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以二级出水中氨氮的吸附处理为研究对象,对活性炭吸附法和沸石吸附法去除二级出水中氨氮进行试验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吸附剂用量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有较大的影响,相同条件下,吸附剂投加量越大,氨氮去除率越高,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减弱,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吸附剂的投加量是必要的。当吸附剂用量为15 mg时,活性炭吸附效果要明显高于沸石的;当吸附剂用量大于30 mg时,沸石的吸附效果要远远好于活性炭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药阿特拉津的污染十分严重,对生态系统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为了实现对水环境中阿特拉津的高效去除和吸附剂的重复利用,该研究通过溶液浸渍和高温煅烧技术将金属锆负载到活性炭上,制备出功能化材料Zr@AC,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BET)对材料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Zr@AC对水中阿特拉津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①当浸渍液锆离子的质量分数为7.0%、浸渍时间为9.0 h、煅烧温度为500 ℃和煅烧时间为5.0 h时,制备的Zr@AC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多的中孔和微孔以及丰富的活性位点. ②对阿特拉津的去除研究表明,当溶液pH为4.0、温度为25 ℃、Zr@AC投加量为60.0 mg/L时,经过90 min的反应,Zr@AC对阿特拉津的吸附容量最大,达到93.8 mg/g. ③动力学模拟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且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的拟合结果要优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Zr@AC对阿特拉津的吸附存在化学吸附和多分子层吸附的双重作用. ④经过5次重复试验后,Zr@AC对阿特拉津的去除率仍有83.9%. 研究显示,Zr@AC可作为水中去除阿特拉津的吸附剂,是一种很有前途、可重复多次使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纤维去除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 4种活性炭纤维 (ACF)作为吸附剂 ,对水中 CHCl3、CCl4、高锰酸钾指数 CODMn、紫外吸光值 EUV254等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与 ZJ-15型颗粒活性炭 (GAC)进行了对比 .吸附等温线的结果表明 ,ACF3对 CHCl3的去除效果最好 ,当 CHCl3的平衡浓度为 60μg· L-1 时 ,ACF3对 CHCl3的吸附容量为 212μg·g-1 ;GAC对 CCl4的去除效果最好 ,当 CCl4的平衡浓度为 3μg· L-1时 ,GAC对 CCl4的吸附容量为 0.83μg·g-1;GAC及 ACF1对 CODMnEUV254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当CODMn的平衡浓度为 2.5mg·L-1 时 ,GAC及 ACF1对 CODMn的吸附容量分别为 2.16mg·g-1 和 1.98mg·g-1 ,当 EUV254的平衡浓度为 0.05时 ,GAC及 ACF1对 EUV254的吸附容量分别为 0.32 g-1和 0.15g-1.  相似文献   

4.
类脂复合吸附剂去除水中微量七氯和环氧七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制了一种新型类脂-活性炭复合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水中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七氯和环氧七氯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复合吸附剂对七氯和环氧七氯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反应48 h后,对初始浓度为20μg·L-1的七氯和环氧七氯的去除率分别为98.79%和98.08%;吸附等温线符合弗兰德里希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该复合吸附剂对亲脂性较强的七氯具有较快的初始吸附速率、较大的平衡吸附量和较高的去除率.相同实验条件下,类脂-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对七氯和环氧七氯的吸附速率和去除效果均优于传统吸附材料活性炭.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活性炭吸附是受污染水源水深度处理的有效手段,本文较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颗粒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吸附的选择性。活性炭可有效降低水的致突变活性,有时能使Ames试验的阳性水转化为阴性水;活性炭对分子量小于3000,尤其是分子量500 ̄1000的有机物能较好的去除;活性炭对消毒副产物卤乙酸(HAAs)的控制周期较三卤甲烷(THMs)更长。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Fenton组合法去除水中PAEs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大贵  陶长元  刘作华  杜军  刘仁龙 《环境科学》2007,28(12):2734-2739
采用活性炭-Fenton组合方法催化氧化去除水中的邻苯二甲酸酯(PAEs),研究了H2O2、Fe2+-、H2O2/Fe2+-及活性炭的用量、pH值、反应时间以及PAEs的初始浓度等对水中PAEs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nton试剂与活性炭的协同作用下,对PAE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PAEs水溶液(DMP、DEP、DBP、DOP各为12 mg·L-1),经活性炭-Fenton法处理15 h后,PAEs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99.1%.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工业废弃物,但因其具有呈化学惰性的表面、有限的孔结构、低的比表面积,使得其作为吸附剂应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方面受到限制,改性处理可赋予粉煤灰新的吸附特性。文中系统介绍了改性粉煤灰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水中重金属去除方面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粉煤灰基材料自身及其在重金属处理应用中的优缺点,重金属包括以Pb、Hg、Cd等为首的高毒性二价阳离子和以Cr、As为首的含氧酸根负离子。得出粉煤灰沸石材料具有应用前景,处理二价阳离子尤为有效,接枝改性有助于有毒Cr(Ⅵ)阴离子的去除。应增加低污染、低成本、高吸附容量的粉煤灰基吸附材料的开发及其在实际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型生物吸附剂去除水中六价铬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陶颖  王竞  周集体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2):572-574
以Pseudomonas sp.Gx4-1发酵培养得到的细菌胞外聚合物作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中重金属Cr(VI)的吸附,吸附剂对Cr(VI)吸附的最佳pH初值为0.5~2.0。Cr(VI)的吸附分三个阶段:5min达75%的快速吸附阶段;10~40min达表现一级反应动力学吸附阶段;50min以的趋于平衡,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9.
