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而作为人们一直以来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的传统纸媒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如何生存与发展,值得我们探究。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纸媒发展过程中的窘境,并从"内容"与"渠道"两方面对纸媒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纸媒不仅面临读者流失的困境,同时传统的发行出版机制也遇到挑战。许多人认为纸媒将会被电子媒体取代,但笔者认为,纸媒还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但是为了应对市场的冲击,纸媒需要采取品牌差异化建设策略,并且利用新媒体技术来拓展其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3.
面临挑战也意味着面临机遇,尽管在新媒体及市场需求的冲击下国内有些纸媒开始停刊,但更多的则是刺激传统媒体伸出触角,尝试改革创新。以皖西日报社下属的地市级都市报《大别山晨刊》为例,近些年来,《大别山晨刊》一直在利用网站、微博、手机应用等全媒体的"大"和社区新闻板块的"小"尝试创新,打破纸媒"有用性"局限,增强读者与报纸的互动,努力进行纸媒革新。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催生的各种新媒体将报纸推到了悬崖边,面对全球范围内纸媒行业的萎顿,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老一代拥有读报习惯的忠实受众的失去,报纸将不得不考虑数字化转型问题。新闻的无纸化,不但拥有技术的支撑,更将获得政策上的支持,这是纸媒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新京报评论微博、微信官方平台相继开通,依靠新京报评论版高质量的内容及新媒体平台自身的创新,是一个探索创新的范例。然而,其微博、微信平台仍有很大的局限性,集中表现在内容上主要依靠报纸评论版块内容,只是纸媒评论的推送平台,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创新较少,新媒体的互动性不足,带有传统媒体单向式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阅读文化理论结合新闻消费主义,研究新媒体环境中,阅读文化嬗变对新闻消费产生的影响。在新闻消费影响下,新闻生产随着阅读文化的变化得以重构,而目的是生产出适于新闻消费者的产品。传统纸媒应通过在处理好与新媒体关系的基础上,汲取新的生产方式,发挥自身优势来促进自身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微信的广泛应用,为纸媒提供了除微博外的又一线上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现阶段纸媒公众平台建设状况如何?公众平台与官方微博相比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它又如何在纸媒传播矩阵中充分发挥作用?利用好微信三级阅读界面及多媒体信息交互的特点,是纸媒公众平台良好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三家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为例,分析探讨纸媒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精英人士选择使用新媒体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强烈冲击着电视"媒体老大"的地位。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电视媒体又该如何挽回日益流失的受众?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眼于新媒体发展对中小城市甚至小城镇经济生活的影响,以"醴陵真好"网为例,探究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在中小城市的营销方式,以及新媒体平台如何与中小城市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为推动新媒体进一步在小城市(镇)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深度报道始终是纸媒面对其他媒体激烈竞争的核心优势所在,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条件下,纸媒深度报道需要借助微博等网络渠道进行传播。但是纸媒深度报道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往往遇到很多困境,如果不及时加以澄清和疏导,很容易使舆论朝着与报道初衷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本文以2013年2月《人物》杂志的深度报道《厉害女士》的网络传播为例,分析造成这种传播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纸媒深度报道应对网络传播困境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是一种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上的"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大数据时代,数据将成为媒体的"富矿"与核心资源,新媒体也呈现出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式,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传播风险。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的发展,既面临着技术问题,也面临着策略重构的问题,将对未来的媒体生态和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传统纸媒逐步走入读图时代的大环境下,新闻图表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新闻报道环节中的重要形式,它必须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还能带给读者视觉上的愉悦,从而满足"悦读"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纸媒出现了盲目追逐"云时代""大数据时代""全媒体时代"而忽略自己一亩三分田的怪象。本文引入经济学"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从报纸的视觉化表达方式角度去挖掘报纸本身的注意力优势,注入企业识别系统(CIS),建立独特鲜明的报纸风格与形象,重塑报纸品牌。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正悄然影响着我们周遭世界,各行各业甚至我们的思维都因它而发生了变化。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数据"版作为考察对象,探析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纸媒"数据新闻"在议题、形式、数据呈现、叙事四个方面的特点,并对它彰显的价值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国内有关"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文献的梳理,分析当前研究中的主要理论取向和主要议题,总结归纳以往学者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网络等新媒体舆论日益成为社会舆论形态中最有活力的部分。由新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正成为指导人们生活的新"镜像",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时间也日益缩短,这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拟态环境"的合理化构建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9it.com数据:2012年互联网广告场规模达到800亿元,超越纸媒成第二大广告媒介;加之国外传媒巨头们纸媒发行量缩水,不管是被逼著转型,还是瞄准了数字广告那块巨大的肥肉,传统媒体都有向数宇化转变的急切动机。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具有强大影响力和传播力,新媒体必须有意识地担负起社会责任,在突发事件的传播活动中传递事实真相、维系社会平稳、输出正面价值。本文以"3.01昆明暴力恐怖事件"为例,结合舆情分析,归纳出新媒体在类似突发事件中的各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以网络媒体、数字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然来临,企业需要用新的眼光和视角去考量在新媒体环境下该如何借采取更合时宜、更全面的危机公关方式来引导网络舆情、处理各类网络危机事件。本文借助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具体分析因网络微博而起的"西门子冰箱事件"的整个起因、过程结果等,来解读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从预警、处理到善后等各个方面的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20.
以移动互联为核心的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带来了传播方式和接受习惯的改变;同时,也在节目制作和主持人形象方面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面对新媒体的强劲冲击,传统媒体想出了各种办法去应对。但纵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人"作为这一环节的核心,一直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具体到节目中,主持人的形象塑造便成为各方博弈的关键点。本文就新媒体背景下,新媒体主持人的形象塑造进行一点思考,为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