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我国《安全生产法》的发展沿革,且认真学习了目前发布的《安全生产法》征求意见稿,归纳了征求意见稿还应实现四个重点突破: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职业危害防治应列为《安全生产法》的重要条款之一;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应与公共安全及行政管理分离;应对工伤保险预防机制作出明确要求。此外,建议通过《安全生产法》的进一步修订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制度化建设:建议逐步建立安全生产分级监察管理体制;推进风险管理制度,对企业实行风险分级与分级监管;逐步提出建立安全生产监察员专业化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系统;强化城市建设土地使用规划的风险管理和安全许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应强化应急准备工作;建立独立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机构和公开公正调查程序;应在《安全生产法》中明确"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功能;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应与激励政策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是国家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和科学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和监察工作的基础。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发展情况;指出了当前事故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就改进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如何向国际劳工组织提供我国职业伤害统计数据等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事故调查的政策和方法等的制度创新对完善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体制机制有很大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和事故调查处理的工作现状,采用对照评估的方法,分析了近三年来我国特大事故发生的态势和原因,总结了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和共性问题,基于系统安全的思想,认为安全是系统整体属性,系统脆弱性是导致重特大事故风险和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不应简单把事故仅仅归咎于某些人或某件事的责任。据此,进一步分析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利弊得失,提出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应逐步实现从问责调查向问题调查的转变,并对如何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提出了六条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对以2016年新版《生产安全事故统计管理办法》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为核心、以12个相关行业领域的规章和报表制度为补充的我国现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体系进行系统梳理,阐明我国现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主要特点;从事故统计的协同性、事故范围、填报主体、报表的指导作用、统计结果的发布内容和模式5个方面深入分析我国现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分级与分级监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针对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监察效率和质量,强化行政执法力度,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分级与分级监察系统,其方法是首先确定行业相对风险度,再计算企业职业伤害风险系数,据此对企业风险进行分级,根据监察力量和监察计划对不同风险级别的企业进行分级监察,为实行集约型安全生产监察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安全监督应该是对工作现场,设备运行、维修和保养的过程进行严格监督而不是开开安全会议、发发安全文件、学学事故通报,在设备日常运行维修记录本上做字面上的监督。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现场操作维修人员思想麻痹,违章作业导致的。所以,要想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关键还是要从强化现场监督这个根本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生,安全生产工作逐步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迈进,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强化,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逐年下降。据统计,我国2007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19.3%和10.1%,亿元GT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从2002年的10.33降至2007年的0.413,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相似文献   

8.
现行安全生产法所规定的各项制度对建立我国新型安全生产秩序、扭转长期落后的被动局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安全生产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有些地方还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完善。笔者重点提出并论述六大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方案即包括:安全设备检测检验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条件评价制度、生产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事故调查程序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核心观点是实行分类分级许可发证;安全教育培训要与生产培训相结合;实行矿长、特种作业人员职业技能资格证制度;安全评价工作改为政府部门评审制;安全设备测验工作应充分调动、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应建立安全事故调查组的强制调查手段等。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是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步入法治化轨道的重要标志。而后出台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行)》等相关配套制度,以及各行业、各地区出台的相关制度文件,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协同配合,对于完善我国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法律体系、强力震慑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促进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落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法治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是指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备的基本条件与相应的环境,它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影响是长期、全面和直接的。从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所走过的历程不难看出,事故多发的地方往往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地方,事故多发的时期也通常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受到冲击和影响的时期。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的问题已成为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因此,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事故调查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对生产安全事故及时处理、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而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措施。从法律依据、事故分级、事故调查程序、事故调查主体、调查组组成、事故调查期限、责任追究、事故调查经费来源、信息公开等方面开展了我国与欧盟的事故报告与事故调查处理对比分析,剖析了我国目前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的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和借鉴了欧盟的一些先进理念和做法,并提出改进我国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LNG接收终端人因事故辨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岸LNG接收终端是LNG海上进口系统中的重要设施。针对我国LNG接收终端人因事故不断增多的现状,基于航空事故调查分析中的HFACS事故致因分析模型,将人因事故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环境因素、监督因素和组织因素五大类,结合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了LNG接收终端人因事故辨识方法。最后,运用该方法对某LNG接收终端人因事故进行辨识,通过灰关联度的计算,找出其最主要的不安全事件来自“个人因素”中的个人“安全意识不强”。此方法克服了小样本事故数据带来的弊端,对保障LNG接收终端的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方安全生产条例与《安全生产法》比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安全生产条例进行了收集整理,并与《安全生产法》进行了逐条对比分析。从安全理念、安全规划、监管模式、机构和人员、管理制度和方法、安全经费、处罚和其他8个方面,对地方安全生产条例中具有代表性的、新的提法或改进的做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从建立"以人为本"安全理念、将"综合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针;明确要求各级政府编制安全生产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清晰界定政府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其他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细化各类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要求;明确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地位,并在高危行业强制配备;明确劳务派遣人员的培训职责,完善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构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明确工伤保险基金、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责任险等费用的缴纳及管理要求;加大对尚未导致事故发生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法》10个方面提出了对《安全生产法》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探讨我国重特大事故频发本质原因,在对2013年四起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在事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所涌现出的系统脆弱性。对工程技术、管理系统和人员素质方面所出现的脆弱性做了评估和比较分析。认为,系统脆弱性涌现是事故灾难最本质原因,普遍存在的系统脆弱性是一种结构性缺陷。提出应采用现代风险管理方法,对具有潜在性的脆弱性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提高预防和控制重特大事故强鲁棒性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系统研究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的人为因素及对策,首先,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行业特征提出人为因素分类分析系统(HFACS)框架中应增加社会环境层,在修正框架层次和人为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建筑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分类分析系统(C-HFACS)框架;其次,对150起建筑安全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探讨C-HFACS框架中对事故影响显著的人为因素及其内在关联性,验证了构建C-HFACS框架的合理性;最后,得出政府监管等九个人为因素对事故和下层人为因素影响显著,并从政府、企业、现场和个体四个维度提出独立第三方“飞行式”巡检等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建筑安全事故分析和管理提供新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我国现阶段特别重大事故规律特征,选取2010—2019年的34起特别重大安全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手段,以这些事故的发生地域、时间、死亡人数、事故分类等因素作为统计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时间角度,我国特别重大事故在近10年整体呈现震荡下降趋势;每年下半年,尤其是8月份为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期;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易发生在夜间与午后,煤矿事故易发生在上午至中午,爆炸事故易发生在上午。针对不同行业或事故类别,交通运输及煤矿行业为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行业,爆炸事故为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类型且事故后果最为严重。同时,发现同类事故在同地区、同年月、同时段均存在聚集性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挖掘事故调查报告中的有效信息,明确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首先,利用文本挖掘分析事故调查报告,采用最小词频阈值文档频改进信息增益评估函数对分词结果降噪,通过回溯特征项在报告中的具体表述,提取事故致因,再构建同义词词库.然后,引入复杂网络以改进TF-IDF,综合事故致因因素的关联特征评估其重要度.最后,以房屋市政较大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