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国际湿地日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4,11(2):58-58
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国际湿地日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进行湿地植被与水系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沟通湿地内原有水系,进行湿地生境改造,布置不同的生境类型并配置完整的群落结构,系统的营造满足水禽类动物生存的湿地生境,立足水禽生境营造的角度进行植被专项规划探讨,在理论上完善湿地公园植被专项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3.
保护国际     
邹晶 《世界环境》2006,(4):95-95
成立于1987年的保护国际(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CI),是一家旨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其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并在南美洲、非洲、亚太地区等四大洲的30多个国家设立了项目。保护国际工作人员有近1000名。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湿地水禽资源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1996年5月至2003年7月,使用直接计数法、样方法和专项调查法研究了湖北省湿地水禽资源,包括物种多样性、分布和种群数量。结果表明:湖北省共有水禽131种,隶属于7目19科58属;记录到107种,其中有黄嘴白鹭、小苇(?)、红脚苦恶鸟和长嘴剑(?)4个新记录种。按区系型分,古北界种类占优势,有80种,广布种26种,东洋种25种;按季节型分,冬候鸟为主体,有75种,夏候鸟32种,旅鸟14种,留鸟10种;按生活型分,涉禽占优势,共81种,游禽50种。湖北省水禽种群总数为159.396 9×104只,密度为101.96只/km2;种群数量在1×104只以上的有28种。角(?)(?)等24种未发现。  相似文献   

5.
国际湿地保护政策及形式的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丧失与退化已被公认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本文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国际湿地政策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湿地开发期,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间的政策转型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湿地全面保护期。湿地被围垦、转换为农地是湿地开发期最主要的特质,是导致湿地大量丧失与退化的主要肇因;《湿地公约》的签署标志着国际湿地政策进入转型期阶段,倡导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而美国政府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湿地“零净损失”政策目标,成为继《湿地公约》签署后推动全球湿地政策发生深刻改变的最主要驱动力之一,标志着国际湿地政策进入全面保护期阶段。  相似文献   

6.
为保护全球湖泊环境,世界各国湖泊环境保护管理与科学研究的相关机构和人士于1987年发起并正式成立了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简称ILEC),其总部设在日本(1091 OroshimochoKusatsu-shi,Shiga 525-0001 Japan)。作为一个非政府、学术性的国际组织,该委员会主要由联合国环境署、国际基金会、湿地国际  相似文献   

7.
以长江三角洲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4处国际重要湿地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获取了1980~2015年4个国际重要湿地(Ramsar)的5期土地覆被数据.通过分析湿地面积、景观格局动态及景观指数变化等,定量解析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35a间,研究区内湿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损失比例最高,为27.2%;(2)4个国际重要湿地的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都在增加,湿地趋于破碎化,景观间连通度降低.(3)耕地和人工表面增加是造成湿地损失的主要因素,耕地、人工表面、外来物种入侵和养殖池扩张等人为胁迫呈现上升趋势.(4)总体而言,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对人为活动有一定抑制作用,尤其是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最为显著;但湿地保护有效性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我国湿地资源被大力开发利用,逐渐面临面积减少、功能衰退和湿地生态系统受损的困境.本文通过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不同类型湿地的成功经验,为国内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制定湿地保护规划,划分湿地功能区;保护湿地生物资源;实施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探索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的新思路;适当开发利用泥炭资源;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科学研究;强化湿地知识的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敏 《世界环境》2005,(1):38-42
环境问题严重的今天.不可持续的财富增长和贫困两极分化的进程威胁到整个人类系统的稳定.随之造成全球环境的不稳定。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特别是国际环境保护的世界舞台上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保护人权和保护环境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机构一般接受非政府问组织的代表作为观察员,例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7条第6款:《生物多样性公约》第25条第5款。这一点也能够突出反映环境保护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0.
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艳梅 《环境保护》2002,(12):10-12
非政府组织是国际环境法的参与者、监督者与促进者,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了国际环境法的编纂和逐步发展,强化了国际环境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实施,同时也对国际社会和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湿地综合分类研究:Ⅱ.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湿地综合分类研究:Ⅰ.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湿地综合分类研究:Ⅰ.分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前湿地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湿地分类标准不一,不同学科间的湿地分类系统缺乏可比性,且缺乏类别界定的定量指标。本文在总结吸收湿地分类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比较了已有方法的优劣,提出了一种动力与成因相结合的综合分类法,并讨论了各个分类等级上分类因子的定量描述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湿地分类的通用性和定量性。这一综合分类方法的提出有助于用数学模型对湿地动态变化进行定量描述①。  相似文献   

