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针对以往聚合物材料的火灾危险性评价考虑聚合物材料燃烧参数不够全面的问题,使用锥形量热仪对PP、PU、PC三种聚合物材料进行燃烧试验,并针对点燃参数、热释放速率、烟气参数、质量损失参数、毒气参数5个方面12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材料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仅仅依靠单一的燃烧参数是无法评价材料的火灾危险性的,运用综合评价法能够很好的量化材料的火灾危险性,其中火灾危险性大小排序为PC PP PU。  相似文献   

2.
付强  王超  郭亮 《火灾科学》2012,21(4):197-202
目前对于电缆燃烧性能评价方法大多采用延燃性作为单一评价指标,但是电缆的燃烧性能还应包括生烟性、毒性和腐蚀性等方面.国内外大量试验证明锥形量热计试验结果与全尺寸试验结果相关性较好,利用锥形量热计对真实火灾情况下电缆燃烧性能进行评价较为合理.本文在锥形量热计燃烧试验基础上,构建了电缆燃烧性能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该体系为电缆燃烧性能评价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尝试,也可为以后的阻燃电缆分级体系建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锥形量热仪对不同尺寸的热塑性聚氨酯材料进行小尺寸燃烧试验研究,获得了点燃时间、热释放速率、烟气释放速率及燃烧特性指数等参数,分析了样品尺寸对其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点燃时间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延长;材料厚度的增加加长了内部导热过程,使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烟气释放速率峰值增大,到达峰值的时间延长;燃烧特性指数中火灾增...  相似文献   

4.
纳斯图  赵寿堂 《安全》2015,36(9):29-31
汽车内饰材料,由于所使用的多种材质都会产生并释放多种挥发性有机物,使车内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超标。而这些挥发性有机物也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多重影响,因此加强对汽车内饰材料的检测与选择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利用外墙保温材料的小尺寸燃烧实验来研究外墙保温材料在火灾过程中的燃烧特性,分析总结外墙保温材料在火灾过程中的燃烧现象.建立外墙保温材料火灾实验模型,对外墙保温材料火灾实验的实验方法以及数据测定方式进行了介绍.采用不同阻燃性质的保温材料,研究阻燃成分阻止竖向燃烧的效果.观察不同的保温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点燃性能.根据材料的阻燃性能、点火位置、固定方式的不同,总结燃烧痕迹的变化规律.分析非阻燃材料在燃烧的过程中的熔滴生成,发现产生的熔滴对未燃保温材料的点燃现象.观察不同的保温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烟气生成及烟气层的形成.通过小尺寸火灾试验的方法来研究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的特性,提出使用阻燃型外墙保温材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建筑材料和制品燃烧性试验规范对保证建筑物内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极为重要的。笔者对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以及中国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试验规范进行分析、比较和综述。通过研究认为美国和加拿大对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基本相似,他们主要针对材料的燃烧性、火焰传播进行检测;欧盟于2001年颁布了新的燃烧性分级体系,该分级体系包括专门针对铺地材料部分和针对其他所有建筑构件材料和产品部门;日本采用锥形量热计法(ISO5660)将内装饰材料分为不燃、准不燃和阻燃材料3个等级;我国对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包括不燃性试验方法、墙和天花板内装饰材料的三级分级体系和铺地材料两级分级体系。  相似文献   

7.
材料的高压氢脆问题是氢气储运中所常见的,针对材料氢脆性能的评价试验方法在国际上已经有许多标准发行,我国尚无相关标准,本文即针对材料氢脆的测试方法进行了介绍及讨论。根据载荷作用机制的不同,材料高压氢脆的测试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圆片试验方法、基于断裂力学的试验方法与基于慢应变速率拉伸的试验方法。这三类试验方法根据试样形式的不同会有所变动,在材料性能测试中所检测的指标也会有所不同,需根据工程实际进行合理选择。此外,为了推进材料氢脆性能评价研究,需加快对高压氢气试验装备的研发。  相似文献   

