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对潜水者的探讨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了解"宽带中国"战略背景下,手机网络对潜水者的影响因素,笔者选取了微信平台的朋友圈作为探讨的出发点。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手机网民用户已达到5亿,并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鼓励更多网民出来发言,活跃社交平台,为其他社交网站提供发展借鉴经验,增强手机社交网络的用户粘度,本文进行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2.
1959年,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对"自我呈现理论"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每个人总试图在社会情境中保持适当的印象,以求得到肯定的评价。社交网络出现后,人们逐渐将社交活动转移到互联网上,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系统来构建自己的形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日志进行自我呈现的行为的研究,总结了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使用日志进行自我呈现的特征和效果,探索了"自我呈现理论"的新意义和在网络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微信(WeChat)网络作为当今主流的社交网络平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分析在线社交网络的复杂传播模式以及模型中信息的传播方式,根据微信网络中信息的传播特点,改进传染病在线传播模型(SEIR),结合微信网络结构拓扑特征以及传播行为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EIR的在线社交网络即微信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型(SEIRO)。利用matlab仿真工具构建该传播模型,调整模型中的各类型参数,并对模型进行了评估,验证了SEIRO模型可以确切地反映微信网络的传播行为,得到谣言在真实微信网络中最大可以传染约70%用户节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社交网络的四个特性作为自变量,以用户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这两个关键因素作为中介变量,用户的电影购买意向作为因变量,构建社交网络对用户电影购买意向的影响模型。在此基础上,为电影制片公司和营销企业提供三点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5.
弹幕视频网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视频分享与网民互动网站,用户评论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视频上,弹幕视频的功能并不是给用户带来大量有用的信息,而是通过一种集体围观吐槽某一视频的形式,为用户构建一种共享的观看经验。本文通过对弹幕网站和弹幕爱好者的观察,试图探讨这种小众化网络互动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学生和白领作为新浪微博的核心用户群体,在微博平台上主动公开个人隐私信息的现象十分普遍,因网络隐私信息泄露引发的案例已屡见不鲜。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目前微博普通用户主动公开隐私信息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微博普通用户主动公开隐私信息行为的动机。研究发现:微博普通用户主动公开隐私信息的行为比较普遍;微博普通用户主动公开个人隐私信息的原因包括情绪表达、社交需要、快速便捷地传播信息、自我记录、寻求安慰或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微信发展势头迅猛,成为网络社交的宠儿。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搭建属于自己的媒介平台。由于微信的使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少,只需通过智能手机即可完成操作,用户的使用自由度较大。本文通过剖析微信用户及其使用习惯,以加深人们对微信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部网站一直致力于打造环境信息公开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首要平台,为公众了解环保政府工作、享受环保政务服务、参与社会环境治理、进行网络监督提供重要渠道,在环境信息公开、政民互动、在线服务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本文简要概述了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便民服务栏目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部网站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以社交和信息发布为特征的网络媒体平台和客户端已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成为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的聚集地。中国正处于从核能核技术利用大国向核安全监管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核安全被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同时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有效防范涉核网络舆情风险,提升核能公众可接受度,确保核能安全高效发展,是核安全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因此,有效掌握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演变规律,总结网络舆情应对经验,  相似文献   

10.
创意一旦成为有效的工具,并迎合了大多数人的需求就会演变成一种模式。当我们对Pinterest还稍显陌生的时候,改良版的美丽说、蘑菇街等网站已经火热上线,并广受推崇。而紧随其后的知美网与花瓣网干脆复制了Pinterest的模式,让各种兴趣的采集和分享通过图片瀑布流的形式出现,聚集大量来自用户的有价值信息,经过优化排序、分类处理,将内容变得更有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与动态     
关于正式启用网络采编系统的公告为提高本刊编辑部稿件采编工作的效率,经过认真筹备,特决定于2006年5月1日起正式开通本刊网站并启用网络采编系统。本刊网站地址:http://www.actasc.cn。自该日起,本刊不再接受纸版稿件投稿和基于E-mail的电子版稿件投稿。作者投稿前,请先登陆本刊网站进行用户注册,待注册成功且相应的作者用户数据库信息被激活后再进入作者本人的用户区投稿或查询稿件处理进程。本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启用,标志着本刊已实现稿件处理工作的网络化,加快了本刊采编工作与国际一流期刊接轨的进程。这是本刊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我们…  相似文献   