A/BAC—SRB工艺对有机磷农药生产废水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BAC-SRB工艺对有机磷农药生产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按正交试验优选的工艺参数操作,当进水化学需氧量(CODcr)为2012mg/L,生化需氧量(BOD5)为344mg/L,总磷(T-P)为250mg/L,有机磷(O-P)为132mg/L时,其总去除率分别为95%,80%,70%和55%。该工艺最大的优点是耐毒能力强,剩余污泥少,处理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11.
衍生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醋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冠九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Z1):247-248
空气中的醋酸采集于Na2 CO3吸收液中 ,在浓硫酸存在时 ,醋酸 (钠盐 )和甲醇衍生化反应生成醋酸甲酯 ,经大口径毛细管柱AT -WAX ( 30m 0 53μm 1 2 μm)分离 ,气相色谱测定。  相似文献   

12.
污泥厌氧发酵生产乙酸是实现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污泥中的ρ(乙酸),分别考察了Fe2+、Co2+、Cu2+、Zn2+和Mn2+5种微量金属元素的投加影响. 结果表明,5种微量元素都可以促进污泥中乙酸的产生,作用大小依次为Co2+>Mn2+>Fe2+> Zn2+>Cu2+. 但当Fe2+、Co2+、Cu2+、Zn2+和Mn2+投加量(以w计)分别超过0.100 0%、0.006 0%、0.002 0%、0.004 0%和0.100 0%时,ρ(乙酸)却明显下降. 分别选取Fe2+(0.040 0%~0.150 0%)、Co2+(0.002 0%~0.008 0%)、Cu2+(0.000 5%~0.006 0%)、Zn2+(0.000 5%~0.010 0%)和Mn2+(0.040 0%~0.150 0%)进行响应面条件优化试验. 在Fe2+、Mn2+投加量均为0.090 0%,Co2+、Zn2+投加量均为0.005 0%,Cu2+投加量为0.003 5%的组合优化条件下,ρ(乙酸)高达3 452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61.80%. 最优的微量元素投量组合条件下获得的试验结果与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预测值(3 475 mg/L)拟合率高达99.34%,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13.
采用乙酸作为臭氧氧化降解土霉素(OTC)的介质,考察了臭氧/OTC初始投加量比、臭氧流量、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TBA)、金属离子等因素对OTC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在乙酸水溶液中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溶解度;OTC在乙酸溶液中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和反应降解速率;随着OTC/臭氧初始投加量比的增加,OTC在乙酸中去除率明显减小;适当的臭氧流量,有利于OTC去除率的提高;添加叔丁醇能够明显抑制OTC在乙酸体系中的氧化降解,表明乙酸中同时存在直接臭氧氧化和间接臭氧氧化反应;当反应体系中存在Fe3+和Co2+时,OTC的氧化降解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Ti-Ce系列催化剂上乙酸的催化湿式氧化反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Ti-Ce系列湿式氧化催化剂,研究模型反应物乙酸在催化湿式氧化反应中的动力学影响因素以及反应过程产物.结果表明,乙酸的催化湿式氧化受到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体系酸度以及氧分压的影响较大.当反应温度230℃,氧分压2~2.5MPa,催化剂量5g/L,反应液初始pH3.0时,反应1h后即可使乙酸浓度(以COD计)去除率在90%以上.通过离子色谱,检测了反应过程中的甲酸中间体,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存在不仅加速了湿式氧化反应速率,而且也改变了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5.
