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幽默     
<正>过门、重唱音乐课上,老师提问。老师:什么叫"过门"?学生:"过门"就是"出嫁"。我爸爸说,我妈妈当年嫁给他,就叫"过门"。老师:什么叫"重唱"?学生:重唱就是学生唱错了,老师罚学生再唱一遍。安静一天,音乐家杜邦去参加音乐会,他旁边的一位女士唠叨个不停。贝多芬的交响乐演奏到高潮时,她突然对杜邦说:"啊!先生,您说还有什么东西比音乐更美妙的吗?""有的,太太。"他回答说,"安静!"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正>老师比爸爸聪明上完地理课后,老师问一小学生:"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学生:"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觉得老师比我爸爸聪明。"老师笑笑说:"说说看。"学生:"我爸爸喝了酒才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转动,而您不喝酒就知道了。"哪种动物老师:有一种动物有两只脚,每天早上太阳公公出来时,它都会叫你起床,而且叫到你起床为止,是哪种动物呀?一学生:是妈妈。  相似文献   

3.
<正>自然课上,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个家庭作业——做标本。放学铃声一响,我撒腿就往家里跑。回到家后,我东翻西找,时而欣喜,时而失落,看得爷爷一脸疑惑。当我道出缘由后,爷爷笑着说:"不就是找几片树叶夹到书里吗?小菜一碟!爷爷小时候经常做,我来帮你!"看到爷爷满不在乎的样子,我不服气地说:"爷爷,您落伍喽!这做标本可没那么简单,工序可复杂哩!"  相似文献   

4.
<正>我班有个学生叫张某。他是个老实的孩子,从不调皮捣乱。可月考后他老实得甚至整天很少说一句话,这不寻常的举动引起了我的重视。我逐渐了解情况,原来他在家也一直很少说话,很少和朋友玩,一直被爷爷娇惯着,经常还被妹妹欺负哭。平时课堂上他很少举手,经常丢三落四,作业乱,不主动打扫卫生。我从心底期待着有一天看到他活泼地出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前,并且能主动些,大胆些。有一次,我把他拉到身旁,他有些紧张,头低着,不敢直视我,我又是一番鼓励:"语文课上你的表现真棒,同学们都为你鼓掌,为  相似文献   

5.
<正>哈哈店长:你笑或者不笑,笑话都在那里,不多不少!小伙伴们,快来围观吧!努力读四年级的弟弟胖得实在不像话,大家常常取笑他。一天,老师要求大家在家校联络簿上记下"每天帮家里做的事",弟弟怎么也想不出来,于是问妈妈怎么写。妈妈说:"你就写每天帮家里吃饭。"老师的评语是:"看得出来,你很努力!"河北沧州市青县实验小学六(4)班戴梦晴提供so easy考试结束后,一位同学说:"考试就是so easy!"学习委员说:"不可能,我都没做完题呢!"那同学回答:"哪里不会考哪里!"广西宾阳县陈平乡高田村委会新兴村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正>谁最合适妻子:亲爱的,我想在钢琴上放一座音乐大师的塑像,你看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之中谁最合适?"丈夫:当然是贝多芬了!妻子:为什么?丈夫:因为它是聋子。公民权利法律课上,老师布置作业,让大家回去熟读关于公民权利的内容。第二节课上,他叫一个学生说出10项公民权利。学生站起来,没回应。老师说:"好吧,你就列举5项吧!"这个学生仍不出声。老师无可奈何地说:"只要你讲出你身  相似文献   

7.
<正>"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孩子不打不成器",这样的说法是人们所熟悉的。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上,"打"是一种为大家所熟悉并接受的教育方法。至今仍有少数家长会对老师说:"孩子交给您了,有什么不对,您该骂就骂,该打就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变革,"打"的教育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被大多数人容忍和接受。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8月30日星期六天气:晴今天,爷爷对我说:"诗琦,我为你种了两亩地的花生。"我高兴地说:"哇,这么多!"我抬头看看爷爷,他脸色苍白,有气无力地弯着腰。我焦急地问:"爷爷,您怎么了?"爷爷说:"我没事。"我心想:爷爷一定是累坏了,我帮他捶捶背吧!这样爷爷会舒服  相似文献   

