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直接面对受众通过有声语言、副语言和道具等进行信息组织与传达,完成新闻叙事行为。本文根据传播学理论和突发事件报道经典案例,对发现和表达突发事件新闻现场的方法进行分析,试为出镜记者提高突发事件的报道效率提供可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陆幽诉黄健翔案,范冰冰诉黔讯网及毕成功案使得不具名新闻侵权受到人们关注。不具名新闻侵权报道是指在文中虽未指名道姓,却以影射的方式侵害了特定对象权益的报道。不具名侵权报道一般通过典型描述或排他性描述、背景事实联系、缩小范围等方式影射受害人,其对被影射的受害人的伤害并不亚于指名道姓的报道,却由于其报道对象有表面上的隐匿性,给受害人维权带来困难。当务之急是通过明确影射的认定标准、完善举证规则来规制不具名新闻侵权。  相似文献   

3.
《侵权责任法》已于2009年12月26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该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是我国法律中第一次明确精神损害赔偿。这个规定把精神损害赔偿严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权益上,侵害人身权益就包括侵害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但不包含财产权。这一规定使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刑事案件的特殊新闻价值使之成为社会比较关心的话题,刑事案件报道中涉及的媒体与司法的关系、媒体言论的法律边界问题也备受重视。媒体报道应全面而客观的展现案件的全貌,但不能侵害他人的人格权,不能干扰公安机关的侦查程序,不能影响司法公正,这些应是媒体在案件报道中不可逾越的法律边界。  相似文献   

5.
环保新闻发言人,掀起你的盖头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污染事件的高发期,各级环保部门无时无刻不被公众、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关注、监督和报道,环保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柴静主持的栏目《看见》为案例,来研究新闻采访活动中的情感表达问题。如何在采访提问中正确的表达记者的情感与价值观;如何从受访者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合理的情感关照;如何理性的报道受访者的情感;如何在新闻报道中真实全面的表达情感,这是本论文要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新浪微博为平台,以其在网络社区公布的微博信用规则为切入点,探讨自媒体时代的综合类社区网站在社区自治中涉及的名誉权案件,并进一步研究因微博的信用规则所产生的一系列名誉权案件审理中的可参考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颜莹 《环境保护》2003,(8):48-49,58
21世纪注定是一个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世纪。从新闻的社会功能来看,新闻记者传达公共舆论时反映的是全社会的普遍利益或共同愿望,肩负着反映舆情,引导舆论;传授知识,普及教育的重要责任。实践证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新闻媒体的支持、配合和监督。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报道也是新闻记者应尽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环保理论、知识修养后,才能从小处发现问题,从非环境领域的报道中看到环境问题;也才会增进他的新闻职业人格。  相似文献   

9.
《光明日报》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是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的一个成功案例。报道从2012年6月12日起在光明日报新闻版上推出,至9月2日止,共报道了38期42个人物,稿件总字数约十万字,荣获了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报道的一等奖。本文从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的角度分析这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在转型道路上的探索,时政报道的份量在不断增大。而在时政新闻的重中之重"两会"报道中,新闻竞争不断升级,一些新的报道模式也在不断出现,丰富着都市报两会报道的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11.
公共新闻事业是美国新闻机构内部发起的新闻改革运动,它指出新闻界不仅要如实报道新闻,还要积极参与公共事件,网络时代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更是在公民新闻上得到延伸。本文从竞相博弈的新闻思想、发展历程、领军人物、意义与局限等方面对学界的研究现状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就是指新闻在反映客观事实时,要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进行公正、如实的报道,不得随便更改、编造和杜撰。本文试从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写作真实性的重要意义、新闻失实的表现、原因及对策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央视《新闻调查》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口号,以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为目标,以制作真正的理性报道为追求,崇尚理性、平衡、深入的报道风格,在报道风格上独树一帜,受到业界、学界和观众的赞誉。本文从叙事特点方面对《新闻调查》叙述要素进行解读,探讨视听新闻作品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今天的媒体更注重新闻的贴近性、服务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越来越多。但一些媒体往往注重弱势者的艰辛、困苦,在报道中有意回避那些与之相关的新闻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即使在人文关怀的报道中,也应该坚持新闻真实、全面、客观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伴随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新闻媒体也逐年加大了对环境问题报道的力度。本文选取《南方周末》绿色版2013-2014年的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的框架主要是冲突框架、责任框架和人情味框架。在全方位呈现事实、深刻挖掘真相的同时,体现了《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和人文情怀,为研究国内其他媒体的环境新闻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16.
言论自由权和个人名誉权是人们极其珍视的两项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易事。本文以美剧《傲骨贤妻》为例,针对第一季中Tim起诉电视台及主持人诽谤侵权,然而法官判决诽谤侵权不成立,分析剧中诽谤侵权罪不成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言论自由与名誉权这对矛盾体做出相应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法国媒体对于2013年10月发生在天安门的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为例,使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他们对涉华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方式,并从媒体和恐怖主义的关系、西方新闻观等方面对其报道的风格和立场进行剖析,为我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带来了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其获奖作品一直被誉为"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路透社凭借《缅甸宗派暴力中穆斯林幸存者的遭遇再现》一文获得了国际报道奖。本文通过研究此次国际报道作品在新闻主题、新闻材料、新闻背景上的写作特点,来领略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写作水准,同时也为新闻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有关部门曝出的行业性"蝇贪、巨贪"为环保部门敲响了警钟。在环保执法权得到强化的同时,如何规范运行权力,对环保执法权本身进行监督,形成制约机制等问题,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反腐是近年来舆论持续关注的热点,一个个"老虎"的落马不断吸引着公众的目光。然而,近日曝出的"蝇贪"新闻,又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环保执法权力的防腐问题。报道称,今年上半年,深圳查处环保系统受贿案9件9人,他们都是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实践活动进行如火如荼,本文以"走转改"实践活动下的新闻作品出"精品"的角度考量"走转改"的实际成效,举例佐证了《皖西日报·大别山晨刊》通过开辟"社区新闻"版块,挖掘基层"活鱼"的成功案例,从中分析"走转改"的实际内涵在作品中的体现,从新闻作品的选题、采访、细节和语言写作等,多角度探讨"走转改"新闻报道值得借鉴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