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根据调查现状来看,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诸多问题,而解决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问题是一个需要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子女,是农民工家庭的重要成员,是我国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下一代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做好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务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之一。笔者所在单位与当地街道就关爱农民工子女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智力支持。此次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进一步做好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务工作打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随着粤港两地的交流和合作的不断深入,两地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比较粤港两地的志愿服务激励制度建设情况、运行情况以及基于志愿者自身需要因素的激励机制运行效果情况,提出了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对策,以提高志愿服务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深入调研山东省滨州、淄博两市的基础上,聚焦基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从队伍建设、组织管理、内容形式、平台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滨州、淄博两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意见建议,以期为基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南京亚青会志愿服务招募培训与激励机制。成功的志愿者招募培训是使志愿者的服务愿望得到满意的前提。而且,完善的激励机制决定了志愿者是否愿意继续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是志愿者工作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环境》2019,(12)
<正>为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动员全社会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凝心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在汕头、东莞、中山、湛江、肇庆、清远6个地级市,联合当地环保部门,开展多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助力治污攻坚喜迎新中国70华诞"公众参与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也是第八届广东环境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在活动中,各地积极组织发动,通过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体验、环保志愿服务、环保设施开放、环境文化绿色营活动,引导动员社会各界行动起来,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建美丽广东,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7.
2017年初,深圳市明确了打造"志愿者之城"3.0版本的工作思路: 以制度化、专业化为引领,推动志愿服务从提供社会服务向参与社会治理、凝聚社会共识跨越.次年,深圳市从参与水环境治理等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入手,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行动,创新实施志愿者河长制,吸引和鼓励志愿者成为常态化"治水服务""环保服务"的活跃力量...  相似文献   

8.
省环保厅     
《环境》2014,(7)
正6月6日,2014年广东省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山公园举行。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黄文沐、佛山市副市长许国出席活动,并为省级环境教育基地授牌,为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环境友好企业、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等环保志愿服务行动代表授旗。  相似文献   

9.
灾害社会工作中"公私协力机制"的建构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去大部分文献讨论当“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时,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fion)可以协助解决,然而在灾害社会工作中,非营利组织也可能产生“志愿失灵”(Voluntaryfailure)情形。若要解决公私“失灵”问题,可由“公私协力(partnership)机制”来解决。通过“志愿服务”、“公民参与”与“公私合产”等方式,非营利组织督促与协助政府开展救灾工作,克服政府由于威权化(debureaucraci:ation)和分权化(decentralization)所导致的反映迟缓的缺陷。“公私协力机制”也是一种“复合型”的灾害社会工作模式,主张建构政府-民间、民间-民间的联系桥梁,发挥整合性力量。因此,对于公私而言,这不是一种“零和策略”,而是一种“双赢策略”,当然,最大受益者是广大灾民。  相似文献   

10.
<正>志愿服务是新形势下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在生态环境部和中央文明办等部门的指导推动下,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2005,(4):18-18
“绿色奥运  志愿北京”首都大学生第九届“绿桥”系列活动于 4 月 2 日在北京林业大学开幕。开幕式上,首都大学生环保志愿协会、首都青少年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北京青春奥运志愿者绿色环保培训规划》和《2005— 2008 首都大学生迎奥运环保志愿服务行动规划》;北京林业大学与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现场签订了绿色环保培训教材《绿色生活指南》合作协议。两个规划,是首都大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当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积极意义。绿色环保书籍的编辑出版,对于弘扬绿色文化、创建绿色奥运具有深远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12.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上海高校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高校学生垃圾分类知识欠缺、垃圾分类行为滞后、垃圾分类态度良好。上海各高校亟待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普及相关分类知识、明确分类必要性、开展志愿活动并健全学校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蓉  沈蓓绯 《环境保护》2013,41(6):64-66
常州市遵循自然规律,改革创新、亮点频出,努力维护河流生态,构建节水机制,形成了政府机构、环保部门、志愿组织和社区公众全员参与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方位实践模式。河流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脉脉相依。然而,不断出现的河流危机使人们反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维护河流生态,关爱河流健康,保证河流安全成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苏省常州市不断创新,通过构建政府机构、环保部门、志愿组织和社区公众全员参与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方位实践模式,积极维护河流生态健康,打造绿色生态城市。2013年1月,环保部授予常州市"国家生态市"称号。  相似文献   

14.
<正>“一面,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欣喜:项目数量已超过130万个,约占全国志愿服务项目总数的20%,注册参与人数达320万人。另一面,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仍处在起步阶段的忧虑:与发达国家相比,公众参与度仍然不高,2020年志愿服务参与率仅为6%左右。”  相似文献   

15.
湾湾 《环境》2020,(1):64-65
正干旱缺水是世界性的问题,中国西部是地球上主要干旱带之一。由于成年男子大部分外出务工,妇女成为西部贫困干旱地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她们不得不每天往返几里、几十里山路找寻生命水。自2008年以来,大亚湾核电公司工程改造部党支部发出募捐倡议,并持续开展"母亲水窖"志愿活动,旨在为西部干旱地区捐款修建水窖,解决当地的用水难问题,助力精准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5月30日,由广东省环保志愿者指导委员会、广东省环保志愿服务总队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广东省环保志愿者行动周之广州大学城户外宣传活动完美落幕。活动承办方广东工业大学节能环保协会联合六个分会,在大学城校区开展了以"践行绿色生活"为主题环保宣传活动。一大早,环保志愿者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撑起帐篷、摆好宣传摊位的桌椅、拉起横幅、挂起海报……志愿者们顶着酷暑炎日向过往同学派发传单,户外宣传摊位各种趣味游戏也吸引了众多同学热烈参与。"怀节能心,践环保行,宣绿化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10,(5)
<正>为加强我省环保行业志愿者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各项活动,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全面活跃和有序发展,广东省环保  相似文献   

18.
阮少壮 《环境》2022,(4):77-79
本文从环境教育的发展历史出发,以“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东莞市大气环保体验馆的运营管理为例,探讨环境教育基地运营管理的三点经验,分别是规划以城市环境议题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启动具有可持续及专业化特点的志愿服务项目和设计以城市环境资源为背景的自然教育课程,期望为环境教育基地的运营管理提供理论与实践案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浩 《世界环境》2023,(2):90-91
<正>青岛科技大学“小浪花”青年志愿服务队(Little Waves Youth Volunteers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WYV)是一支校园非营利队伍,致力于服务校园,奉献社会,体现青年志愿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与担当。为扎实巩固校园疫情防控成果,推进学院志愿服务品牌化和项目化建设,青岛科技大学“小浪花”青年志愿服务队于2022年5月12日在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成立。志愿服务队以青岛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和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为依托,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森林体验教育活动分众意向及优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体验教育活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并由北京市引入中国积极探索近20年,目前大多数活动面临着硬件设施和软件内容亟待提档优化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分众理论,将活动受众划分为社会大众、亲子家庭和在校学生三组群体,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深度座谈法,对三组受众群体的人口学特征、活动满意度、活动偏好等展开调查,结果表明:社会大众偏向内容实用性,对活动地的交通便利性有较高需求;亲子家庭注重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希望多在自然环境中开展分年龄段的活动;在校学生多选择内容科普性强的活动,对人员服务有较大需求。本研究从完善管理规定、加强人员培养、引导基地建设、丰富活动形式、鼓励社会参与、规范志愿服务、扩大社会宣传等方面总结优化模式,为北京市及其他地区森林体验教育活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