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深入分析刚性桩复合地基和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桩基设计计算理论,以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计算实例为依托,总结出在承载力提高和变形降低幅度较大的地基基础设计中,大桩距疏桩基础作为一种复合桩基,克服了刚性桩复合地基和常规桩基础地基基础方案的缺点,在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均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当大直径嵌岩桩桩基穿过岩溶区域时,其受力情况相对较为复杂,且承载力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弄清楚岩溶区桩基荷载的传递特征,对分析计算桩基承载力、桩基沉降变形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丹霞枢纽互通区钻探及物探资料,通过简化地层,建立概化地质模型,采用FLAC~(3D)软件对该岩溶区大直径嵌岩桩的荷载传递特征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影响桩基荷载传递特征的因素,讨论在不同桩径、嵌岩深径比、厚跨比、桩土刚度比、桩岩刚度比条件下桩基荷载的传递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岩溶区溶洞的存在,桩侧摩阻力会出现多个峰值,峰值的大小与桩径、顶板厚度、嵌岩深度、岩土体的性质有关,桩侧摩阻力会集中分布在溶洞顶板处,且桩径越小,溶洞顶板处桩侧摩阻力会越大;随着桩径的增大,桩侧摩阻力发挥越均衡,桩端阻力所占荷载的分担比越大,表现出端承桩的性质;随着嵌岩深径比的增加,桩底侧摩阻力的发挥程度越低;桩径、嵌岩深径比、厚跨比对桩基荷载传递的影响相对较大,桩径越小,桩侧摩阻力对嵌岩深径比、厚跨比的变化越敏感,桩径越大,桩侧摩阻力对桩土刚度比、桩岩刚度比的变化越敏感;相对增加嵌岩深径比,适当提高桩径,对提高桩基承载力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赖书林  谭伟 《环境》2006,(Z1):161-163
拟建工程场地存在大面积软弱地基土层,岩性以淤泥及淤泥质粘土为主,该地基土层压缩性高、承载力低且具触变性;在自重压力作用下将长期缓慢固结沉降,且最终沉降量很大;同时还必将产生差异沉降;若选择该土层作基础持力层,将影响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因此应预先对场地软弱地基土层进行处理,以满足工程使用要求.本文就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提出一些较为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桩-土间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是保证桩基础在建筑荷载下安全稳定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建筑荷载下桩-土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桩在建筑荷载作用下桩-土之间相互作用方式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弹簧单元以及表面效应单元模拟土层对桩的作用力,建立了完整的桩-土作用模型,并得到了在建筑荷载和土层作用力下桩的位移量及其轴向应力分布。该研究可为建筑基础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武广高速铁路乐昌段路基工程为依托,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数值模型,构造出作用于路基表面的列车荷载函数,并对该路基工程桩土应力分布、桩土沉降特征及路堤等沉面与桩间距、桩径等参数的关系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桩体打穿软土层的情况下,桩土应力比主要由桩间距决定,且桩间距越大,桩土应力比也越大;桩间距越大,桩土差异沉降也越大;等沉面的高度约为桩间距的1.5~1.7倍.该研究可为高速铁路桩网结构路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西地区高速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情况,采用换填法和水泥搅拌桩法对花岗岩地区河谷相软土路基进行处治,通过现场荷载试验和路基沉降监测,分析了两种软土路基处治方法的适用性和此类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就地取材的换填法处治适用于软土厚度较小路段(小于3 m),水泥搅拌桩法适用于软土厚度较大且工后沉降控制严格路段(大于3 m),两种方法处治后的软土路基承载力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换填法治理路段沉降主要发生在软土路基部分,上部填土沉降较小;水泥搅拌桩法治理路段软土路基沉降发展与土体含水量和压缩特性密切相关,加载初期(约1个月)软土路基沉降量增幅和增速均较大,累计沉降量可达总沉降量的一半,路基沉降经历了发生、发展和稳定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孟加拉吉大港新锚地集装箱码头位于孟加拉国Karnaphuli River河边,基底地层主要以填土、淤泥质土和粉细砂为主。对地基处理前集装箱堆放区和龙门轨道处的地基沉降量进行估算,总沉降量分别为462.2mm和562.4mm,均不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结合地基的加固要求。提出采用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各项技术参数,并进行综合评价,认为利用此方法进行强夯的计算设计方便快捷、有效、减少计算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隐伏岩溶的存在对工程危害较大,常规钻探、物探手段对岩溶区桩端持力层勘探存在不足。本文应用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进行桩端持力层探测分析。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具有较高的探测精细程度,为桩端持力层的确定提供了直观而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筑物建造的场地,往往由于土质不良,无法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和强度的要求;此时必须对场地进行人工加固,目前最常用的加固方法是桩基础。桩基础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预制桩在工厂或施工工地现场预先制成成型,然后运送到桩位,借助于外力(吊打、压入、振入、旋入等)送桩就位入土。预制桩的材料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管、木桩等。对于走向市场经济的地勘部门来说,预制桩在施工中的桩身质量保险问题,主要体现在起吊、运输和吊立入土等三个方面。首先对预制桩进行受力分析,预制桩堆放在工地上,起吊时有…  相似文献   

10.
