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根据前馈式,反馈式和连续式安全控制的特点建立了石化流程安全控制模型和信号流图,运用Mason公式求出了安全模型的解并对其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实现石化流程安全运行的重点在于配备可靠的紧急停车系统,有效控制事故的初发隐患。  相似文献   

2.
石化企业安全链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增强石化企业安全管理能力,针对石化行业的特点、管理现状和国内外安全链理论的发展状况,运用系统思想并结合石化企业特征构建起融合安全要素和流程体系的安全链模型。安全要素由人、环境、信息、操作设备、运营设备、技术和管理等构成,流程体系由反映全生命周期的"提前行动、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5个流程构成,2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安全链模型。运用该模型可以对影响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各要素和阶段予以准确定位。最后以宁夏石化公司为例,分析该模型在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其可以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海洋石油平台是个集生产与生活于一体的复杂性系统,本文根据本质安全控制协调的要求,提出了海洋作业安全技术模型、海洋作业安全控制协调的层次和系列的系统结构性概念,并讨论了安全控制协调技术的延展。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化学品船智能液货系统的安全性,采用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ystem-Theoretic Accident Model and Processes, STAMP)方法,构建了化学品船智能液货系统控制反馈模型;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 STPA),确定系统级事故,识别不安全控制行为并分析不安全控制行为关键致因;将不安全控制行为作为风险因素,利用三角模糊数对不安全控制行为风险进行量化。结果表明,26种不安全控制行为中,泵管阀动态调节、人员监测、数据采集、货品相容性判定等因素对风险影响程度较高。该分析结果可为化学品船智能液货系统的应用和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建筑工程中的安全控制问题,建立不确定概率下施工企业与建筑工人之间的博弈模型,讨论博弈参与方的安全控制行为选择与收益矩阵中经济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施工企业和建筑工人的安全控制行为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双方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概率估计、工程顺利完成之后的收益、安全控制成本、发生事故之后的损失及赔偿以及对方的策略选择,继而建立了博弈双方策略选择与安全概率估计及经济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建设工程形成的过程,分析了施工安全控制的8个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将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建立了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综合评价模型,为科学评价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状况提供了1种简易、可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石油石化企业应急物资调度现状,详细分析了石油石化特征典型突发事件对于应急物资调度的具体需求及其耦合关系。分析了石油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物资调度分析流程,研究建立了突发事件严重度分析、应急物资数量匹配分析、物资出救点组合优化和运输路径优化等4种应急物资调度分析模型,能切实为石油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物资调度工作提供较好的辅助支持,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石化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从预防石化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角度,对我国石化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石化企业生产过程危险性大、影响面宽的特点,依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对石化企业生产装置风险管理系统设计和石化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工作流程进行初步探索;提出在我国石化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的基本思路和体系构架;指出实施这些重大工程可能面临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所得研究结论可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控制论的安全控制系统设计及事故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控制论的角度分析了安全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及安全控制失效问题,提出了安全系统设计的控制目的性、可控性、可观测性、稳定性和协调性等基本原则;归纳出系统安全控制失效的控制目标、控制动作、控制模型和状态观测等4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安全控制论的事故分析方法,包括识别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找出各危险因素所需要的安全约束、构建施加安全约束的安全控制结构、识别事故中出现的安全控制失效和研究分析安全控制失效的原因等步骤.所提出的事故分析方法有利于发现系统结构上存在的安全缺陷,从而找出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
石化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风险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际竞争的激烈,石化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行成为我国石化企业的降本增效的主要手段。如何保证本质安全成为长周期运行的难题。本文以延迟焦化装置为例,主要从工艺原理、工艺原则流程和物料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风险分析,对设备利用英国TISCHUK公司的T-OCA软件进行RBI(Risk-based Inspection,即RBI)评估,确定了装置长周期运行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控制措施。实践证明,该套方法对我国石化生产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一个简单的传染病数学模型着手 ,在考虑了SARS病毒的规律和具体控制方法的影响因素后 ,对一般传染病疫情的确定型预测模型进行改进 ,并引入 ρ、α及 β等随机系数 ,从疫情控制前、控制后、控后改进来建立对疫情预测和控制的数学模型 ,从而更加精确地刻画出SARS的发展和传播规律、人们的控制方法与其控制效果之间的关系 ,给出了模型的算法 ,并对其内涵及与疫情控制的关系给以评述。最后 ,用某地区实际数据验证了控后改进型数学模型与疫情发展规律符合 ,为定量研究这类传染病提供了简明实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一种工业上易于获取的阶跃响应模型,根据其预测控制算法对有约束的三容水箱系统进行模型预测控制。