9.
<正>新接班,一个同事语重心长地和我说:"我看你怎么"收拾"小张这孩子,前面三年他可是"风云人物"呀!"迎头一棒,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呀?上课捣乱?作业不做?欺负同学?与老师作对?天啊!我该好好地想想"制服"这孩子的方法。于是,就有了我天天揪着小张的小毛病做文章的场面了:你怎么上课又不认真听讲了;你怎么又在队列里讲话了;你怎么又和同学闹矛盾了,等等!孩子,给我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正>本报驻浙江余姚市小记者姚枚江万般无奈地报道:一天仅用一桶水!天哪,不是在说笑话吧,这让我怎么过呀!妈妈说:"平日里你不知道节约用水,今天就让你体验一下缺水的生活。"我起床上完厕所,正要打开水龙头洗手,妈妈一把按住水龙头,说:"今天你不能开水龙头哦!"说完用手指了指水桶,"今天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正>忘记带笔阿尔伯特:老师,我忘带铅笔了,没法考试。老师:噢,那你对士兵上战场不带枪怎么看?阿尔伯特:我想他准是当官的。天堂的体罚一位女歌手去世了,她正在去天堂的路上。在天堂门口,一个卫士拦住了她,问她:"你一生中唱错了多少个音符?""3个。"女歌手回答。卫士朝着里面喊道:"三——次一"然后,出来一个天使,用针刺了女歌手3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一转眼,小竣跟随房老师学习小提琴已经8年了。一天下午,正在练琴的小竣突然停下,走过来对我说:"妈妈,我想在你的电脑上听听那些大师们拉的《流浪者之歌》。""为什么?"我很自然地反问了一句。对于他的这一举动我颇感纳闷,因为过去往往是我提出让他听听别人是怎么拉的。这次是他主动,这很少见。"我对谱上这个音表示怀疑。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学校老师实行大循环,2013年秋季开学,我告别了九年级的大孩子,迎来七年级的孩子们,心理上感觉很不适应。更让我感觉不适应的是我班的一名叫振帮的男生。他高高的个子,小学毕业考试时语文、数学两门成绩总共才16分。开学那天,振帮的妈妈对我说:"让他坐后排吧,他有多动症,正吃药,上课打瞌睡属于正常现象,其他没什么。"认识振帮的老师见到我就开玩笑地说我"中了个大奖",我以为振帮只是成绩不好,打瞌睡又不会影响他  相似文献   

14.
<正>"丁零零……"上课铃声一响,老师就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说:"今天,我想请你们来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说着,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我当了一回"。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有的说要当一回盲人,有的说要当一回老师,有的说要当一回医生……我冥思苦想,终于,一个大胆的想法横空出世——我要当一回孕妇!看到这里,你肯定会问:"怎么当孕妇啊?"少安毋躁,看我的!放学后,我一回到家就称了六斤大米,然后把大米装进一个米袋里,再在米袋里  相似文献   

15.
<正>那一天,注定是我的倒霉日。放学前刚被老师批评了一番,我垂头丧气地走出校门,一阵冷风吹来,脖子上凉飕飕的。我低头一看,呀,围巾不见了!我急匆匆地跑回学校,迎面碰上了徐恒博。他拦住我,问:"怎么了?""我的围巾不见了!"我急得快要哭出来了,继续向学校跑去。不料,徐恒博竟跟上来,说:"我陪你一起找!"  相似文献   

16.
<正>在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网络媒体融入生活的今天,小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他们比以前更"聪明"了,知道的东西更多了。他们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从小就在赞扬声中长大,所以表现欲很强。在课堂上常常发言踊跃,无所顾忌。面对这样的孩子,怎样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新时代的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一、描述学生小H是个活泼外向的小男孩,数学成绩很不错,而且十分稳定。一年级刚进来的时候就引起了我们老师的注意,因为他常常滔滔不绝地和老师、同学分享他在书上或长辈那里看到或听到的内容,这个男孩子很聪明,很有灵气,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他。开始注意他是因为不管是上课还是课后他总围着我问问题:"老师,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五花八门的问题常常从他嘴里脱口而出。有的时候我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他答案,有的时候我会假装糊涂故意问他:"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你知道吗?"而他会非常乐意地、滔滔不绝地把他了解的讲给我听。有的时候我不能确定答案我会直接告诉他:"这个问题老师也不是很清楚,需要回家查一查,明天把答案告诉你吧。"他第二天一碰到我总会追着我问正确  相似文献   

17.
<正>一、"乱花渐欲迷吾眼"——真是太粗心了吗现象描述1:我把题目抄错了。上完"一个数除以整数"后,我给学生留了几道练习题,其中有一题是3.5÷14,居然有4个学生做上来是53÷14,还有一个学生跑到办公室来问我说:"老师这道题目你出错了,除不尽的。"这些学生订正以后,都觉得是自己太粗心,把题目抄错了。几天后进行单元测试,3.484÷5.2,也有3个学生做成3.484÷2.5,其中两个是前面  相似文献   

18.
"赖主任,我报考职工夜大的事儿,您就行行好开开恩吧,我这是第九次来求您啦!" "说了不行就是不行,你给我好好安心本职工作,从今往后再也别来找我磨嘴皮子.说穿了,你小子不就是为了逃避倒夜班么?!"  相似文献   

19.
幸福的家庭     
<正>在家里,妈妈是至高无上的"王母",我是骄傲的"小王子",爸爸呢,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每天,"王母"一声令下,"老百姓"就开始"服务"——为"王母"和"小王子"端茶倒水。表面上"老百姓"很顺从,其实一转身就说"王母"的坏话:"你看看你妈妈,总说减肥,  相似文献   

20.
奇幻历险记     
<正>一为什么人们总是躲着我呢?我是不吉利的人?是的,他们说我是个不吉利的人。妈妈给我的解释是:"那只是他们觉得罢了,根本没那回事。"就这样,我信心满满地生活了两年。远处,一个人影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始终与我保持着距离。"喂,婆婆叫你去一趟!"他把手拢成喇叭形,朝我叫道。婆婆?是那个神秘莫测又受人尊敬的人吗?我对她并无敌意。"婆婆,您要找的人来了。"第一次坐在婆婆面前,才能细细地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