用垂直静载的加载方法,对多级扩径单桩进行可靠性测试,其结果表明,被测试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均大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钢渣桩复合地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计和施工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工程的静载荷试验。对钢渣桩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桩间土、天然地基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钢渣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复合地基沉降明显减少.并且能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地基土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城乡建设用地是土地利用的重要类型,确定区域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能力即承载规模和承载边界对土地利用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从生态限制与适宜性的角度尝试确定城乡建设用地的承载能力,选择地形条件、地质条件、土壤条件、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生态保护5个方面的指标要素作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的生态约束条件,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水桶效应”原理,对江苏沿海地区综合生态适宜性和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性进行评价,制作了综合生态适宜性和可承载性格局分布图,确定了江苏沿海地区城乡建设用地承载阈值及其分布,统计了各县市区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比照江苏沿海地区现状建设用地分布图与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性分布图,开展了可承载与现状城乡建设用地匹配性评价,核算了城乡建设用地承载潜力,得到江苏沿海地区、南通市、盐城市和连云港市承载潜力分别为14.37%、15.29%、12.58%和17.07%,从而为江苏沿海地区城乡建设用地的优化配置和差异化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我国第一本风机基础设计规范及其配套设计软件,对镇赉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塔架基础进行方案设计,设计结果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以期为我国风机基础设计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了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的查阅分析,对景区各分量承载力进行测算,得出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因子为资源空间承载力,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为全年弱载,而旅游旺季属于超载。针对计算和分析结果,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调控措施,使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某高层建筑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地下1层,地上11层。本文通过对该高层建筑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本工程所属的地质条件、本地区常用的施工方法,预估本工程可能采用的基础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对基础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  相似文献   

16.
松花江(黑龙江省段)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进展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改进措施,对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提出了改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程序,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内涵,从水资源量、水资源消耗量、水资源质量影响三方面出发选取了指标,构建了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三层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为评价与预测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河流相软土为例,应用检验合格的Bp网络模型,对影响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效果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得到了液性指数I_L、被加固土层厚度h、排水设计、施工工艺与加固效果之间定量的关系,对实现强夯加固软土地基的信息化施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桩基施工中溶洞问题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桩基施工中溶洞问题处理的工程实例,提出了溶洞问题处理对策和施工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梁柱节点在钢框架结构中处于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交汇关键部位,直接决定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依托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工程,根据工程需要和设计规范要求,对3个采用传统连接形式的钢框架梁柱节点,采取循坏加载的拟静力试验方法进行抗震性能研究,探讨了连接构造形式、冷作硬化效应和加载方案等对节点承载力、延性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传统连接形式节点具有承载力高、变形小、设计和施工简便的优点,但易发生脆性破坏;冷作硬化可以提高试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但不改变最终失效模式;加载方案对失效模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对酸碱污染地的基土进行承载力学分析和受力检测,为指导岩土工程施工的开凿深度、混凝土配比等提供数据参考。提出基于刚度软化传递力学分析的岩土工程施工中酸碱污染地基土检测方法。构建酸碱污染地基土的本构力学分析模型,根据等效弹性应力和屈服强度关系计算酸碱污染地基土的延性力学参量,根据基土的承载力徐变关系得到酸碱污染地基土的承载屈服分布模型,实现酸碱污染地基土检测的力学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