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资讯     
《绿叶》2007,(1)
我国首次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近日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这是我国编制的第一部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指出,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中国以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对策。随着中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使GDP的碳排放强度较大幅度地持续下降,到本世纪中叶,将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废旧塑料市场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中国废…  相似文献   

2.
《绿叶》2018,(12)
正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是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目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投融资过程中,所实施项目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风险的评估和监管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这对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投融资项目是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如何应对和规避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我国的战略环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而达  ;高庆先 《绿叶》2007,(12):10-1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评估报告》,呼吁各国迅速采取行动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其中。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到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目前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应该得到政府决策部门和科学研究机构的  相似文献   

4.
章轲 《绿叶》2007,(Z1)
2007年2月6日上午,应国务院新闻办邀请,中国气象局局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向中外记者介绍中国的气象状况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对世界各国产生日益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2007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首次把气候变化作为安全问题进行辩论;6月份召开的G8+5峰会第一重要议题也是气候变化;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把气候变化列为全世界应该关注的首要问题。国际社会之所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就在于气候变化已经由科学问题演变为经济和政治、外交问题。  相似文献   

6.
卢思骋 《绿叶》2012,(9):102-104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在绿色和平组织担任项目总监的十多年间,亲身参与了转基因食品、非法农药、电子垃圾、APP毁林、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煤炭的真实成本、中国NGO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等多场重要的民间环境保卫战,不断开拓环保议题的前线,致力于重新定义民间环保行动的空间,扩大社会影响。不过,中国的环境问题恶化的速度非常之快,并呈现"局部改善,全局恶化"的特征,传统的工作方式显然不能跟上环境变迁的速度。2008年和2009年我负责了绿色和平的《超越2008、超越北京:北京奥运会环境评估报告》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评估报告》2份综合类的专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碳市场争取2017年启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2015年11月19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介绍了《报告》的有关情况,表明了中国参加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的基本立场和主张。  相似文献   

8.
200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了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中国切实履行《京都议定书》义务的重要步骤。其中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将面临哪些挑战?该方案列举了包括"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等在内的七大挑战,却没有提到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其实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外交构成的巨大挑战,不容我们忽视。  相似文献   

9.
经过发达和发展中国家252位学者近五年的努力,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减排气候变化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于2007年年初完成定稿,其《决策者概要》已经公诸于世。笔者作为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在学术层面参与了评估报告的撰写和定稿;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的一员,在政治层面经历了该报告《决策者概要》文本的政治谈判与审议。IPCC的评估报告,基于文献资料,具有科学属性,其具有政策含义的《决策者概要》则需要IPCC成员国全会审议通过,显然拥有政治色彩。而本应在5月3日下午六点结束的会议,因政府代表的质疑和论争,直到5月4日凌晨四点半才结束。如果除去纯政治因素,关于减排潜力的客观性论辩是各代表团争辩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于2012年启动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项目,通过教材开发、教师培训、学校竞赛、政策建议等系列活动,推动气候变化教育进课堂。4月13日,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民促会)主办、秦皇岛西尔环境研究院承办的"气候变化教育沙龙"来到美丽的秦皇岛北戴河,关注气候变化教育的地方政  相似文献   

11.
前沿动态     
全球变暖严重威胁世界经济日前,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发布的《斯特恩评估报告》向全球发出警告:气候变化是对全球的严重威胁,急需做出全球反应。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气候变化将使全球GDP每年损失5%;如果考虑到更广泛的风险和影响,估计损失将上升到GDP的20%或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滨 《绿叶》2010,(3):13-22
我们一直把气候变化问题看成是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气候变化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正在加深。缺乏这一视角将使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难以达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和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中国不仅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还应该将其置于国家安全的总体框架下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14,(1):2-2
2013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雾霾天气。整个中国,从北方到南方,从海边到高原,从一线到二三线,雾霾波及30个省(区、市)的100多个大中型城市。根据社科院和中国气象局近日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13)》报告,2013年全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29.9天,  相似文献   

14.
绿色书架     
《绿叶》2005,(2)
《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著,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第1版,38.00元日前,《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引起媒体、公众的极大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一书从全球气候变化的基础知识入手,从科学角度解释了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讨论了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着重描述了气候变化对自  相似文献   

15.
<正>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地区、组织/机构、企业/公司、行业/部门乃至个人共同为之努力。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2011年,中国在“两省五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ACCC)是首个中国与发达国家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项目。目前处于项目二期阶段,旨在通过试点研究,探索如何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社会经济发展中去,以降低中国面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提高适应能力。同时通过国际分享,帮助其他国家开发切实可行的气候变化适应方法。近日,记者采访了该项目总监,来自英国的梁丽博士。记者:请先介绍一下项目的有关情况。梁丽:项目一期(2009年—2013年)由中、英、  相似文献   

17.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0,(8):62-62
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最新报告显示,政府必须继续支持低碳技术的发展,否则低碳技术在还未成功市场化之前就将陷入“死谷”。气候变化委员会是一个关注温室气体减排最新进展的独立机构。它建议英国必须保证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同时包括海上风电、碳捕捉和储存以及智能电网等在内的六大优先领域应得到大力扶持和培育,帮助英国达成碳减排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8.
张春燕 《环境教育》2022,(Z1):38-41
<正>在“双碳”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环境领域专业的新闻媒体《中国环境报》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做好气候变化报道为例,以期提供借鉴与思考。聚焦当下,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从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以来,围绕“气候变化”开展的大众传播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也是最为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未来二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时期。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18,(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并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日益严峻、环境约束逐渐加强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落实,如何发挥中国在国际社会环境、气候和能源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已成为重要议题。基于此,期望以对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现有的公开可得的环境社会风险管理信息整理为起点,推动中国金融业在提升环境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立环境社会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在投融资决策和业务中纳入对气候、环境等因素的考量,减小中国投资的生态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