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2003年3月末,北京减灾协会第二届二次理事会上,副市长刘志华强调北京应加强社区安全工作,尤其支持北京减灾协会提出的从2003年开展的小康安全、安全奥运等观念指导下的“安全减灾进社区”的倡仪。本文旨在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讨一下社区安全问题。因为不仅自然灾害,“非典”也警示了人类,在危机处理,应急准备方面太落后,尤其表现在社会功能的发挥上造成公众缺少投入,百  相似文献   

2.
在2002年举行的北京减灾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减灾协会会长刘志华在充分肯定要继续以"安全奥运"观去开展"新北京、新奥运",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北京防灾减灾专家队伍、立项研究城市防灾减灾法规的同时,特别赞同北京减灾协会提出2003年开始逐步进行"安全减灾进社区"活动的倡议.他认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北京各类系统十分脆弱.如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研究不够,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现在是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一个会议接一个会议,一旦有突发事件,防范失当就会酿成"大事",政府应将安全减灾指导下的防范预案做到事故发生之前.但政府工作再出色,公众意识上不去也是有不足的.所以讲,"政府预案及百姓准备"两个都不能少!在北京典型社区开展社区安全系列教育活动试点十分必要.国内外的城市管理日益关注社区,我们要努力使公众在家门口懂得如何防范危机事件,共建安全家园.  相似文献   

3.
在2002年举行的北京减灾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减灾协会会长刘志华在充分肯定要继续以“安全奥运”观去开展“新北京、新奥运”,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北京防灾减灾专家队伍、立项研究城市防灾减灾法规的同时,特别赞同北京减灾协会提出2003年开始逐步进  相似文献   

4.
安全文化建设大事记(1995年12月~1996年12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1995年12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北京减灾协会95年学术年会暨《责任重于泰山》首发式”。北京减灾协会的专家、学者及在京安全科技界的专家聚集一堂,共同研讨首都减灾防灾大计,为“首都经济发展防灾减灾安全保障战略”献计献策。劳动部王建伦副部长代表劳动部对大会祝贺,赞扬“责任重于泰山”出版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她非常同意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关注安全减灾建设的提法,尤其同意北京减灾协会专家与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的专家一道探索事故与灾害综合治理的减灾科技与管理的思路,这种学科交叉及联合是中国安全与减…  相似文献   

5.
中国安全社区建设模式与综合减灾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磊 《安全与健康》2005,(12):16-18
2005年9月25日-28日召开的"2005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年会"上,成立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学术委员会,它标志着城市安全减灾规划建设已纳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国家体系之中,无疑它已成为中国城市防灾减灾科学进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9月27日-9月29日在京召开亚洲减灾大会,会议的最大成效是通过了<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北京行动计划>,以为其宗旨在于推动执行世界减灾大会(WCDR)的成果<兵库行动纲领(2005~2015),重在提高国家和社区的减灾能力(HFA)>.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证明,今天再不关注城市系统及其环节如社区等的安全减灾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6.
从2002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引入“安全社区”这一理念至今,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伴随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强化与完善已走过10年.据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介绍,截至目前,在协会备案已启动和建设的全国安全社区累计达到1394个,涉及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山东、辽宁、河北、山西、江苏、广东、浙江、四川、云南、宁夏、陕西、湖南、甘肃、河南、福建等19个省区,占省级行政区的59.4%,覆盖人口1.2亿人左右.企业主导型社区涉及煤炭、石油、石化3个行业.目前我国累计建成266个全国安全社区,有46个安全社区被吸纳为国际安全社区网络成员.  相似文献   

