究表明,采伐森林就会增加年径流量,而在荒地上造林就会减少年径流量。而由较短时间尺度表达的洪峰径流与枯水流量则呈现较大的复杂性和难预估性。综述表明,对径流特别是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定义及分析方法的不同也是造成森林与径流关系复杂性的重要原因。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在研究及应用其关系时就必须有系统观,必须考虑植被、径流与其它过程(土壤变化、气候变化等)的相互作用。论文还认为尽管配对集水区试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可靠的结论,但由于许多研究者只把集水区看作是“黑箱”Q从而对认识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应把配对集水区的试验与其它对过程的研究技术(同位素、GIS等技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从雾和霾形成的原因以及与机动车尾气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阐述了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对机动车尾气的预防、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4):106-110
阴阳观念与古代文学的关系密切。在文学创作方面,阴阳对举、"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宇宙发生观,导致了古代文人重视骈丽的创作倾向,是古代骈文发生发展及古代文学语言形式普遍骈化的深层文化原因;在文学的变化方面,"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自然变化观,导致了古人以天道自然变化以解释文学发展变化的现象,形成了以刘勰为代表的"质文代变,变不失常"文学发展观;在文艺的审美方面,阴阳交感、、刚柔相济、得中为吉的万物根本论,导致了古人普遍以"中和"为美的现象,使"中和"美论成为古代几千来的审美主潮。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对生产力3个要素的渗透性影响。而且表现在它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和系统功能的发挥,但经济发展会带来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应在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同时,遏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瑞典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各国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制度和技术,都与政府的环境管理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中瑞两国的环评制度都体现了“环评为先,项目决策在后”原则。所不同的是,在瑞典,政策颁布前必须进行战略评价;环评审查按A、B、C类项目分别由不同机构负责;公众参与的方式也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6):115-117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深入改革现行单一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执行特殊灵活的更为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考核考试选拔机制,对于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立体种植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自然相协调的立体种植,迁用于护堤、护岸、渠道衬砌和城市绿化,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将其与生态开发相结合,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真菌和细菌共培养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和吸附脱色能力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霉菌G-1首先对偶氮染料S-119、蒽醌染料艳紫KN-B(C.I.Reactive violet 22)水溶液中染料进行快速吸附去除,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速度随菌丝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吸附染料的G-1菌丝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脱色速度受培养液中葡萄和氮源浓度影响较大,从吸附速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以葡萄糖浓度为5g/L、酒石酸铵为20m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最好,吸附在菌丝上的艳紫KN-B脱色后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菌丝对100mg/L的艳紫KN-B染料水溶液可重复处理4次。青霉菌G-1对酸性染料废水处理3h,色度去除率为75.9%,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对试验所用染料废水,菌丝的处理能力获得1次再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