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迁移建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有机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干扰过程造成有机污染物自土壤表面迁移至地下含水层的结果。为了解有机污染物如何自土表经过不饱和层(包气带)进入含水层,需要对不饱和层中所进行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进行较准确的定量描述。本文就不饱和层和含水层中水分和有机污染物迁移建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进行综述,并列举了一些经典的和新颖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3.
江河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实验室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第二松花江10种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得到挥发、微生物降解、光解、沉积物吸附与解吸过程均遵守一级动力学.计算了动力学参数,并用箱式模型和所取得的参数预测了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水体系中的分配理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水体系中的分配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机污染物主要被土壤有机质以非吸附的方式所吸收,所以多种污染物被同叶吸收时不存在竞争作用,而且吸收量受到土壤有机质和有机污染物分子极性的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有机质-水体系中的分配系数,主要与其水溶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复合污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讨论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化学作用过程以及生物学过程等的交互作用方式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6.
7.
水溶性有机质对土壤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自然环境中,水溶性有机质(DOM)会对土壤吸附有机污染物产生影响.基于已有的成果,本文综合分析了DOM的有关因素对土壤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DOM的亲疏水组分比例不同;随着腐解时间的增长,亲水组分减小,疏水组分增加.外源DOM的极性与亲疏水组分所含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分子量均会影响有机污染物的吸附;DOM的临界值浓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负相关.当DOM浓度大于临界值时抑制吸附,反之促进吸附.DOM具有酸碱缓冲作用,影响土壤溶液的pH,进而影响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由于土壤内源DOM对有机污染物具有增溶作用,会抑制土壤吸附有机污染物.论文最后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建  戴树桂  刘广良 《生态环境》2002,11(3):299-302
国内外学者已建立了多种模型来描述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环境行为。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模型在实际中成功地应用,或建立一个新的模型,必须掌握和了解污染物迁移模型的研究现状。文章评述了现有的模型,并对模型的结构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老化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老化行为对生物可用性的影响,并介绍了老化行为的机理和影响封锁行为的因素。据此,提出了几种可以促进土壤生物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锰氧化物对有机污染物的转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媛  魏东斌  杜宇国 《环境化学》2013,(7):1288-1299
以土壤/沉积物中普遍存在且具有较强氧化活性的锰氧化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水-锰氧化物体系对医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典型环境污染物的转化行为,并从污染物的分子结构出发,分别综述了锰氧化物对酚类、胺类、氮杂环、氮杂环N-氧化物、酸类等典型环境污染物的分子转化机制.为该类污染物环境行为及其潜在风险的科学评价、有效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不同轮作模式对潮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轮作模式下潮土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变化规律,于2018-2019年在山西大同进行了田间试验.设置处理为油菜—荞麦(RB)、玉米—荞麦(CB)、马铃薯—荞麦(PB)和燕麦—荞麦(OB)4种轮作模式,荞麦—荞麦(BB)连作和休闲—休闲(FF)为对照,测量指标为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和团聚体内有机碳分布.结果显...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有机物料在潮棕壤中有机碳分解进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特定年度中,不同月份间有机物料在潮棕壤旱田、水田中有机碳分解速率及C/N变化。结果表明,4种物料(玉米秸和玉米根,水稻秸和水稻根)在潮棕壤地区温度、湿度适宜的前3个月(1999年7—月)迅速分解,之后进入缓慢分解阶段,其中根的分解残留率始终高于秸秆。经计算约有2/3的玉米根和稻根腐解产物残留在土壤里;分解至试验结束。所有物料的C/N比都趋于一致,约在10—13之间,与土壤腐殖质的洲比非常相近,说明这些物料已基本完成其腐殖化过程,而成为较稳定的有机组分、这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贵州西部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及其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土壤碳库已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重点之一。以贵州西部桦木(Betula luminifera H.Wilk.)、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ilata(Lamb.)Hook.)4种主要森林类型为对象,对其土壤有机碳、碳密度及其垂直分配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表现为华山松林(51.09 g.kg-1,30.56 kg.m-2)〉杉木林(39.47 g.kg-1,22.97 kg.m-2)〉柳杉林(37.49g.kg-1,21.00 kg.m-2)〉桦木林(36.31 g.kg-1,20.13 kg.m-2),华山松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显著大于其它三种林型,而另外三种林型间差异不明显;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为0-10 cm最大,分别是剖面均值的1.45-1.61倍,而0-20 cm层土壤碳密度占整个土壤剖面的32.69%-38.08%,显著高于其他各层,大于20 cm的土层中,各层间的变化较小,土壤碳密度具有一定程度的表聚性;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均表现极强的负相关,与土壤全N和碱解N均表现极强的正相关,与全P、速效P、全K、速效K和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关性不尽一致,建立的方程具有较高的回归精度,土壤N和P状况对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土壤有机碳作为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点之一;而森林土壤有机碳在剖面上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差异,根据土壤发生层次特点,分别研究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规律,对于准确确定森林土壤碳储量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7月在北京西山妙峰山林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和侧柏、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混交林内,分别随机选取3个位置挖土壤剖面,然后根据土壤发生层次性特点,把各剖面划分为四个土层(0~10 cm,10~20 cm,20~40 cm和40~60 cm),每层用环刀取样测定土壤容重,用土壤袋采集1 000 g的土壤样品,经除杂、风干、过筛等程序后,对土样的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进行了测定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分下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密度不同,不同林分土壤0~10 cm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最高,并且均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其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为:栓皮栎林〉侧柏、油松林〉侧柏林〉刺槐林。4种林分类型0~20 cm土层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占总有机碳储量分别为:栓皮栎林51.1%,刺槐林44.2%,侧柏林43.0%,侧柏、油松混交林37.7%,平均为44.0%。  相似文献   

15.
