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加剧,养老人口和需求显著攀升,从而社区养老模式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为此,社区养老服务应当立足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协调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力量,推动养老服务的高效开展,从而促进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由王延中和杨冠琼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治理》一书,以社会保障治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效能和运作机理的同时,明确了老年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为研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苏州市生态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赖以生存的空间质量,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建设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通过对生态宜居社区内涵的理解,探讨了生态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居住环境、生活方便、生活水平、生态技术、管理服务五方面选取指标,结合苏州市特征构建了一套与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环境墙报     
《环境》2001,(2)
今后五到十年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1)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2)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  相似文献   

4.
德国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特征及其管理政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选取德国Schkopau的ValuePark作为典型工业园,从生产过程、货物与服务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运输交通、能源、市场、人力资源、生活质量与社区关系等8个方面对其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特性进行剖析;同时以德国工业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北威州(NRW)为例,介绍该州为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制定管理政策的进展;最后提出德国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对我国工业园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是先进有效的灾害预防模式和载体,是增强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市建设地震安全社区的经验和做法的分析,对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提出了"十个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一核一主多元共治"社区治理模式为指导,提出新时代建立与完善社区环境保护治理体系的指导思想,指出广州市社区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存在主要问题,研究提出建立与完善社区环境保护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加强社区自治体系建设及加强政府对社区环保的指导服务与监管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住进了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区。然而,仍有不少农民居住在散居院落中,其环境卫生、公共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与集中居住区相差甚远。本文以都江堰市崇义镇海云社区高家院子"百村容貌"整治为例,介绍在院落环境整治实施前后,农村社区如何引导院落群众全程参与投工投劳,充分发挥院落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及如何积极构建院落群众民主自治的框架体系,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基层活力、减少不和谐因素,化解集中居住区与散居院落之间在服务管理上形成的"新二元结构",最终努力实现集中居住区与散居院落之间统筹发展、成果共享。  相似文献   

8.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3):I0004-I0004
天津开放政府购买的六大类服务内容是:基本公共教育、公共就业服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养老服务、优抚安置服务、基本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社会组织管理、社区事务、社工服务、法律援助、慈善救济等社会管理服务事项;行业职业资格认定、处理行业投诉等行业管理与协调事项;  相似文献   

9.
核心阅渎:近郊社区是城乡体制混合的微观社会组织单元,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面临传统社区衰退、新社区建设矛盾集中等问题,其生态社区建设相比其他类型的社区具有复杂性。笔者参与了广东省某市创建生态社区建设工作,选取此市近郊A社区为例,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在分析社区现状的基础上,发现社区在生态社区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的四个维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发展与保护带来了新机遇.探讨了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建设中存在问题.从生态伦理、生态补偿、环境立法和耗散结构理论四个维度视角出发,厘清了社区共管模式的优越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构建自然保护区协调发展管理新构想,认为社区共管模式应是一种在生态法则基础上,由政府主导、社区参与、资源共享、权力均等、义务均担,生态环境有序健康演进和社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双赢模式.本研究旨在为实现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科学性提供支撑和范式.  相似文献   

11.
王瑾 《环境》2000,(11)
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蛇口工业区已从昔日偏僻、荒芜的小渔村发展成今日拥有土地10.37平方公里、195家工厂企业、7.2万人口(其中常住人口3万人)的环境优美、经济比较发达的新型海滨社区。回顾其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领导重视、企业自律、居民参与的经验比较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社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建设需要广大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在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培育健康的社区意识,社区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共居、共管、共建、共享"的最终目标,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也才能真正成为人们宜居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居民健康的社区意识在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韶关市在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程中,要注重软实力居民社区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碳排放量急剧增加,已成为城市中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社区作为城乡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载体。推行低碳社区建设是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低碳社会建设,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动社区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厦门市思明和湖里区97个社区居委会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主要针对社区内建筑、能源、交通、水资源利用、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低碳生活的宣传和管理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统计方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厦门低碳社区建设现状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创建省级绿色社区的思路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丛澜  徐威 《福建环境》2003,20(5):43-47
该文阐述了绿色社区的内涵和创建省级绿色社区的意义,提出了基本条件、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等五类23项省级绿色社区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并探讨了创建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云南省老君山为例,就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的规划、管理、社区、法律等方面问题,以基层经验思考国家公园基层治理体系的问题。老君山国家公园初步构建基于规划体系、管理机构和法律制度三个层面,积极推进政府、社区、NGO、民间团体间的合作和探索旅游开发模式,但尚未将社区文化融入到国家公园中去,缺乏社区、社会、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协调机制,土地产权混乱。建议将社会文化和生态系统管理纳入到国家公园内涵;寻求社区和社会、市场与管理之间的均衡协调机制;赋予地方创新灵活的国家公园治理结构;尊重当地社区的产权安排,推动共享产权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6.
陈勇 《环境》2001,(8):7-8
当前绿色社区备受人们关注,但绿色社区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可以明确的是,绿色社区并不是仅仅强调社区的绿化,而是一个整体、综合的概念,从规划到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都应体现绿色理念。概括地讲,绿色社区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而且高效地利用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和谐、有归属感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特性和危机管理理论,借鉴发达国家面向地区的政府、企业、社区的多元化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针对我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把社区纳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并从加强社区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等方面的危机管理建设、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公共参与有效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22年4月24日,生态环境部公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居民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重点场域,能否实现社区生活垃圾源头准确分类处理是影响生态环境友好“无废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故有必要推动社区环卫一体化,建立智慧、科学、精细、清洁的社区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基础设施体系。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垃圾分类政策法规文件逐步落实,各类生活垃圾占比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其中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占比逐渐提高,其他垃圾的占比逐渐降低,同时厨余垃圾纯净度的提升也为其焚烧发电之外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奠定了基础。分析典型居民社区特点及其内部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处理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于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智能垃圾分类集成装备,与AI分类智慧大脑智能管理、调度、维护平台,提出了典型社区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基础设施体系配置原则,并于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居民社区开展了布置案例分析。该研究结果可为推动京津冀及全国城市社区垃圾智能分类与清洁收集体系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茜 《世界环境》2014,(1):93-93
<正>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简称北京地球村)成立于1996年,是一个以传播乐和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为宗旨的民间组织。地球村以推动公民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为己任,倡导身心境和为内涵的乐和理念,践行以乐和社区与乐和家园为特色的城乡生态社区建设,提供能源及化学品安全等环境教育服务和乐和社工的技能培训,营造以关爱留守儿童、建设农村社区为内容的乐和之家。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以来,着眼于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目标,天津市武清区创新实行以党总支为核心,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模式,使社区党建工作和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健全组织,创新党建模式。一是强化组织覆盖。针对社区党员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按照"规模合理、范围清晰、便于管理"的原则,探索推行"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宇党小组"三级垂直管理模式,确保了党建工作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