在5个SBR反应器(1#~5#)中,用乙酸、丙酸/乙酸(以C计)比例为0.5、2、10和丙酸的合成废水,通过厌氧/好氧工艺驯化活性污泥使之富集聚磷菌,研究了丙酸/乙酸比例对强化生物除磷系统(EBPR)中COD降解、溶解性正磷酸盐(SOP)的释放、吸收及其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O对COD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PAO对丙酸的利用速率较乙酸快,因此,增加丙酸/乙酸比例有助于EBPR系统的稳定性。随丙酸/乙酸比例增加,SOP的释放与吸收量减少,SOP的代谢速率降低,但SOP的去除率依次为88.2%,89.8%,92.2%,94.2%和95.2%,去除率增加了7%,因此增加丙酸/乙酸比例有助于提高EBPR系统除磷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玉米秸秆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因乙酸积累而致发酵失败、工程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利用气相色谱仪对玉米秸秆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w(乙酸)和w(CH4)进行检测,结合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乙酸动态产生趋势、w(TS)(TS为总固体)与w(乙酸)的相关性,以及w(乙酸)对CH4产生的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w(乙酸)先增后降,w(TS)由20%增至30%,w(乙酸)增加的持续时间由5 d延至15 d.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w(TS)与w(乙酸) 呈极显著负相关(R<-0.979,P<0.0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拟合方程y=-1 214.8w(TS)+668.2,由斜率(-1 214.8)可知,w(TS)对产乙酸过程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玉米秸秆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内w(乙酸)为160~451 mg/g,随着w(乙酸)的增加,底物CH4产率经历上升、稳定、下降后再稳定和下降4个阶段,其中w(乙酸)为212~312 mg/g时,底物CH4产率(大于120 m3/t,以秸秆干质量计)最大,其次为w(乙酸)在>312~410 mg/g时的80~120 m3/t.   相似文献   

17.
适合大棚蔬菜的农药评价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农药使用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共筛选出77种适合于大棚生产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其中杀虫剂35种,杀菌剂25种,除草剂17种。为使大棚蔬菜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应优先使用高效农药,最理想级的农药用量为〈49.5g/hm^2,理想级为〈163.5g/hm^2,被评为危险级和较危险级的23种农药,不应在大棚蔬菜生产和绿色食品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性水体农药污染现状研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大流域为基础,较为全面地概述了我国区域性农药污染情况,并对其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以及部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的残留量很高;珠江流域农药污染情况较轻,检出量均低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黄淮海流域和松辽流域主要检出农药为酰胺类和三嗪类农药,但具体检出物质存在差异。研究分析表明各流域农药污染与该区域的农作物种类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含酸废水中回收醋酸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各种从含酸废水中回收醋酸的工艺,对萃取法和吸附法回收醋酸工艺的主要工艺过程、应用范围和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不同丙酸/乙酸对聚糖菌长/短期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樱  陈银广  马民  顾国维 《环境科学》2007,28(9):1970-1974
在3个SBR反应器(即SBR-A,SBR-C和SBR-E)中,以3种不同比例的丙酸/乙酸中长期驯化活性污泥使之富集聚糖菌,对丙酸/乙酸对聚糖菌的长期和短期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高丙酸/乙酸驯化导致聚糖菌厌氧消耗的糖原量和合成的聚β羟基烷酸酯(poly-β-hydroxyalkanoates, PHA)的量都较少,在好氧段积累的糖原量和降解的PHA的量也较小,并且对聚糖菌的脱氢酶活性、生长速率及对有机酸的利用能力等都有抑制作用.当进水中的丙酸与乙酸的碳摩尔数相同时,单位生物量利用乙酸的速率较丙酸快.不同丙酸/乙酸对聚糖菌代谢的短期影响的研究表明,当进水中乙酸浓度突然提高时,长期以高丙酸/乙酸驯化的聚糖菌可以直接利用乙酸参与代谢,但长期以低丙酸/乙酸驯化的聚糖菌则无法快速利用丙酸.提高进水中丙酸/乙酸有可能成为有效抑制聚糖菌生长并提高增强生物除磷系统稳定性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