7.
杨璇 《劳动保护》2013,(2):18-20
"安全社区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办事处综治办主任高聪聪这样理解安全社区的建设工作.自2007年7月,月坛街道获得首批国家安全社区称号后,始终坚持"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建设理念,将安全社区从创建阶段逐渐转入长期的持续改进提高.2012年,时隔5年,月坛街道再次被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评为"全国安全社区",成为全国安全社区持续改进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8.
201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2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灾从社区做起"。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对于提升普通民众的自救能力也有很大帮助。虽然"防灾减灾日"已经过去,但面对近期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我国南方多省的水灾,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是如何减灾,都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成为困扰普通民众的一道难题。本期我们组织社区工作者、安监系统工作人员、媒体从业人员、普通民众,从多个角度对"减灾如何从社区做起"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广大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9.
2003年SARS以来本人主持并参 加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进行的北京城市 应急体系框架建设的研究,并先后完 成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修编中综合防灾规划研 究;完成了北京市发改委"十一五"期 间北京城市综合减灾应急体系建设等 专题研究。通过这些工作,特别是2004 年不断发生的城市突发事件的态势, 我感到必须从一个新的层面上去重新 审视城市公共安全,必须从综合减灾 模式的建构上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的新 体系。为此我认为要有效地推进中国 城市综合减灾事业必须关注的九大问 题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安全》2009,30(5):44-45
2008年12月9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正式成为国际安全社区支持中心。在北京举行的命名仪式上,WHO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主席温斯朗先生向协会颁发了证书、证牌和旗帜。自此我国大陆地区国际安全社区建设的推动、合格社区推荐与认证机构的联络、认证过程的策划和组织以及相应的管理工作有了明确的责任者。此举将有力推动我国大陆地区安全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1.
一、出版<安全奥运论>的初衷 2003年10月23日在中国市长协会举办的"35期、36期全国市长研究班"上,笔者做了题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与综合减灾"的报告,并向与会者正式推出本人编者的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刚刚出版的<安全奥运论--关于城市灾害防御与综合危机管理的战略研究>一书.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护》2015,(3):12-13
<正>自2004年起,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十年。十年来,安全社区建设一直遵循民生、民安的原则,对加强安全生产"双基"工作、立足预防和减少事故及人员伤害、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稳定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截至2014年11月30日,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备案、已经启动和建设全国安全社区的单位达2 606个,分布在北京、  相似文献   

13.
<正>第7次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于2013年11月21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会上的经验,诠释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社区,以及如何使安全社区"更接地气"。"安全社区建设要把重点放在‘建设’上,而不是‘创建’上。已经获得命名的安全社区要坚持持续改进,不能停步。要清醒地认识到,获得称号不容易,‘保持’称号更不容易。"2013年11月2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杨元元在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如是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在会上,介绍了安全社区的建设现状:截至2013年11月底,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护》2012,(3):5-5
从2002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引入“安全社区”这一理念至今,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伴随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强化与完善已走过10年。据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介绍,截至目前,在协会备案已启动和建设的全国安全社区累计达到1394个,涉及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山东、辽宁、河北、山西、江苏、广东、浙江、四川、云南、宁夏、陕西、湖南、甘肃、河南、福建等19个省区,占省级行政区的59.4%,覆盖人口1,2亿人左右。企业主导型社区涉及煤炭、石油、石化3个行业。目前我国累计建成266个全国安全社区,有46个安全社区被吸纳为国际安全社区网络成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安全社区建设从2002年引进概念、2004年正式推进算起,已经10年。在这10年间,安全社区所秉持的"人人都平等地享有安全和健康权利"理念,以及"安全、健康、和谐"理念主题,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受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委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负责在  相似文献   

16.
2003年SARS以来本人主持并参加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进行的北京城市应急体系框架建设的研究,并先后完成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修编中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完成了北京市发改委"十一五"期间北京城市综合减灾应急体系建设等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忠义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搭建党建平台、围绕社区自治、突出志愿服务,强化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凝心聚力夯实基础,筑牢综合减灾防线。"三明永安市燕东街道忠义社区书记陈丽冰如是说。在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永安市燕东街道忠义社区被命名为2020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18.
青年公园街道是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所属的8个城区街道办事处之一,在2006年3月1日该街道成为中国大陆第1个、世界第97个"WHO安全社区"。2007年9月,它又被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命名为全国首批安全社区之一。"安全社区"的概念最早是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一届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上提出来  相似文献   

19.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目前世界上最能代表人性和诗性的一种运动,"更快、更高、更强"是国际奥委会对所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号召.一部现代奥运史,离不开科技的作用.无论人们承认与否,今天的奥林匹克赛场上,进行着两场比赛,一是运动员的较量,一是科学家的比赛.事实证明,任何有天赋和技术再好运动员难以战胜那些被最新科技装备起来的运动员.为此,奥林匹克运动既不排除科学的帮助,也要正视科技对人类竞技运动的异化作用.本文从2008年北京建设"科技奥运"的目标出发,利用科技减灾的大安全观集中探讨奥运建设这宠大系统工程中的防灾减灾及其安全保障问题,希望不仅为安全减灾,更为奥运建设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0.
四面八方     
4月6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在北京召开“安全社区建设经验交流会”,会议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办事处等4个单位介绍了建设安全社区经验的基础上,呼吁全国各地搞好社区安全建设。安全社区的基本理念是强调针对所有类别的伤害预防,包括所有年龄、环境和条件,尤其是高危人群和弱势群体以及高风险环境。强调社区人人参与预防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把社区内各种组织机构,包括政府、商业机构、学校等联系起来,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社区居民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伤害、火灾等伤害和事故。多年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在世界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