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苏丹交界,东南濒(bin)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肯尼亚不仅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也是最原始、最自然的国度,有辽阔的草原和各种可爱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2.
台风是风灾的元凶,是形成于赤道海洋附近的热带气旋。它在中国称台风,每年依次编号为记;在美洲称飓风,每次都有特殊的命名;在南亚则称旋风。一个台风的平均能量相当于1万~50万颗广岛原子弹,几小时内可将25亿吨雨水倾泻到一个小岛上。热带气旋初成时直径约100公里,大旋涡在洋面上急速旋转,越滚越大,直至1000公里以上,中心风速可达每秒110米。气旋在赤道东风气流的推动下,一般向西偏北方向移动,登陆后逐渐削弱消亡。风  相似文献   

3.
南非概况     
《世界环境》2002,(4):11-13
地理状况南非是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东北与莫桑比克为邻,北边与津巴布韦、博茨瓦纳接壤,西北边的邻国是纳米比亚。南非境内另有莱索托和斯威士兰两个邻国,各以山脉为天然国界。南非位于凌波波河 (Limpopo) 以南,位置在东经16o 30’~ 16o 33’,南纬22o 到55o 之间。国土总面积达122.104万平方公里,约为美国德州的三倍,英国的五倍,但只占全非洲陆地面积的4%。岸地区、Great Escarpment 山脉、内陆高原 ( Highveld )以及东北部的副热带平原。南非位居赤道以南,属南半球,四季的变迁和北半球相反。十月至三月是夏季,四月到九月…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部沿海热带气旋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遭受热带气旋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年际年代际演化特征仍不清晰.采用中国气象局公布的1949?—?2018年的最佳路径数据集、登陆热带气旋名录以及HadlSST数据,探讨近70 a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热带气旋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与海表温度变化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1)70 a间,热带气旋生成个数以及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个数略有波动,但超强热带气旋个数生成以及登陆我国的个数呈现明显增加趋势;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大多生成于7、8、9月份,但4月以及11月也存在热带气旋生成并登陆现象.(2)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主要生成于西北太平洋海域(432个)、南海海域(199个)和东海海域(28个),且主要在我国广东(220个)、海南(153个)、台湾(146个)、福建(47个)登陆.(3)热带气旋生成及登陆我国气旋与全球海表温度具有高度相关性;与西太平洋海温呈正相关,与东太平洋与印度洋海温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乌干达全名为乌干达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横跨赤道,东邻肯尼亚,南接坦桑尼亚和卢旺达,西接刚果(金),北连南苏丹,总面积24.15万平方公里,首都是坎帕拉。2014年乌干达的总人口为3591.89万,GDP估值为667亿美元,当年增长率-5.7%。乌干达货币为乌干达先令(Ugx)。乌干达于1962年摆脱英国殖民政府的统治,获得独立。乌干达民主选举的政府机构由总统领导的行政机构、议长领导的立法机构(议会)、首席法官领导的司法机关三个部分组成;下级  相似文献   

6.
格陵兰岛附近的渔夫捕到一条本应生活在南半球的智利鲈鱼。科学家认为,这条鱼可能是利用了深海的冷水通道越过赤道到达北冰洋的,它的迁徙距离多达1万公里以上。这条鱼可能原本生活在南半球,偶然潜游了1万多公里,穿过赤道来到了北冰洋。在热带海域,深500米至1500米处的水温在10℃以下,冷水鱼类也可以适应。格陵兰岛附近发现一条南半球冷水鱼  相似文献   

7.
归来之岛巴厘岛是印尼超过1.36万个岛屿中最耀眼的一个。位于印度洋赤道南方8度,爪哇岛东部。巴厘岛东西宽140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大致呈菱形,主轴为东西走向,人口大约有300万。巴厘岛的地势东高西低,山脉横贯,有10余座火山锥,东部的阿贡火山海拔3140米,是全岛最高峰。巴厘岛在  相似文献   

8.
非州的东部有一条宽50——90公里,长6000多公里,南北纵贯非洲大陆的地堑,它就是被形象地称为“地球脸上最大刀疤”的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y)。它包括亚丁湾。红海和非洲大陆上一系列由块状断裂所形成的裂谷和湖盆,生成于3000万年前,可以设想,如果这一地质剧变继续下去,非洲也许会一分为二,变为两块大陆,这决非危言耸听,现在属于亚洲大陆的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都是被它从非洲大陆上撕下去的。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上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是非常缺少清洁的淡水。水是不可缺少的物质,生活,工业,特别是农业都离不开水。1985年苏联经济用水总量为327(公里)~3。随着工农业用水量日益增多,工业、农业、家庭和公共事业排入内陆水系和周围海域的废水量也相应迅速增加。在过去20年内,苏联废水年排放量从35(公里)~3增加到150(公里)~3,几  相似文献   

