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电影《美国往事》中的暴力内容进行分析,以内容分析法对该片中的暴力内容的场景、形式、性质等做具体的分析,从叙事的角度分析该片中暴力内容对电影的主题刻画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昆汀·塔伦蒂诺素有"暴力美学大师"的称号,在国际影坛独树一帜。本文对昆汀最新作品《被解救的姜戈》中的暴力内容进行了分析,包括暴力内容出现的频次、暴力内容总时长占整个影片的比例等,同时对本影片与其他昆汀电影相比的新颖之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第三人效果"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人们在面对信息时产生的"第三人效果"认知偏差很容易导致一些非理性行为,这种"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认知偏差正是受众媒介素养欠缺的表现。因此,研究"第三人效果"与媒介素养之间的联系,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大逃杀东京圣战:特别篇》中暴力内容的出现频率、平均时长、时态和发生时间,对其牵涉人数、攻击方式、武器类别等进行统计,分析暴力双方的屏幕形象和后果,对施暴动机、有无幽默成分和暴力内容的血腥程度等进行评判。通过对影片暴力内容的分析,结合剧情来探讨影片的深层含义和导演意图向观众传递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正宣传是信息的传递,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多种内容和形式,阐明某种观点,使人们相信并跟着行动。它有明显的目的性、社会性和现实性,面向社会各阶层,以求影响最大多数的受众。根据宣传目标的不同,确定传播的内容,选取合适的媒介进行传播以求达到布局最优化和效果最大化。长期以来,面对小范围受众一般用面对面的宣传,如讲解、展览;面向大众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和广播等电子媒介,以及理论文章、文艺演出等。随  相似文献   

6.
暴力是生活中的常见图景,在传统影视中的打闹逐渐失去所指的情况下,吴宇森、北野武、金基德、昆汀·塔伦蒂诺等导演使暴力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给观众以新的视听体验。在暴力美学电影的镜像下,镜头、画面剪辑、语言、音乐和音响等视听语言符号把暴力从现实的残酷性中抽离出来,使之变成后现代主义精神的表征。看似被消解的镜像暴力,却隐喻着表现人性、情感宣泄、解构高尚的艺术主题。暴力美学电影作为镜像暴力的主要形式,探寻其视听语言符号的运用,对于我们审视暴力美学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介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网络媒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web2.0媒介环境下,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其中对网络媒体接触率较高,善于利用网络媒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媒介素养的定义及不同的研究范式做了简单概述,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几个主题内容。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带来一场新的传播革命,正在深刻改变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本文试图从议程设置理论视角,分析党报话语权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重塑党报话语权。党报在发挥议程设置功能中必须实现"两步走":一是影响目标读者的议程,二是影响其他媒介特别是新媒体的议程。针对媒介间议程设置的"溢散效果",本文提出,只有变被动为主动,将(非主流媒介)"倒逼"转为(主流媒介)"倒灌",党报才能成为媒介中的"意见领袖",发挥社会舆论的"压舱石"作用。  相似文献   

9.
《进击的巨人》是一部在2013年广泛传播的日本动画作品。在成为传播热点的同时,它也因为自身所包含的较多暴力成分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进击的巨人》进行内容分析,对暴力内容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当今我国新闻媒介领域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些报道中,或因过分要求新闻真实性,或因过分追求画面的刺激性,提升传播效果,对残酷、血腥、暴力内容存在着过度表现的现象。本文对如何界定与报道含有这类元素的新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教材作为连接师生活动的媒介,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既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是学生学习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工具,教材中的阅读和活动往往是知识重点和难点的体现,有效利用教材便成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很多影视作品都在进行跨媒介传播,通过整合不同的平台,力图打造一条从纸质、荧屏(银屏)、网络到实体的产业链,热播剧《来自星星的你》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本文通过分析该剧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形态及传播效果,理清其传播轨迹,进一步对影视作品的跨媒介传播规律及价值做出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现有研究将抗争行动中的暴力现象视为非理性情感的宣泄,这一观点未能合理解释中国社会中带有暴力行为的抗争行动。在个体和群体的抗争行动中,有相当一部分理性策划的暴力行为。在这些抗争行动中,抗争者将暴力行动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理性工具。个体往往将"表演暴力"作为抗争行动的重要手段,而在群体抗争中,"理性暴力"也常常存在。"理性暴力"和"表演暴力",是抗争者在特定的制度条件下,理性计算的结果。强大的国家权力和高度负责任的政府,是理性暴力和表演暴力产生的制度环境。这一理论意味着,带有暴力行为的抗争行动,并不预示着政治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而是需要更科学的社会治理举措。  相似文献   

14.
昆汀·塔伦蒂诺的代表作《低俗小说》被认为是昆氏"暴力美学"的范本之一,它展现了昆汀独特的暴力美学——暴力的日常化和游戏化。本文通过设定类目,对《低俗小说》进行暴力内容分析,认为昆汀的暴力美学在《低俗小说》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甘肃三个特有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媒介接触情况进行了考察,探寻新的媒介环境下,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有少数民族受众生活中的媒介烙印,以及媒介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在媒介的推动下逐渐成为现实。全球化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存在着霸权主义,一些国家的新殖民主义正在试图控制着另外一些国家。本文从媒介发展的角度入手,浅析媒介发展对文化霸权的影响、文化霸权产生原因、文化霸权在不同国家的表现以及媒介在文化霸权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明确区域形象概念的前提下,探讨媒介与区域形象的关系,浅析省外与省内媒介中的甘肃形象,以期为改善甘肃媒介形象,增强其软实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播媒介的发展受到互联网网络、手机等新媒介以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的强烈冲击,市场份额和广告收入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甚至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如何在多媒体竞争日趋激烈、频率资源日趋丰富、节目内容同质化现象愈加严重的社会环境下,谋求广播媒体的突破性发展成为诸多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广播媒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并从品牌定位、频率内容、品牌栏目、明星主持人、市场推广、社会活动的角度系统论述了广播媒体品牌形象塑造的基本模式,以为广播媒体的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防灾减灾视阈中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以培养防灾减灾人才为主的行业院校,对学生实施具有防灾减灾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从防灾减灾特色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内容体系、实施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法治和伦理两个层面对车祸报道中的媒介失范现象进行分析,探析车祸报道中媒介失范现象的表现和原因,并力图通过论述报道中三个原则的平衡关系,协助媒介从业者规范地报道车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