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模式,从个体、管理、组织、工作本身等层面建立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建立3级多层递阶ISM。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结构模型中各因素指标的影响力排序,建立指标综合权重体系。结果表明:表层直接影响因素集中于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中层间接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个人传记特征和工作本身因素。深层根本影响因素全部集中于管理因素。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教育培训、个体心理状况、个体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制度是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以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增强安全培训多样性、强化管理者的行为等措施,预防和控制习惯性违章行为。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纵向过程观”角度,引入矿工安全注意力控制空间、安全信息分配空间和安全行为结果空间,建立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影响因素模型。首先,基于文献研究,建立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影响因素体系,一共包含12个指标;其次,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的3级递阶有向图;最后,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建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影响因素的权重模型,并借助Super Decision(SD)软件求解。结果表明:安全自制力、行为习惯、工作负荷、风险应对力以及安全信息刺激频率为表层直接影响因素;安全认知、工作要求、作业环境特征、安全信息变化多样性和风险感知力为中层间接影响因素;管理方式和安全信息刺激强度为深层根本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有:安全认知、安全自制力、行为习惯、管理方式、安全信息刺激频率以及风险感知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组织管理因素对矿工不安全心理及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情况和预测作用,采用自行编制的组织管理测评量表及不安全心理行为调查问卷对安徽两家大型煤矿的250名一线矿工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组织管理因素与矿工不安全心理及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矿工不安全心理水平与组织公平、组织支持、组织安全态度呈负相关、与生产任务呈正相关,矿工不安全行为水平与组织公平、组织支持、组织安全态度呈负相关,与生产任务呈正相关;矿工不安全心理受组织公平、组织支持及生产任务的影响显著;矿工不安全行为受组织安全态度及生产任务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为煤矿企业提供了参考,煤矿管理者可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改善矿工的不安全心理,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安全执行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安全执行力的内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对构成安全执行力的10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化处理,建立了安全执行力的6级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通过分析安全执行力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得到安全执行力的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中层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根本影响因素。企业的安全战略决策能力、政府安全立法和监管力度、社会对安全认知水平作为根本的影响因素,其影响是基础性的。结果表明,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从整体角度准确地揭示了安全执行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结构,对于深入把握安全执行力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安全管理知识提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基于组织行为学以及复杂适应系统原理,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从矿工个体角度构建高危岗位矿工情绪稳定性影响因素系统模型。借助Vensim软件模拟矿工个体、组织环境、工作特征对矿工情绪稳定性的影响,探索工作各时段矿工情绪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初期,安全投入、安全意识和情绪监管水平对矿工情绪稳定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收尾阶段,情绪安全倾向度、安全心理培训以及组织氛围对矿工情绪稳定性的作用效果突出;工作倦怠在各个工作时段均对矿工情绪稳定性有削弱影响;情绪监管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对矿工情绪稳定性有积极作用,一旦超出临界点则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加强安全心理培训与情绪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对提升矿工情绪稳定性水平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基于组织行为学以及复杂适应系统原理,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从矿工个体角度构建高危岗位矿工情绪稳定性影响因素系统模型。借助Vensim软件模拟矿工个体、组织环境、工作特征对矿工情绪稳定性的影响,探索工作各时段矿工情绪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初期,安全投入、安全意识和情绪监管水平对矿工情绪稳定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收尾阶段,情绪安全倾向度、安全心理培训以及组织氛围对矿工情绪稳定性的作用效果突出;工作倦怠在各个工作时段均对矿工情绪稳定性有削弱影响;情绪监管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对矿工情绪稳定性有积极作用,一旦超出临界点则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加强安全心理培训与情绪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对提升矿工情绪稳定性水平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王燕妮  李静  张振超 《安全》2024,(1):14-21
为减少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FTA)和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致因因素及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首先,建立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树并求出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其次,将基本事件进行归类和修正后得到ISM的致因因素;再次,利用ISM理论构建7个层级的表明致因因素间关系的解释结构模型(ISM)。结果表明:ISM层级间存在根本影响因素向间接影响因素递阶,进而向直接影响因素递阶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加强根本影响因素的管理提高间接影响因素的安全状态,从而降低直接影响因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为预防矿工不安全情绪的产生,提升人因可靠性,系统分析矿工不安全情绪形成因子间的重要程度及层级关系;基于文献和访谈研究,通过德尔菲法确定12个矿工不安全情绪形成因子;采用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将12个形成因子聚集为强原因、弱原因、强结果和弱结果 4个因子集;并进一步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矿工不安全情绪形成因子的多级递阶模型。结果表明:矿工不安全情绪的形成是直接因子、中间因子和深层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岗位胜任力不足、不良管理行为或态度、职业发展受限、人际沟通不良、安全文化氛围不足和福利待遇达不到期望值等是影响矿工不安全情绪形成的关键因子,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中国煤矿井下员工群体的工作压力状况和表现,探索具有矿工职业特色的工作压力源结构,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初步确定了矿工工作压力源维度,借鉴已有工作压力源问卷项目,编制了矿工工作压力源问卷,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矿工工作压力源是一个多层次和多维度系统,由7个一阶因素聚合成3个二阶因素。