10.
正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总面积为580367平方公里,于1963年12月12日独立。肯尼亚北邻埃塞俄比亚、南邻坦桑尼亚、东靠索马里亚、西面乌干达、西北边界与南苏丹接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总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内罗毕、蒙巴萨、基苏木为肯尼亚三大城市。肯尼亚滨临印度洋,并与乌干达、坦桑尼亚共同拥有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淡水湖;肯尼亚是拥有世界最多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PM2.5浓度值特征和差异,使用小波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12个主要城市冬、春季PM2.5浓度值进行分布特征和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差异影响,PM2.5浓度值在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城市有明显差异性。主要表现在:1)冬、春季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地区PM2.5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东部沿海空气质量优于西北内陆,PM2.5超标率相对较低,而乌鲁木齐和西安PM2.5超标占比较高;2)小波分析显示,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在周期上表现出明显区别,但整体出现在冬季(80 d之前);3)Spearman相关系数存在明显的距离衰减性,相关系数由西北内陆向东部沿海城市依次减弱;4)东部和西北PM2.5浓度值突变在时间尺度上有较明显差异,西北内陆突变值整体出现在第2,11,24,49,70天,东部沿海则出现在第2,17,42,53,70天。  相似文献   

12.
<正>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海表温度异常会严重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直接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热带太平洋存在东部型(东太)和中部型(中太)两种不同类型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现象,他们分别以热带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中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变化为主要特征。利用观测资料和气候模型在热带太平洋地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长时间序列的ENSO重建主要集中在东太地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增温,中太厄尔尼诺事件日益频繁,  相似文献   

13.
副热带及热带海温异常变化对两类厄尔尼诺事件具有一定影响,定量分析热带及北太平洋关键海区海表温度对两类厄尔尼诺事件(尤其是中太平洋型厄尔尼诺事件)的不同贡献,对完善两类厄尔尼诺事件预报模型及极端气候预报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利用海表温度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功率谱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带及北太平洋区域海表温度异常变化关键区与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985~2009年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前两个模态的时空分布能够很好地表征两类厄尔尼诺事件发生过程中最大海温变化的时间演变特征。热带及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变化最显著的区域主要有四个,分别是赤道中东太平洋、加利福尼亚西南、阿留申群岛和白令海一带。其中阿留申群岛地区与其他海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春季和秋季海温异常变化区域位于赤道中太平洋,夏季和冬季海温异常变化区域位于赤道东太平洋。根据热带及北太平洋海表温度显著变化关键区域与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密切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到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热带及北太平洋关键海区海温对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重建数据和模拟数据探讨中国东部1380—1429年雨涝期与气候系统内部变率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1380—1429年全球大多数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旱涝事件,揭示了中国东部雨涝气候可能是对大尺度大气环流调整下的响应,可能与该时期赤道太平洋类La Niña海温分布、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冷位相、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暖位相、北大西洋涛动(NAO)正位相相关。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尽管能够模拟出该时期非洲和欧洲区域的干湿空间分布状况,但模拟的中国东部、北美和南美的干湿状况与重建相反。其可能的原因或许是模式虽正确模拟出了NAO正位相及弱的印度洋偶极子(IOD)负位相,但无法正确刻画赤道太平洋类La Niña海温分布、北太平洋PDO冷位相及北大西洋AMO暖位相。  相似文献   

15.
陶绍棣 《沿海环境》1999,(10):26-27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耸立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偏东,主体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该保护区面积约为2080平方公里.距离历史文化名城柳州150公里,距著名旅游城市桂林170公里.大瑶山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渡的位置上,动植物  相似文献   

16.
<正>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rang),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滨(bin)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摩洛哥的传统音乐——格纳瓦(Gnawa)音乐是北非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民间音乐种类之一。该音乐仿佛具有引起幻觉的神奇效力,也是一种很神秘的带有宗教及"通灵"仪式  相似文献   

17.
保护红树林     
赖金泉 《环境》1995,(7):13-14
保护森林,大家较为熟悉,保护森林中的红树林可说是鲜为人知了。红树林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分布并不广泛,它属热带、亚热带被子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面积约四万公顷,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十万分之一。我国的广东、海南、广西以及香港的沿海一带有不同大小的群落分布。其中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下称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和香港新界《米埔红树林珍奇雀鸟自然保护区》(下称米博红树林保扩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 中生代时期中国东部构造背景 中国东部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包括多个不同性质的构造单元。(见图1)北部山东隆起和合肥凹陷,属华北地台的一部分。华北地台起始于太古代的一些孤立陆核,在元古代未发育成现今的地台。其南为大别隆起,属泰岭褶皱带的东端,起始于上元古代,可能延伸至古生代末,由华北与杨子两个古板块的会聚而褶皱。南部长江下游过渡带和苏北南黄海凹陷,属扬子地台的一部分。扬子地台由一  相似文献   

19.
<正>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北部和东部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相望,是地中海东西航运的要冲,东南与利比亚为邻,西与阿尔及利亚接壤(rang)。突尼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集中了海滩、沙漠、山林和古文明的国家之一,也是悠久文明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一道世界上唯一的人造长城,不久非洲也将在乍得湖与塞内加尔间建一3500公里的绿色长城,跨过该大陆的许多脆弱生态地区,如萨赫勒(Sahel)。这道防护林将由日本农林厅帮助设计建造。这一道防护林建成后可以帮助非洲保护这一地区的土地,防止沙漠化与土地退化。据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