8.
“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制定长途客运车辆内饰的防火标准。”9月1日,北京市消防局在天交汽车解体厂对大巴车起火逃生进行了演示分析。消防局负责人介绍,随着大型客车的设计水平提高,车辆材料的阻燃能力也要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乙二醇流淌火燃烧蔓延特性,利用自行设计的流淌火试验平台,开展了乙二醇流淌火实体试验,研究了试验过程中火焰温度、前锋移动、火焰高度等典型参数变化规律。同时,为实现流淌火的有效蔓延控制,开发酚醛泡沫材料模拟乙二醇流淌火围堵处置,评价其围堵效能。结果表明:乙二醇流淌火燃烧速度缓慢,火焰温度低于池火温度;酚醛泡沫材料对可燃液体流淌火展现出较好耐火、阻隔作用,对液体危化品的泄漏围堵具有积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刨花板及其木质原材料燃烧热解特性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刨花板与木质原材料热解燃烧过程的区别,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空气和氮气条件下刨花板及其木质原材料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材料的燃烧热解失重过程的热重法和微商热重法曲线特性,确定了材料的燃烧特征参数。材料的燃烧热解动力学过程符合"双阶段一级反应"模型,利用考斯特-瑞地芬(Coats-Redfern)方法求得对应失重阶段的动力学参数。通过对比发现,刨花板较其木质原材料着火温度低,燃尽温度高,综合燃烧特性指数低;燃烧热解活化能和频率因子低,高温段失重率高;燃烧最终剩余质量和其木质原材料基本相同,热解剩余质量大于木质原材料。根据试验现象对刨花板燃烧热解过程中胶黏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推断。  相似文献   

11.
重大危险源及其监管越来越受到关注,历经十多年,重大危险源的表述及其基本定义并没有取得共识而完全统一,现在开始实施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制度,涉及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分级等大量的具体工作,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应用比较复杂。笔者就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重大危险源分级不仅是一项技术方法,而且是一项政策性行为,标准的制定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有利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12.
建筑和装饰材料的室内污染对人体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建筑和装饰材料中 ,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和装饰材料导致的室内污染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笔者就建筑和装饰材料导致室内污染 ,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醒人们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 ,尽量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起到宣传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布加固火灾后足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碳纤维布加固火灾后足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试验研究还不多。本文简要介绍了足尺钢筋混凝土粱火灾试验情况、火灾后梁的加固方案,然后对加固后的梁进行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布(CFRP)加固能显著提高梁的刚度和承载力,就刚度提高程度而言,CFRP在后期阶段贡献较大,就承载力提高程度而言,粘贴两层所提高的程度不是粘贴一层的两倍;CFRP加固后的受火梁在荷载作用下沿高度方向上混凝土的应变近似直线分布。实验结果为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及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各种电磁辐射源的广泛使用,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介绍了电磁辐射对人体伤害的机理及其预防措施,并着重就移动电话的相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人体伤害及其预防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 ,由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笔者就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及其有关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旨在提醒人们正确使用手机 ,尽量减少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起到宣传教育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在国际上的推广和应用,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从RCM的定义和基本思路出发,介绍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RCM原理的基本内容.最后介绍了RCM的发展动态,并就RCM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气化灰的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对生物质气化发电的副产物--生物质气化灰的肥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添加生物质气化灰的试样,除黄瓜外,空心菜、油麦菜、樱桃萝卜、上海青试样的发芽时间都略早于单施化学肥料的试样; 后期长势也明显优于单施化学肥料的试样,叶片厚而有光泽; 前者在生长过程中没有虫害现象,后者有虫害现象.在生物质气化灰中添加氮、磷的试样比施单一肥料的试样长势好.研究表明,生物质气化灰具有替代钾肥的广阔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应急准备文化现状调研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急准备文化是国家应急管理重要的基础,也是当前应急准备研究领域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为进一步调查了解我国广大公众应急准备文化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公众应急意识,应急准备能力、公众对应急管理现状满意度和未来的应急准备需求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了解公众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感知和基本应对能力。结果显示,我国应急准备文化基础薄弱,政府应急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并提出应急准备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the Kirton Adaption - Innovation Inventory (KAI) has almost always been used as a single scale purporting to measure a dimension of cognitive style, the KAI Manual characterizes three factors. This paper provides further confirmatory evidenc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three-factor model and of the high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of the three subscales. However, it questions whether three factors are sufficient and examines four- and five-factor models. Evidence is provided that the ‘O’ subscale in the orthodox three-factor model contains two conceptual elements, a major component concerned with idea generation and a minor component concerned with preference for stability/change. A four-factor model of KAI is proposed and an argument is advanced which leads to concern about the idea generation element of the ‘O’ subscale as a measure purely of cognitive style.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AI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20.
国外环保节能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目前中国所处的外界环保和能源形势 ,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在环保能源方面所采用的策略及科学方法 ,同时介绍了国外新出现的环保节能技术。文中还就中国应该采取的措施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