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1,(2):F003-F004
接触氧化池是处理化纤含腈污水的重要装置。接触氧化池采用生物膜法处理废水,废水与好气性生物膜的接触,并在膜内进行生物氧化。由于生物膜是生长在填料表面的。所以填料对污水净化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述的生物膜法氧化沟(BFOD)是在活性污泥氧化沟及生物接触氧化法这二大形式的主要方面——推流式与软性填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可变孔(微孔)曝气软管的出现,不仅强化了充氧能力,而且使生物膜法氧化沟废水处理技术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3.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生物膜净化废水的处理工艺。该法具有处理时间短、氧化效率高、节省构筑物体积、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一般接触氧化法都采用波纹板、塑料蜂窝、玻璃钢蜂窝等硬性填料。由于硬性填料价格昂贵、使用不当易发生填料堵塞等问题,接触氧化法在应用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因此寻求价廉易得、经久耐用、不易堵塞的新型填料成为接触氧化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探讨软性填料在毛纺染色废水中的应用,从1980年,北京清河毛纺织厂、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纺织部设计院开展协作,在北京清河毛纺织厂进行了“软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毛纺染色废水”的试验研究工作。在试验研究过程中,先后进行了对不同纤维填料的筛选、涤纶纤维填料不同结构型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3种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富营养化水源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探讨其去除藻类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淹没式曝气生物陶粒滤池(I型)在4-6m/h过滤速度条件下,对藻类总数的去除效率稳定,平均为70%左右;采用YDT弹性立体填料的中心导流筒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Ⅱ型)与直接微孔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Ⅲ型),在试验初期对藻类总数的去除率较低,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2%、51.6%。但随着生物膜厚度的增加,试验后期对藻类的去除效果逐步得到提高,平均达70%以上。生物膜对藻类的生物絮凝、吸附、生物膜的脱落沉降等是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藻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煤渣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我市生活污水的实在效果,简要介绍煤渣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艺流程及设计要点,对煤渣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实在使用效果表示肯定。  相似文献   

6.
·新技术·新工艺·上海金山石化总厂开发的无剩余污泥生物膜法(A/O)系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是由活性菌液技术、软性纤维填料平流厌氧滤池技术、软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污泥厌氧酸化技术和生物膜法氧化沟技术等组合的一项综合技术。其主要流程为,污泥厌氧酸化池—混合池—厌氧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生物膜氧化沟等。具有耐冲击力强、去除效果好、能减少污泥,甚至达到无剩余污泥排放等优点。适用于涤纶废水和其他组分复杂、浓度变化大的工业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物膜工艺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曝气生物滤池以悬浮填料为生物载体,进水ρ(CODCr)为50~150 mg/L,实验规模均为12~36 m3/d.结果表明,采用生物膜法的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低浓度有机污水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CODCr的去除率为40%~70%,NH3-N的去除率受水力停留时间影响较大,为3%~90%;对比采用颗粒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与生物接触氧化2种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稍好,但差别并不明显;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相比,采用新开发的中空悬浮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CODCr去除率提高25%,NH3-N去除率提高10%.   相似文献   

8.
两种生物膜法去除微污染原水中氨态氮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生物膜法,即塑料细条半软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和蜂窝管填料生物滴滤法,进行了微污染河水中NH3-N去除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原水中NH3-N都有显著的去除效果,但前者有效率高,温度影响小,不易堵塞,压降小,出水不必提升,能自动进入后续处理工序,且有操作简便,投资与运行费用省等优点,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应用作为选择的生物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微污染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姚江水质为pH6.8~7.4、浊度9~20NTU、色度25~37度、NH+4-N1.0~9.0mg/L、NO-2-N0.075~0.25mg/L和CODMn8~18.9mg/L的条件下,进行了生物接触氧化法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除污染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化池进水处填料层生物膜厚度为0.3~0.5mm,出水处填料层膜厚为0.1~0.3mm,仅为污水处理中普通生物膜厚的1/10左右.当水中溶解氧控制在7~9mg/L时,填料上生物膜全是好气层,无厌氧层存在.生物接触氧化法净水过程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好氧的生物作用过程,包括生物膜吸附,生物絮凝,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及氨氮的显著硝化等作用.生物膜上的细菌主要是高好氧贫营养性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
岳进 《环境科技》1992,5(1):40-44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业废水以往大都采用硬性填料,如波纹板,塑料蜂窝,玻璃钢蜂窝等。由于硬性填料价格昂贵,运输和安装都有一定困难,使用过程中随着生物膜的增长,孔隙率和比表面逐步变小,如果负荷和曝气强度控制不当,容易发生填料堵塞  相似文献   