12.
动态与信息     
关于正式启用网络采编系统的公告为提高本刊编辑部稿件采编工作的效率,经过认真筹备,特决定于2006年5月1日起正式开通本刊网站并启用网络采编系统。本刊网站地址:http://www.actasc.cn。自该日起,本刊不再接受纸版稿件投稿和基于E-mail的电子版稿件投稿。作者投稿前,请先登陆本刊网站进行用户注册,待注册成功且相应的作者用户数据库信息被激活后再进入作者本人的用户区投稿或查询稿件处理进程。本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启用,标志着本刊已实现稿件处理工作的网络化,加快了本刊采编工作与国际一流期刊接轨的进程。这是本刊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我们…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接收信息的工具在不断发展和改变,而我们接收的信息本身也在改变。网络技术下的新媒体环境能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将人们的"兴趣长尾"一网打尽。同时,网络环境的草根性孕育出大量的"微内容",其增长速度远远赶超了所谓大制作的"宏内容"。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便捷了不少,但其背后也隐含了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网络社交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特征,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谣言也以大量、迅速、势不可挡的鲜明特点涌现于用户的社交圈子。本文对这些谣言的特点、蔓延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交网络媒体的兴起,在QQ空间说说、微信、微博和贴吧等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点赞行为,网友们借助点击大拇指或者红心按钮这一便捷动作来表达对于信息内容的复杂态度。如今,"点赞族"已经遍布各大社交平台,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任何现象的流行化都有其原因,"点赞"之所以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一种风潮,为大家所接收和使用,与现今网络的快餐文化环境以及人类复杂的社交心理不无关联,正是碎片化的交流环境和人际互动的心理需要这双重因素的影响催生了"点赞族"。  相似文献   

16.
"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加快构建先进完备的‘数字环保’体系",是"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其目的是建设覆盖全国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环境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化和信息服务规范化的"数字环保"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对外发布网站,是"数字环保"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平台,是促进环境信息化发展,构建环境保护统一网络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发展初期,信息传播与共享无疑是其最主要的特征。然而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线下实务依托网络平台,成功实现上线转身,电商便是这其中之一。众筹网站作为电子商务领域分离出的一种新型网络商务平台,在我国的兴起较晚,2011年7月4日,中国第一家众筹网站——点名时间正式上线。本文以国内众筹网站——追梦网为例,通过对该网站中具体众筹项目的研究,探讨众筹网站所代表的新型电商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8):1301-1301
为提高本刊编辑部稿件采编工作的效率,经过认真筹备,特决定于2006年5月1日起正式开通本刊网站并启用网络采编系统。本刊网站地址:http://www.actasc.cn。自该日起,本刊不再接受纸版稿件投稿和基于E-mail的电子版稿件投稿。作者投稿前,请先登陆本刊网站进行用户注册,待注册成功且相应的作者用户数据库信息被激活后再进入作者本人的用户区投稿或查询稿件处理进程。本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启用,标志着本刊已实现稿件处理工作的网络化,加快了本刊采编工作与国际一流期刊接轨的进程。这是本刊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我们热诚希望广大作者在使用该系统投…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本刊编辑部稿件采编工作的效率,经过认真筹备,特决定于2006年5月1日起正式开通本刊网站并启用网络采编系统。本刊网站地址:http://www.actasc.cn。自该日起,本刊不再接受纸版稿件投稿和基于E-mail的电子版稿件投稿。作者投稿前,请先登陆本刊网站进行用户注册,待注册成功且相应的作者用户数据库信息被激活后再进入作者本人的用户区投稿或查询稿件处理进程。本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启用,标志着本刊已实现稿件处理工作的网络化,加快了本刊采编工作与国际一流期刊接轨的进程。这是本刊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我们热诚希望广大作者在使用该系统投…  相似文献   

20.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599-1599
为提高本刊编辑部稿件采编工作的效率,经过认真筹备,特决定于2006年5月1日起正式开通本刊网站并启用网络采编系统。本刊网站地址:http://www.actasc.cn。自该日起,本刊不再接受纸版稿件投稿和基于E-mail的电子版稿件投稿。作者投稿前,请先登陆本刊网站进行用户注册,待注册成功且相应的作者用户数据库信息被激活后再进入作者本人的用户区投稿或查询稿件处理进程。本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启用,标志着本刊已实现稿件处理工作的网络化,加快了本刊采编工作与国际一流期刊接轨的进程。这是本刊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我们热诚希望广大作者在使用该系统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