吴鑫  杨红 《生态环境》2003,12(1):81-85
概括了环境中可溶性有机物的特点,并系统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关于可溶性有机物对土壤中主要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可溶性有机物对农药、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及分配等环境行为所起的作用。最后指出了该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加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黑土有机质分解、积累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机质是黑土肥力的基础,通过区域分析和长期定位试验探索有机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土有机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有机质含量变化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红壤丘陵地区的荒地开垦为水田不仅可以防治土壤侵蚀,而且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田生产力.本文研究了红壤荒地垦殖为稻田,长期定位施肥15年后不同施肥措施下水稻土的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包括不施肥条件下,15年水稻垦殖都提高了土壤肥力.不同施肥措施水稻土的pH提高了0.9~1.3个单位.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龟达到8.19~1O.13 g·kg-1,全氮含量达到0.89~1.20 g·kg-1,有机碳与全氮含最都有明显提高,且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之间相关性极显著.水稻土耕层全磷含量在0.25~0360 g·kg-1之间,有效磷含量在2.2~20.9 mg·kg-1之间,化学磷肥的培肥效果好于有机肥(猪粪),有机无机磷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库.土壤全钾还未有明显变化,土壤速效钾含量在40.4~142.5 mg·kg-1之间,不同施肥措施除氮钾肥处理外都造成了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秸秆还田到目前为止对于土壤速效钾含量还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区域和全球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估算并量化区域乃至全球土壤碳储量已经成为碳循环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人工林是重要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中国对小尺度区域内一个或数个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度和储量等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缺乏对全国尺度下主要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比较研究。本文通过对近10 a内的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桉树(Eucalyptus spp.)、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杨树(Populus spp.)、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落叶松(Larix spp.)等9种人工林土壤有机碳53篇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估算了中国主要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度及储量等。结果表明,9种人工林0-6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4.0-31.1 g·kg^-1,平均14.8 g·kg^-1;0-6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为2.8-15.1 kg·m^-2,平均8.7 kg·m^-2;0-60 cm的土壤有机碳储量介于28.2-158.1 Mg·hm^-2,平均84.5 Mg·hm^-2。以落叶松最高,毛竹、马尾松、桉树、杉木和油松等人工林居中,杨树和橡胶仅高于刺槐,刺槐最低。中国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具有较为明显的经度分布性,从西向东逐渐升高;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纬度分布性,大致表现为南低北高;9种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虽明显低于同气候带的天然林,但仍具有很高的固碳潜力。人工林生产管理中,亟待寻找能有效增加土壤碳固定及减少碳损失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The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on soil from the Neihu Landfill Site in Taipei City was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assess the groundwater pollution problems. The effect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he behaviors of organic complexing ligands like EDTA and humic acid to the overall adsorption process we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For explaining the results, the pH value of soil system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soil/aqueous interface were chosen as two significant and interacted factors for discussion. The concept of the specific adsorption mechanism was also demonstrated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lexing ligands existing in soil liquid phase have more influences than natural organic matter does. The competitive sequences of different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indicated that organic functional sites preferentially bind with Cu and Cd. The presence of EDTA and humic acid which formed ligandlike complexes will reduce Cd adsorption efficiency. These effects will induce mobility and the fate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such as bioavail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