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TiO2悬浮态体系光催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锐态型TiO2为催化剂,在波长为365nm的紫外灯(125W)照射下,加入H2O2降解内分泌干扰物质邻苯二甲酸乙酯(DEP),分别研究了pH值,H2O2的加入量,邻苯二甲酸乙酯的初始浓度,以及光照时间对DEP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pH=2.50mg/L的H2O2中。对初始浓度为50mg/L的邻苯二甲酸乙酯溶液光照120min,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
光电催化降解壬基酚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sol-gel法制备TiO2薄膜光电极,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作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对壬基酚的光电催化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n型半导体的特征行为。在外加偏压为+0.8V、pH=5、、30mg/L的H2O2中对初始浓度为20mg/L的壬基酚溶液光照180min降解率达62.22%。讨论了氧的存在、外加偏压、pH等因素对光电催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邻苯二甲酸酯的光降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了解水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降解及归趋,对紫外光照射下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光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3种物质降解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体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能的降解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所测试的3种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以UV/H2O2工艺降解DMP,浓度为10.0mg·L-1的DMP在H2O2为20.0 mg·L-1条件下,光照45min降解率可达90%以上.对邻苯二甲酸酯及H2O2的初始浓度、光照时间及pH值等因素对降解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Fenton试剂处理选矿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Fenton试剂处理某选矿废水中残余的黄药,分别考查了氧化时间、反应初始pH值、Fe2+浓度及H2O2用量对黄药降解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四个因素的最好条件。结果表明:初始pH值和H2O2用量是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氧化时间为60min,反应初始pH=4,[Fe2+]=20mg/L,[H2O2]=20mg/L,黄药的浓度为125mg/L时,黄药的去除率达到99.5%。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增强超声/H2O2降解左氧氟沙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粉煤灰对超声/H2O2体系降解左氧氟沙星的增强效果,考察了粉煤灰添加量、H2O2浓度、溶液初始pH值、左氧氟沙星初始浓度等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超声,H2O2氧化,超声/H2O2,超声/粉煤灰,粉煤灰/H2O2氧化相比,粉煤灰有效增强了超声/H2O2体系对左氧氟沙星的降解,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粉煤灰添加量为1.5g/L,H2O2浓度为15.0mmol/L,pH=7.16,超声功率325W,左氧氟沙星初始浓度20mg/L,反应160min,左氧氟沙星的去除率达到99.12%,TOC去除率为17.37 %.利用荧光探针法对不同体系产生的·OH浓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粉煤灰作为非均相催化剂,主要在于发生类Fenton反应.采用HPLC/MS/MS方法对3种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左氧氟沙星主要是通过喹诺酮环失去-C2,哌嗪环去亚甲基化以及·OH进攻喹诺酮环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6.
H2O2引发的UV/Fenton苯酚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H2O2引发光催化降解方法对废水中微量苯酚的去除效果,应用传感技术分析了降解过程中H2O2浓度变化,及其H2O2引发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机理,考察了影响苯酚光催化降解的因素,确定了最佳降解试验条件为:H2O2 0.075~0.30mmol/L,Fe3+ 0.1~0.15mmol/L,pH值 4~5.在此条件下,苯酚初始浓度为50mg/L的含酚废水反应2h,苯酚降解率达到95%,矿化去除率达77%.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H_2O_2工艺对活性藏青废水的脱色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超声波/H2O2工艺对活性藏青模拟废水进行降解,考察了双氧水投加量、废水初始pH值、废水初始浓度、无机阴离子、金属离子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2,反应温度为50℃,H2O2投加量为33.3 mg/L,金属离子催化作用下,超声波/H2O2对活性藏青降解率可达92.7%,远远高出单独超声波作用时的降解率8.5%,COD Mn去除率达86.9%。这主要是因为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下H2O2会迅速产生·OH自由基增强了氧化降解效果,充分发挥了两者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型工艺UV/H2O2/微曝气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EDCs)4-叔丁基苯酚(BP)的降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UV/H2O2/微曝气工艺比UV/H2O2工艺可以更为有效地去除水中BP;UV/H2O2/微曝气联用工艺降解BP受BP初始浓度值、UV光强、初始H2O2投加浓度以及溶液初始pH影响较大.随着光强的增大,BP的降解速率呈线性增长;在329~882μg/L浓度范围内,k1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逐步降低;随着初始H2O2投加浓度从1mg/L上升到20mg/L,k1几乎呈线性增长;当BP溶液pH值为3.94时,UV/H2O2/微曝气对BP的降解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9.
