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浮填料滤池固液分离新技术的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采用悬浮填料滤池对活性污泥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的新技术。该技术所采用的悬浮填料滤池可直接设置在生化反应池末端,取消原工艺中的二沉池。中试试验对悬浮填料滤池的固液分离效果,滤池的运行周期及冲洗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证明,悬浮填料滤池运行稳定,在进水表面负荷高达2.0~3.0 m3/m2.h的情况下出水SS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二级排放标准(GB18918-2002),工作周期可达到5天以上。悬浮填料滤池可采用曝气方法进行冲洗,操作管理简单,冲洗效果良好,便于实现自动化运行。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市某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为例,对现有排水管网进行CCTV检测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实地勘查;掌握目前排水管网的破损情况及具体参数;从市政管网、小区管网、立管三个方面提出了排水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3.
王科  陈正宏  苟克宁  陈静 《四川环境》2009,28(4):102-107
自来水生产过程滤池要定期反冲洗,滤池反冲洗废水最早一般被直接排放,近年来低成本安全回用滤池反冲洗废水逐渐受到重视.其主要处理回用技术从以直接回用或混凝-沉淀后回用为主的传统技术,逐渐转变为高效安全的膜回收技术.评析滤池反冲洗废水回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回收滤池反冲洗废水提出建议.分析表明饮用水系统滤池反冲洗废水采用膜过滤技术可避免自来水厂出水浊度增加、出水消毒副产物增加和致病微生物增加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根据圆盘法测定粉尘比电阻的原理,介绍了一种在线粉尘比电阻测试仪,对其结构和试验情况以及性能特点进行了详细说明,为电除尘器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广东地区某镇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提标改造工程的深度处理工艺,采用占地面积小、脱氮效果稳定的反硝化深床滤池,在反硝化去除TN的同时,过滤去除SS和TP,保证了达标排放。文章详述了该滤池的设计原理、设计参数和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某小型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3×104m3/d,出水经枯河排放至黄河,2022年9月1日前,该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执行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根据DB 41/2087—2021《河南省黄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该污水处理厂于2022年9月1日起出水水质执行黄河流域一级标准,为此,该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提标改造。介绍了提标改造前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提标改造工程分为新建工程和改建工程,新建工程主要有厌氧池、V型滤池、接触消毒池、变配电室等,改建工程主要对鼓风机房、加药间、反应沉淀池、转盘滤池、生物池等进行不停产改造。提标改造后,出水水质达到黄河流域一级标准,可大大提高该区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反硝化滤池以其多功能性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污水厂的提标改造中。通过对某城市污水厂反硝化滤池的运行研究,实践了在冬季低水温条件下的快速启动,并对滤池进水温度、DO、碳源投加量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反硝化滤池在冬季水温较低的情况下也可以较为快速的启动,启动周期约为2d;在进水温度低于17℃后,总氮去除率会受到较大影响;滤池的进出水DO会直接影响缺氧环境,从而影响总氮去除效果;碳源投加量与总氮去除率呈现正相关性,且未对出水COD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炼化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特点,结合水量、水质情况,选择了适合的炼油、化工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处理流程,重点分析了各污水处理装置的工艺设计特色,包括根据水质不同采用不同的气浮及絮凝处理,在二沉池后设置承上启下的高密度沉淀池与V型滤池,回用水的双膜处理中选择浸没式超滤与一级三段反渗透,反渗透排水采用臭氧氧化加生物滤池的高效短流程。运行结果表明,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排水指标远优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污水与雨水的回用率合计7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DB 12/356-2008《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ODCr≤60mg/L)要求,大港油田对原有的废水生化处理工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优选生物活性炭曝气滤池工艺作为工程改造的主体技术方案。现场实施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了天津市标准的要求,对大港油田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发展,并对国内外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未来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