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淇河湿地生态修复及水质保护工程为例,分析了湿地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湿地底泥生态疏浚、生态缓冲塘、人工湿地、岩石开采场生态修复”等系统化工程措施。并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污染源分析,深入研究了人工湿地净化工程的处理规模、工艺流程、设计参数等关键技术,最终构建了“湿地生态修复+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的系统湿地生态治理工程措施,并建立了湿地监测、湿地生态保护管理中心及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等配套工程。通过工程的实施,可以减少湿地底泥内源污染、降低流经区域的面源污染,削减农村无组织排放地表径流污染,对湿地水体生态修复及水质保护起到工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快速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对灵泉露天煤矿外排土场及采场进行了人工生态恢复实践,对不同生态恢复区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与评估。结果表明:7个恢复区共发现18科45种植物,多为抗逆性的禾本科和菊科植物。2013和2014年生态恢复区(Ⅰ和Ⅲ)生物多样指数(分别为1.99和1.84)高于矿区外围自然植被区(1.49),其它生态恢复区向自然植被区演变。人工生态恢复区分别有1~2种优势种,但自然恢复区则无明显的优势种。随着恢复时间的增长和精心的人工管护,生态修复区的生物多样性接近甚至超过矿区周边自然恢复区。高寒地区露天煤矿人工恢复措施可以起到快速修复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也有了良好的发展。绿色交通建设给相对闭塞的农村带来了连接外边世界的通道。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为广大道路施工者带来了艰巨的任务。本文简述了农村公路建设与生态环保的关系,以及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如何做好生态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4.
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人口基数重大,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农村人口也不断的增加,人口的增加无疑加重了农村生活污水的产量,如果农村生活污水的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可能会导致污水肆意排放的情况,不但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水体的污染,影响生态的平衡和稳定,为此,需要重视农村污水的处理工作。以下本文就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运用展开探讨,分析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阐述人工湿地技术的相关内容,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推动新农村建设,建设农村建设和生活对环境的污染,构建人员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得到基本遏制,但由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仍然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社会课题,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探讨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并就如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措施提出了本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外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论文对当前国外的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活动作了介绍。城市自然保护包括野生生物生境保护、城市地区湿地及自然景观保护等内容。城市生态重建则主要有生态公园建设、废弃地生态重建、城市扩散廊道体系建设等方面。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具有以生态学为基础,多学科交叉;注重生态过程的恢复;多目标、多层次规划设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论文给出了4点对于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廊道与源地协调的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宗伟  焦胜  胡亮  杨宇民  蔡青  黎贝  周敏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244-2256
构建生态联系紧密且生态干扰更小的生态安全格局,是平衡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国土空间中,为形成廊道与源地的协调与保护兼顾的生态安全格局,以环洞庭湖区域33个县(区)为例,针对核心生态源地与自然廊道、经济社会源地与人工廊道分别形成的生态格局、城镇格局,揭示两者之间生态关键点及生态干扰点的分布特征,并差异化应对。结果表明:(1)为促进生态要素的空间联系,1537条生态廊道应纳入生态安全格局中,908处生态关键点需要保护,而0.48%的经济社会源地面积应退让给自然廊道。(2)受干扰的核心生态源地面积占比和自然廊道长度占比分别为1.36%、12.95%,8800处生态干扰点可采取缓冲、预警等主要应对策略,以协同发展自然—人工系统。(3)为满足生态保护用地应持续增加的需求,非核心生态源地内,面积分别为203.22 km2、125.67 km2、35.59 km2的一、二、三级自然廊道可分批作为生态安全格局未来发展的储备用地。研究结果可为协调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生态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清 《环境》2013,(7):18-21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但愿李白眼中的景象,今天能踏上重生之路,而不是将永远沦为"失地"。虽然湿地的现状不容乐观,但我们也看到,近年来我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截至2012年,我国已有超过50%的自然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已建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41处,国家湿地公园近300处。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地区湿地复垦的增加,我国的湿地仍在不断减少,距离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相似文献   

9.
珠江流域整体生态环境良好,但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渐显,其生态保护与建设,应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城市与农村并重、统筹兼顾综合决策的方针,围绕流域内重点地区和重点环境问题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  相似文献   

10.
常玉华  郭健 《能源环境保护》2012,26(6):36-38,26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迫在眉睫。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是一种相对低碳、绿色的生态处理模式,倍受关注。本文阐述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作用机理,归纳分析对比了几种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最后提出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