并编制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现,结果证明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从个人和群体的可靠性出发,建立了铁路编组站劳动安全联防联控的可靠性模型,论证了联防联控的可行性,提出了实施重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以人为中心的人机交互设计和评估的思想,结合国内核电厂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些重要的核电厂主控室人机界面评估因素,并划分核电厂主控室人机界面各组成部分的评价指标与评价层次,建立了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核电厂主控室人机界面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核电厂主控室人机界面定量评价模型,对核电厂主控室人机界面进行较为客观的综合评价。通过对核电厂操纵员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实现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一致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应用于核电厂主控室人机界面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空管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空中交通管制运行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其安全状况的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的量化方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管制安全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对管制安全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认为管制员违规操作和技术水平是影响管制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另外空管设备的完好程度对管制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根据建立的模型,对4个管制单位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综合评估的结果为空管部门制定安全措施及预防对策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重大事故演化的本质规律和探究事故后果累积放大原理,从安全物质学的视角提出事故链定义和形成机理,并解析其内涵;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表征事故链演化过程的载体反映;基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构建事故链式演化概念模型;基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论述事故阶段演化特性;在此基础上,提炼事故预防与控制策略框架。研究结果丰富了事故链式演化理论,可为事故预防与控制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模糊控制理论在煤矿通风安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由于煤矿通风系统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要精确地建立具有时滞及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遇到较大的困难 ,因此 ,人们寻求了一些新的解决途径。笔者基于模糊控制理论 ,并提出将其应用于煤矿通风自动化系统中 ,同时采用单片机来实现模糊控制 ,实践证明 ,此法取得良好效果 ;与常规的控制方法相比 ,模糊控制方法具有响应快、控制简单、不需建模等特点 ,适用于矿井通风自动化系统 ;笔者还讨论了调节窗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的单片机实现及软件编制 ,并进行了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最后提出了向自组织方向的深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job demand–control–support (JDCS) model of occupational stress has generally been inconsistent at best regarding a key issue: the interaction of demands, control, and support in predicting employee health and well‐being. However, the model continues to be tested in a variety of studies and academic journals owing to its intuitive appeal. By incorporating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with knowledge from the challenge–hindrance stressor framework, we proposed that hindrance stressors, not the challenge stressors commonly assessed when testing JDCS theory, will provide validation for the model. A two‐wave panel study of 228 employees in a variety of occupations provided support for three‐way interactions between hindrance demands, control, and support predicting job‐related anxiety and physical symptoms. Three‐way interactions using a challenge demand (forms of workload) were not significant, consistent with our propositions. In summary, this study supports the buffering effect of control and suppor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demands and strain only when job demands reflect hindrance stressors, thereby proposing to alter the JDCS model by specifying that it applies primarily to hindrance stressors in a job hindrance–control–support model.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玻璃熔窑助燃风系统 ,分析了工业炉燃烧自动控制过程中 ,调节风阀结构和流量计及其相对安装位置对风量测量及自控的影响 ,对通风自控系统设计、选型及安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完善事故致因理论体系,论述并解析能量流系统定义,分析系统能量流流向, 构建基于能量流系统的事故致因概念模型,并从能量串发、发散、集中和混合四方面解 析其内涵。对能量流的聚集、耦合、转换、释放,以及意外释放能量的防控效果、破坏 强度和伤害程度等进行数学描述。基于此,构建基于能量流系统的事故预防概念模型, 并提炼减灾措施。研究结果明晰了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从能量流系统的视角为事故致 因的定量分析或半定量半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并可为事故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