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什么是过度练习"过度"难有统一的标准,需要有经验的教师根据每个琴童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在我看来,如果音乐演奏者的练习超出了他生理或心理的承受极限,从而造成肌肉或神经的损伤,或导致演奏和成长等多方面长时间不能均衡,那就是过度了。偶尔的过度练习,尚可通过各种手段恢复,但长期的过度练习会给演奏者带来巨大且不可逆转的身心伤害。孩子早期的身体疼痛常被家长和教师怀疑为懒惰而忽视,结果在伤害发生后追悔莫及。所以琴童家长——尤其是准备走专业演奏道路的家长们,有必要对"我的孩子是否练习过度"保持警觉。  相似文献   

2.
<正>"花开无痕,教育无痕",有专家说这是最美的教育。在育儿中,我也深深受益于"无痕教育",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不留痕迹,以一种自然和谐的方式实施教育。如果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善于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放下家长的架子,以平等的对话者身份,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发挥影响作用,这就是"教育无痕"的基本含义。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不是没有教育意图,而是不让孩子直接感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3.
<正>问:老师您好!孩子学琴有3年了,现在算有点小成绩,但也养成了坏习惯。练曲子不愿意慢练,我们说他太急躁了,他就顶嘴说他的视奏很好,可以弹快。请问老师是这样吗?怎样练习才科学呢?答:慢练的最大优点是来得及想,来得及准备,来得及根据视觉、听觉得到的反馈信息来调整和修正缺点和毛病,使之更符合预定的设想要求和最终演奏目标。慢练的意义和道理很明确,但不慢练的却大有人在,其结果是,他们只能演奏出相当粗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教育家爱雷·马洛尼提出:"培养孩子的要诀之一,就是及早让他们自立。"过分的保护只会妨碍孩子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经验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要想自立必须自理。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引起家长的重视。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如何让孩子更加聪明,但是提到让孩子学会自理,家长就不爱听了,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在我们幼儿园,部分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认为孩子小,很多事情都替孩子干了,这是家长的一个误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从小做起,逐步培养。在美国,规定一岁多的婴儿  相似文献   

5.
<正>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关心孩子的美术教育,这是好事。然而用成人的眼光去审视儿童画,总会有一些家长对儿童画的种种特点无意认同。并且,多数人只以为以"像"与"不像"作为造型标准来判断孩子绘画水平的优劣。不同的角度和目的导致不同的结论。很多家长自己并不懂得美术技能的传授,便采用了各种方式去"教"孩子。我曾见过一场儿童绘画表演,执笔的是孩子,可是大人们在周围不时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我们认识到,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那么,老师、家长就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去发现孩子的潜在能力和不足,而不是主观地、孤立地思考成人自己的教育方法。然而,人是最难了解的,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他的潜能往往藏在幼稚行为的背后。这就需要家长在"发现"上下工夫,通俗地讲,就是家长要当孩子发展的显微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  相似文献   

7.
<正>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已经重视到一定程度了,而孩子的身心健康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配合,仅依靠家长或仅依靠学校都是不行的。要想对孩子的教育更加优化就必须加强教师和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要配合好就需要及时地沟通。但是由于教师的工作现在比较繁杂,工作任务比较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时间仓促沟通不彻底、"告状会"、教师家长互相诉苦、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等,所以有必要思考一下教  相似文献   

8.
<正>刚参加工作时,一位经验丰富的同事提醒我说:"讲课文前,记得让学生预习哟!"听后我暗自琢磨:不就是预习嘛!简单!学第一课《草原》时,我提前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今天回家预习第一课。"学生们乐呵呵地答应了。第二天,我想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才发现无从下手。就这样,预习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一位家长打来电话:"郭老师,孩子回到家把课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然后让我签字,说是您布置  相似文献   

9.
<正>乐器教学的过程中,每位老师都会遇到过学生请假的情况。有这样一个规律,凡是频繁请假的学生,往往坚持不下去的例子比较多,这是由于学琴态度不端正导致的。先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位老师和家长的对白吧!老师:又请假啊!上课不持续,可是要影响孩子学习进度的。家长:最近她都没怎么练,今晚又因为不舒服早早上床了。有首曲子她还不会弹,其他的也弹得不是很熟练,怕挨你批,课又上不下去。  相似文献   