11.
以城市河道污染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水体中土著微生物的富集过程,利用自行设计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进行动态挂膜试验研究。讨论了挂膜过程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变化、生物膜及其生物相的变化;同时考察了填料上SS以及VSS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填料挂膜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判断生物膜成熟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生物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了生物膜技术分类,即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法.结合实例,分析了生物膜技术的具体应用,即滴滤池、生物接触转盘、淹没式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混合工艺及其在市政二级排水处理中的应用,展望了生物膜技术的应用前景.未来,要提升污水处...  相似文献   

13.
一、活性炭吸附——生物膜法的出现利用微生物膜处理废水的方法有洒滴滤池、浸填式滤池、生物转盘、接触曝气和管式接触氧化法等,这些方法是依靠增大生物膜与废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处理效率。一般情况下,生物膜在固定的载体上吸附、生长,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氧化分解有机物。虽然普通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污泥产生量少等优点,但只能作为二级处理方法。于是,有关人  相似文献   

14.
实验研究了不同间歇条件下,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微污染水的处理效果,比较了其对比连续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在曝气强度为4 m3/(m2·h),停曝比为6∶4~9∶1的间歇曝气条件下,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氨氮和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9.49%~93.51%和21.12%~24.29%,生物填料上的生物量为265.53~938.63nmol/m3.在保障溶解氧大于4 mg/L的前提下,停曝比大于等于8∶2,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效果好于连续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且比连续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节省气量60%~80%.  相似文献   

15.
2种不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性能差异的微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单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和缺氧/好氧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高氨氮河流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并针对二者工艺性能差异,采用PCR-DGGE、FISH/CLSM及FISH/FCM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生物膜进行了微生态分析,以考察不同工艺菌群结构的演替以及主要功能菌的空间分布和丰度变化规律,并探讨不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性能差异的微观影响因素和机制.两级生物接触氧化获得了优于单级生物接触氧化的污染物去除效果,COD平均去除率高约10%,氨氮平均去除率高32%~59%.单级接触氧化工艺的生物膜厚度大于两级工艺好氧区生物膜,硝化细菌分布在距生物膜表层180~200μm的深度,而两级接触氧化工艺硝化细菌分布在距好氧生物膜表层105~125μm的深度.PCR-DGGE结果表明单级接触氧化工艺微生物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两级工艺,FISH/FCM实验结果表明两级系统中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的相对丰度随运行时间显著增加,而单级系统则逐渐下降.结果证明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分区结构有利于硝化细菌等功能菌群的富集,能够有效提高工艺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6.
马沛  邱红英 《陕西环境》1998,5(3):17-19
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原理、教学模型以及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常用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白腐真菌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染料生产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使用3种白腐真菌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染料生产废水.探讨了脱色.pH.COD去除与运行方式.反应器型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⑴间歇式运行中.3种反应器对染料生产废水的主要脱色作用都发生在24h内.脱色速度.最终脱色率和抗杂菌污染的能力均以组合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最强.COD去除率却以生物转盘反应器最高。(2)连接式运行中.白腐真菌组合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pH变化均与间歇式运行十分相似.最高脱色率达到99%左右.出水pH平均为3.6.但COD的去除率不高.且波动较大。将光合细菌以及活性污泥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串接到白腐真菌生物膜反应器后显著提高了COD去除率.但出水色度并没有继续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一、毛纺织工业染色废水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效果好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兼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好气性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一种较新的方法。近年,在毛纺织工业染色废水的处理工程中,生物接触氧化法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使用。这首先是因为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毛纺织工业染色废水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处理效果,根据试验研究及运转资料,当有机负荷为1—1.5公斤/米~2·日时,COD_(cr)去除率为60—70%,BOD_5  相似文献   

19.
采用软性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器和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水力负荷、气水比和有机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膜和生物滤池联用的组合工艺可以大幅提高有机负荷并节能,系统COD,NH4+-N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7%,82%以上。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研究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绪言所谓生物膜就是生长在固定介质表面上,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截留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粘膜。生物膜法是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法的一种,在处理废水时,废水流过生物膜,借助于生物膜中微生物的作用,在有氧存在的条件下,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具体的应用方式有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和接触曝气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