7个一阶因素包括安全环境、工作负荷、安全管理方式、领导风格、角色冲突、组织支持、控制感,3个二阶因素为工作特征、组织管理、工作无奈感。该结果为煤矿企业进行矿工压力控制及管理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遏制矿工反生产行为,基于组织行为学理论,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构建矿工反生产行为影响因素SD模型。借助Vensim软件模拟矿工个体、群体、组织和管理因素对矿工反生产行为的动态影响,模拟矿工反生产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工作倦怠水平、安全监管水平对矿工反生产行为有明显促进作用,安全激励水平、示范性规范水平、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和组织氛围活性水平对矿工反生产行为有明显抑制作用;系统各影响因素对矿工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效果、作用时间均存在差异;在各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矿工反生产行为演化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安全监管、示范性规范和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为从根本上降低煤矿从业人员实施不安全行为的概率,在充分考虑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个体状态是诱发其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套矿工不安全状态智能检测系统。首先,对2007—2022年期间各高危行业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和专家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煤矿从业人员不安全状态的影响因素,构建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以及个体能力状态在内的3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体系;其次,通过相应的表征模型对不安全状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最后,基于构建的从业人员不安全状态倾向数据库,建立煤矿岗前不安全状态智能检测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下井工作前对从业人员个体状态进行智能检测,能够实现矿工不安全状态“早发现、早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人因事故发生率,研究结果对煤炭行业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矿工在煤矿井下的生产过程是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矿工能否正确处理外界刺激,将直接产生安全或不安全行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甚至引发重大事故。在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应用感觉、注意和记忆理论对矿工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建立矿工信息加工模型,并对模型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指出该模型存在的不足。信息加工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可为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及安全培训内容及环节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矿工安全行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而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对矿工安全行为有重要影响。引入调节焦点理论和认同理论,构建威权领导风格对安全行为影响关系的理论模型。以544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威权领导风格是影响矿工安全行为的重要情境因素;威权领导风格会通过矿工对管理者认同而正向影响安全行为,矿工对管理者认同在二者间具有中介作用;管理者-矿工间的调节焦点适配在矿工对管理者认同和安全行为之间有调节效应,而且调节焦点的高适配度会强化矿工对管理者认同的中介效果。研究丰富了领导风格与矿工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煤矿安全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矿工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寻求合理的干预对策,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基础上,提取矿工安全注意力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技术验证研究假设,构建修正后的矿工安全注意力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概念模型图。研究表明:矿工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因素,即矿工安全意识、矿工工作疲劳、安全信息刺激以及安全监管对矿工安全注意力的衡量指标,即注意专注度、注意广度以及注意转移度都存在路径关系,而且矿工安全注意力的衡量指标之间也存在路径关系。以期通过有效干预影响因素提高矿工安全注意力,降低人因失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煤矿工人的情境意识要素间的因果关系结构,建立更具鲁棒性的情境意识驱动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DEMATEL和ISM法耦合的矿工情境意识驱动模型构建方法。首先,在构建情境意识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从组织、个人和环境3个维度辨识矿工情境意识驱动要素;然后,运用熵值法计算矿工情境意识驱动要素的权重,并借助DEMATEL和ISM方法确定情境意识驱动要素间的因果作用关系,进而构建矿工情境意识驱动模型。结果表明,班组安全氛围是矿工情境意识的根本影响因素;生理心理状况、工作记忆、作业能力和作业经验是直接影响因素;组织制度、人岗匹配性、作业环境、培训组织、作业规程和作业负荷设计是间接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组织管理因素与煤矿安全生产密切相关。该文从人的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企业环境管理、现场及技术管理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煤矿组织管理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基于核校准和支持向量机(SVM)的组织管理安全评价等级预测方法,构建了影响因素形成的输入空间到评价等级空间的非线性映射,并详尽分析了组织管理的安全评价等级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研究煤矿安全中各组织管理因素的作用规律,并探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合理地反映煤矿企业的组织管理安全评价状况,有助于煤矿企业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为企业提高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我国煤矿工人心理健康状况年代变化趋势,结合传统元分析与横断历史研究方法,选取2007-2014年基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所得36组数据,分析25 546名煤矿工人在该量表9个因子得分均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精神病性”外,煤矿工人SCL-90各因子得分均值与年代均呈负相关(-0.85~-0.02),其中“焦虑”、“敌对”与年代呈高度负相关,“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与年代显著负相关;2007-2014年期间,煤矿工人的心理问题逐渐减少,心理健康水平稳步上升;与成人男性常模相比,煤矿工人在“躯体化”、“恐怖”方面的心理问题较突出;比较井下矿工与地面矿工在SCL-90得分均值发现井下矿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地面矿工;分析2007-2014年间历年煤矿事故发生次数与煤矿工人SCL-90各因子得分发现,煤矿事故数越大,煤矿工人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研究结果为煤矿工人安全管理措施及心理健康提升方案的制定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面对煤矿事故频发现状,立足矿井安全实际生产困难,深入探索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煤矿安全事故中,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实验平台模拟煤矿员工工作现场,比较不同文化程度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率以及安全文化教育后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率趋势。对比发现,文化程度越高的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发生次数不一定越低,且安全文化教育的刺激作用具有保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