14.
以徐州某矿塌陷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矿塌陷湿地水体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对该塌陷湿地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该矿塌陷湿地水体水质总体优于GB3838-2002Ⅳ类标准,TN和T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1 mg/L和0.024 mg/L,可达到Ⅱ类标准;②整个塌陷湿地水体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为47.46,处于中营养状态,有向富营养化状态变化的趋势;③在水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水体营养状态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该矿塌陷湿地水体的富营养化控制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湿地综合分类研究:Ⅱ.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前文[1]提出的湿地综合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用状态变量描述湿地状态特征和动力特征的途径。重点讨论建立反映湿地状态变量间制约关系的湿地动力模型。这一工作是湿地综合分类的主要目的所在,是综合分类研究的自然延伸,同时也是实现对湿地系统定量描述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不同组合类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室内潮汐流-水平潜流和水平潜流-潮汐流2种不同组合人工湿地系统,探讨不同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当进水总有机碳平均质量浓度为75.9 mg/L,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为99.4 mg/L时,潮汐流-水平潜流和水平潜流-潮汐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总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为90.2%和91.3%,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9.5%和39.2%,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3%和30.5%。水平潜流-潮汐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氮素表现出较好的去除能力。2)在进水氨氮浓度不变,降低潮汐流-水平潜流组合人工湿地进水的总有机碳浓度至23.1 mg/L,同时,升高水平潜流-潮汐流进水的总有机碳浓度至105.0 mg/L时,2组湿地系统对氮素的平均去除率均得到大幅度提高,氨氮去除率分别为78.9%和80.6%,总氮平均去除率也分别升高到45.4%和51.8%。  相似文献   

17.
董梦珂  李怀正 《环境工程》2017,35(3):137-140
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其主要设计参数、运行情况以及污泥干化芦苇床的处理效果比较,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污泥负荷、植物、进泥周期、气候条件等。同时还归纳了蚯蚓堆肥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将蚯蚓堆肥技术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强化型人工湿地技术,为日后人工湿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铜陵市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2020年12月(枯水期)、2021年3月(平水期)和6月(丰水期)的水环境和浮游生物采样调查,综合分析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水环境因子、水闸分布等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共采集到的浮游植物有7门60属102种,主要隶属于蓝藻门和硅藻门,春季、夏季物种数多,冬季物种数少;共采集到的浮游动物有3门21属32种,其中轮虫占优势。铜陵市河湖湿地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主要受水温、溶解氧、总磷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此外还与水闸分布密度密切相关。高密度的水闸分布影响河湖的自然生境,浮游生物密度较高。从城市河湖湿地长期保护与生态修复的角度考虑,在保障防洪排涝的条件下,适当调节水闸的分布以及开启频率,可为浮游生物提供更有利的湿地生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具有能耗低、基建投资少、去污效果显著等优点,是一种适用于村镇污水处理的新型技术。通过实地抽样调研重庆各区村镇污水处理站的人工湿地,分析得到5种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中COD、SS、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8%、58.4%、37%、26%、10%,污水处理效果较低,且发现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运行"、"重厂区轻管网"等问题。最后从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方面究其原因,并提出推行村镇污水处理设施采用"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钢铁行业冷轧废水排放量大,经二级处理后水质稳定,具有较高的资源化利用潜质。研究采用硫自养反硝化技术强化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效果,并对某钢厂二级处理后的冷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HRT=5.0 d时,硫自养反硝化人工湿地系统对浊度、COD、TP、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1.9%、49.7%、94.5%、55.7%和58.9%,出水主要水质指标满足回用要求。研究结果为人工湿地处理冷轧废水过程中脱氮效果的提高提出了新思路,为冷轧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