ZnO-TiO_2在三相光催化反应器中降解酸性大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Ti(SO4)2和ZnSO4.7H2O为原料,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O-TiO2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用XRD和UV-vi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在自制的三相内循环光催化反应器中,对pH值、催化剂加入量、酸性大红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pH=10、催化剂用量为0.8mg/L、初始浓度为25mg/L、光照时间为90min时,酸性大红的降解率可达98.82%;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酸性大红的光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常数(k)与初始溶液浓度(C0)的关系为lnk=-0.8096lnC0-1.2362。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Bi2WO6催化剂,并通过XRD,UV-vis DR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以活性艳红X-3B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催化剂量、X-3B初始浓度、反应溶液pH值以及H2O2等因素在可见光辐射下对其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2WO6催化剂结晶度好,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吸收能力;最佳催化反应条件为: X-3B初始浓度20mg/L,Bi2WO6用量2g/L, pH5.18(原始pH值).在此条件下,光照60min,对X-3B的去除率可达到86%;加入2mL/L 30%的H2O2,光照30min,降解率可达到96%以上,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光催化反应可以有效地破坏X-3B的发色基团偶氮结构使其脱色,但在所设定的反应时间(80 min)内X-3B不能被完全矿化,反应过程中有中间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11.
DEP (diethyl phthalate,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是一种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具有潜在神经和生殖毒性的增塑剂,其会干扰环境生物的发育水平、运动行为及生化水平.以秀丽隐杆线虫的体长、体宽、头部摆动频率及生化指标作为测试终点,评估环境中DEP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态毒理效应.在不同环境浓度(0、0.000 2、0.002、0.02、0.2、2 mg/L)的DEP溶液中,对秀丽隐杆线虫进行不同时间(24 h、72 h和10 d)的暴露试验.结果表明:①在不同浓度DEP溶液中暴露24 h后,秀丽隐杆线虫的发育水平均未受到显著影响(P>0.05).②在不同浓度DEP溶液中暴露72 h后,秀丽隐杆线虫的发育水平受到干扰.与对照组相比,在DEP浓度最高(2 mg/L)时,秀丽隐杆线虫体长下降了3.21%(P < 0.05);在DEP浓度为0.000 2 mg/L时,秀丽隐杆线虫的体宽呈上升趋势,且头部摆动频率明显加快了5.52%(P < 0.01),秀丽隐杆线虫的发育水平受到显著抑制.③在不同浓度DEP溶液中暴露10 d后,与对照组相比,秀丽隐杆线虫的体长、体宽和头摆频率均出现下降;在DEP浓度为2 mg/L时,秀丽隐杆线虫体内活性氧自由基、脂褐素和细胞凋亡水平累积均增长显著,出现氧化应激损伤.研究显示,不同环境浓度的DEP溶液会对秀丽隐杆线虫产生一定的毒性影响,且不同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产生的毒性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作为水中常见的环境激素对人类以及水中生物具有一定的危害,被各国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基于此,设计合成出系列多金属氧酸盐(POMs)材料AgxH5-xPMo10V2O40,x=1~5,并采用湿法过氧化氢氧化法实现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高效氧化降解。该体系中,反应20 min DEP降解率可达到91.0%,TOC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70.2%和81.1%,降解产物为低毒的乳酸、CO2和H2O等。实验过程中,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稳定性及循环使用性,且表现出较高的底物适应性以及微量底物的去除性。  相似文献   

13.
DEP对蚯蚓抗氧化酶系的影响及DNA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添加剂,并因塑料制品大量广泛使用而进入土壤环境,但其对土壤动物的毒性及其机制并未完全阐明.本文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为研究对象,使其暴露于不同含量DEP的模拟污染土壤,以蚯蚓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ROS含量、GST活性、MDA含量和DNA损伤程度为评估参数,研究含DEP污染土壤对蚯蚓的毒性作用并分析其机制.结果表明,在DEP胁迫作用下,蚯蚓体内的抗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活性氧自由基(ROS)均发生变化并导致基因损伤产生.在28d的实验周期内0.1~50 mg·kg-1DEP的胁迫下,ROS含量水平呈现增加状态,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并且过量的ROS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机体内MDA含量增加.在ROS和MDA共同作用下,蚯蚓体腔内的DNA受到损伤并且损伤程度与DEP含量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DEP可以对蚯蚓机体和DNA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表现出较强的生态毒理效应.  相似文献   

14.