10.
<正>新的学期开始了,新的幼儿、新的家长、新的班级组合、新的环境……一切都是新的。作为小班的老师,此时此刻,我们在想,家长最关心是:孩子是否能够在这个新的集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会独立生活,学会与人合作……所以,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一、明确一种思想幼儿园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任务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是为家长参与社会劳动而服务。所以,"早出晚归,延长服务"是我们职业的奉献;"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1月22日,湖北省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翻阅学生毕业留言册后,直言"目瞪口呆"。让张校长翻阅学生毕业纪念册的动机是,一位六年级学生的家长反映,看了孩子毕业留言册,非常震惊,于是特地让校长也关注一下毕业班学生之间的留言。张校长在征得孩子同意后,借来几本留言本。"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张校长在个人博客中感慨,"看着看着,我的心像那位家长一样,越来越沉重。"  相似文献   

12.
<正>一位妈妈跟我说她女儿今年7岁,读二年级,感觉这学期孩子越来越难管。具体表现在早上不主动刷牙洗脸,从前两天晚上开始都不愿意刷牙了。而最让她纠结的是,自从6月份家里买了钢琴后,她女儿每天要到睡觉前才胡乱地练习半小时,而没买钢琴之前每天都去琴行练习一个小时。这位妈妈很是苦恼,让我给支支招。刷牙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妈妈要多给孩子讲讲刷牙的好处和不刷牙的坏处,还要坚持督促,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正>宋代禅宗大师青原禅师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重境界,被广泛引用到各类学习和修行上,家庭教育领域的学习和进步过程,也可以用这个来比喻。先从家长的角度说起。比如有的家长经常会就每件具体的事来问该怎么办。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写作业不认真怎么办?不爱阅读课外书怎么办?不喜  相似文献   

14.
<正>"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在经济腾飞的21世纪,人们对教育更加重视。尤其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教育方面的关注更不在话下。可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如果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重视家校的联合,就会在教育学生的道路上走入歧途。例如,某些家长只注重成绩,忽视人格教育,只知溺爱学生,忽略学生道德教育等等。另外一方面,如果学校教育忽视了家长因素,就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事半功倍。可见,在新  相似文献   

15.
<正>大概是因为有句话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谈到学琴,很多家长马上会问"我怎么培养孩子的学琴兴趣?"但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误解。我认为,兴趣来源于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对各种事物的普遍的好奇,是家长从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培养的。如果具备,等到儿童开始学琴,他们能很快或逐渐发展出对包括学琴在内几乎所有音乐活动的兴趣。有的家长问这个问题时,可能已经稍晚,他们在孩子学琴之初可能没有恰当地引导,孩子不是带着兴趣去学琴的。所以,在此意义上说,兴趣不可能无中生有,也无法培养,只能是被保护和被帮助。一、激发兴趣欲扬先抑兴趣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产生,发展和保持。儿童  相似文献   

16.
常言道:"小树易弯也易直。"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是人一生中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绝大多数孩子又是独生子女,处在家长的溺爱之中,所以,就容易形成说谎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会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的完成与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7.
<正>"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孩子不打不成器",这样的说法是人们所熟悉的。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上,"打"是一种为大家所熟悉并接受的教育方法。至今仍有少数家长会对老师说:"孩子交给您了,有什么不对,您该骂就骂,该打就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变革,"打"的教育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被大多数人容忍和接受。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增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憧憬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对于提高成绩捷径的追求也吸引着学子和家长的注意力,其中不乏对英语考高分的期盼。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多学生对英语学习认识不够,采取的捷径反而误导着他们。不但高考成绩不理想,而且上了大学后四六级考试够吃力。下面笔者就自己对英语学习做一浅显的见解,以供大家借鉴参考。一、单词记忆误区英语语言是一种拼音文字,辅音字母的  相似文献   

19.
<正>在学习平等思维的过程中,我学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单破不立。单破不立,就是对一个问题不断提问(是提问,而不是陈述),让这个问题逐渐被破解。我将这个方法用到和家长朋友的沟通上,非常有效。以下两个案例均来自我和家长的QQ对话实录。案例一:孩子早起玩手机家长:孩子早上起来就玩手机,违反周一到周五不玩手机的约定,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单纯去回答该怎么办毫无意义。我先要将问题具体化,即针对该问题不断提问,使问题细化,直到弄明白问题的核心所在。)我:这句话,是前半句还是后半句  相似文献   

20.
<正>设计意图春夏季节,随着气温的升高,幼儿对水的需求量增大,接触水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比如,班上的孩子在洗手或在洗杯子时常在水龙头前"摆弄"一会儿,反复地用杯子接水再倒出,以致把衣服弄湿了也不愿意离开。也常有家长来园反映,孩子在家洗脸或刷牙时喜欢玩水,经常把衣服和头发弄得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