应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4种自然界常见的氧化铁:纤铁矿、赤铁矿、针铁矿和磁赤铁矿,选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作为目标物,研究了它们在氧化铁体系中,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的降解过程。重点探讨草酸、光源和氧化铁对其光解效率的影响机制,并与其它文献报道的光解体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如没有草酸的协同作用,目标物很难发生光解;草酸能够显著促进目标物的光解效率,当目标物初始浓度为20 mg/L,紫外光条件下,DMP和DEP反应60 min后的最高降解率可达到98%以上,可见光条件下,反应180min后可达到96%以上。研究体系与其它光解体系比较,绿色、经济的特点显著。  相似文献   

15.
废纸造纸废水特征污染物筛选及其迁移转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原子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废纸造纸废水中的有机物和ρ(Ca2+)进行了分析,筛选出特征污染物,并研究了其在各工序段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废纸造纸废水成分复杂,筛选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丁羟甲苯、木素和Ca2+ 5种特征污染物.4种有机特征污染物反映的ρ(CODCr)之和对各工艺单元出水总ρ(CODCr)的贡献率逐渐升高,由初沉池的7.1%升至二沉池的33.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丁羟甲苯和Ca2+主要通过IC塔的厌氧过程去除,A/O系统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木素的去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造纸废水的高回用率导致Ca2+积累,易造成IC塔颗粒污泥泥沙化,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6.
臭氧-活性炭工艺对饮用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去除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通过对臭氧-活性炭工艺和活性炭吸附等温线的研究,探讨了臭氧-活性炭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酯(Phthlate Esters,PAEs)的可行性.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late,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late,DBP)被选作目标物质.研究发现臭氧氧化能去除40%以上的DMP、DEP和DBP;活性炭对DMP、DEP和DBP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空床停留时间(Empty Bed ContactTime,EBCT)4~12 min条件下能完全去除水中未被臭氧氧化的DMP、DEP和DBP;吸附等温线的数据可以用Freundlich公式拟合,并被用来估算活性炭的饱和时间.实验证明臭氧-活性炭工艺是去除饮用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邻苯二甲酸(PA)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为目标污染物,碳纳米管(CNTs)为吸附剂,通过不同pH值条件下单、双溶质的吸附实验,结合能量分布理论,分析PA对DEP在CNTs上的竞争和取代吸附.结果表明,在同一pH值下,DEP在CNTs上的吸附性强于PA.对于DEP,pH值改变导致的CNTs分散稳定性的变化是影响其吸附的决定因素.对于PA,溶液pH值会影响CNTs的表面电荷及PA的解离程度,两者均会产生影响.双溶质体系下,PA对DEP在CNTs上的吸附存在竞争和取代效应.在不同pH值条件下,PA对DEP在CNTs上的竞争和取代的程度与CNTs的分散稳定性和PA的解离程度有关.基于能量分布的分析表明,虽然PA的加入导致DEP在CNTs上可利用的高能吸附位点数量显著下降,但是其可利用的低能吸附位点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A method based on cloud point extraction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phthalate esters including di-ethyl-phthalate (DEP), di- (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 and di-cyclohexyl-phthalate (DCP)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and ultraviolet detection (HPLC-UV). The non-ionic surfactant Triton X-114 was chosen as extraction solvent. The parameters affecting extraction efficiency, such as concentrations of Triton X-114 and Na2SO4, equilibration temperature, equilibration time and centrifugation time were evaluated and optimiz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method can achieve preconcentration factors of 35, 88, 111 and detection of limits of 2.0, 3.8, 1.0 ng/ml for DEP, DEHP and DCP in 10-ml water sample,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 of phathalate esters in effluent water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and the lixivium of plastic fragments.  相似文献   

19.
利用CH2Cl2和超声对35个南开大学学生宿舍室内降尘样品中的DMP、DEP、DBP、BBP、DEHP 和DOP等6种PAES进行提取分离,采用GC-MS定量分析,研究了PAEs污染变化特征及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南开大学学生宿舍室内降尘中PAEs污染以DEHP和DBP为主,中位值浓度分别为126.916μg/g和123.591μg/g,两者之和占Σ6PAEs浓度的99%以上,室内降尘中PAEs污染程度和类型与室内含增塑剂产品的数量、室内清洁通风情况及成员性别有关;经口暴露水平大于皮肤,其中DBP、DEHP的暴露量高于美国,占人体总PAEs摄入量比例较高,故学生宿舍降尘中PAEs暴露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利用空心微球和介电泳去除水中Pb~(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空心微球吸附水中的重金属Pb2+,将悬浮液注入装有微电极阵列芯片的微介电泳池中,施加交流电压,用介电泳捕获悬浮液中的空心微球.同时,研究了空心微球吸附铅离子前后的介电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吸附了Pb2+的空心微球发生了正介电泳现象.此方法可以将吸附了重金属离子的空心微球捕集到一定的区域中,为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治理提出一种可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