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产业的政治经济结构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型。随着扶持国产电视剧政策环境的形成和资金来源与生产方式的变革,该产业的发行与播出体制以及受众市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宣传部门的意识形态导向、不断调节的政府监控体制、资本的利润诉求、电视剧制作与播出者的能动性以及转型社会中活跃的电视观众,共同创造了一种动态的、高度复杂与多面向的电视大众文化,使电视剧成了当下中国最活跃的媒体产业形态与意义生产场域。从《渴望》到《蜗居》,电视剧市场积极参与了中国社会阶级与阶层关系重构和意识形态整合,并呈现出日趋明显的中产阶级文化优先取向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偏颇。在此语境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色与基础、电视剧中的"人民大众"立场到底属于什么等问题已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2.
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列宁与"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思想交锋对当今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否定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以及拒绝接受人类一切传统文化遗产的错误思想,列宁通过批判的方式阐明了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并以扬弃的态度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从法兰克福学派的被动受众论,到霍尔"编码/解码"对受众能动性认知的肯定,再到费斯克对受众创造性的张扬,西方受众研究呈现出一种受众由被动、被规定到积极能动参与意义编制、协商直至创造性理解的动态历程。理解这种历史演进,不仅能够清晰不同时段下受众在意义或价值建构中的地位,而且对于当今日益兴盛的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也能从一个侧面进行辨析和阐释,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4.
苗族"踩鼓舞"作为一种体育文化现象在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和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中具有独特的审视价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有从线性到非线性的发展过程,也有非线性中的内在线性体育文化结构特征。它是以特定的客体为依托对象经过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演化而来的,同样具有类似于其他文化现象的文化价值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环境文化是环境保护最内在的力量,是环境意识社会化之后内化沉淀并生长在人的素质里的最自觉的原动力。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没有一种力量比文化的力量更具有内在的作用。从环境保护意义上讲,文化是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的内在力。环境文化是足以影响和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的核心的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家高度重视环境文化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  相似文献   

6.
社会治理创新离不开法治的支撑,法治是社会治理创新的运作基石、内在驱动与价值取向。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着新的社会矛盾与问题,文化、制度及发展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治理工作带来影响。当前从法治化视角来探究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培育公民法治意识、转变社会治理理念和健全社会治理法治化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同纪录片的创作有许多相通之处。人类学是研究人、人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起源、成长、变迁及进化过程的一门学问。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纪录片的文化意义主要反映在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促使人类在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反思与自省以及内心对"他者"和"他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等方面。人类学的这种整体论视角给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及拍摄方法提供了诸多启示,从而使纪录片的文化意义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8.
在如今泛娱乐化的时代,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风行,电视娱乐行业竞争激烈,为了追求收视率,电视娱乐节目往往发现一个节目类型就一拥而上,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娱乐节目扎堆的情况下,有一批节目还是取得了收视奇迹,如《爸爸去哪儿了》、《我是歌手》、《花儿与少年》等,以上这一类节目都主打"明星牌",是明星真人秀。本文立足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剖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微博高科技、新鲜原创、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网络特性出发,简要分析了草根文化在微博中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现状、特点,及其对大众文化的正面、负面影响。草根文化在微博中的迅速传播既可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又能帮助大众解决诸多实际问题,但同时也需要监管,以防出现因不实或不雅消息的疯狂传播而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总之,微博是一个由广大受众组成的文化传播平台,信息的集散交流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模式"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流行、中国社会津津乐道的时尚术语,说的是中国以不同于当年西方殖民主义的特有方式实现了经济腾飞。但它不考虑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程所付出的各种巨大代价,不反思这样的发展模式耽误了中国精神文化创新、中国人内在素质提升等急迫问题。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崛起而成为世界大国过程,会伴随着这个国家的思想提出。其中,俄国现代化进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经济总量大国,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子便由此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把成为世界大国的俄罗斯帝国及其问题,纳入现代性后果的框架下查考,分别提出并各自论述了"俄罗斯理念"。这个影响力巨大的概念及其提出过程和结果提示我们,应深入思考如何改造不计成本的功利主义的"中国模式"概念,重建能容纳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价值、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有助于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中国思想",从而为人类提供正面发展经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1.
灾难观是人类对灾害体系所持有的看法和态度,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处于不断的变化调整中,其整个过程构成文化的一个层面。本文从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文化维度构架出发,选择"与环境的关系"和"人的本质"两个基点对比分析东西方文化灾难观的异同,对深刻理解各种文化在解释和应对灾难过程中的共性和相对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尼克·库尔德里的新著《媒介·社会·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体实践》对当今数字媒介背景下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解析。该书通过分析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学术理论,深刻解析了"数字化民主"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丰富了"媒介力量"的学术理论。本文从数字媒体和社会理论、网络社会与政治、媒介文化以及媒介道德等方面予以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13.
《周易》符号意义在实际解读中会随着时空语境的变化而产生差异。究其原因,自我作为符号阐释的主体会在语境转换中出现变化,从而影响与周围场域的关系。《周易》中"时"的观念对符号阐释具有重要意义,时间沿着线性一维度不断延续,符号意义也就尤为注重时效性,强调因时而动,相时而变。卦位设定了《周易》符号中各爻位的空间场景,同时也代表文化语境中自我的社会属性。因此,《周易》符号在卦位中"吉"、"凶"、"悔"、"吝"的各种解读也彰显出传统文化的伦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后,在保持高收视率、扩大海外影响的同时,也引起了外媒的非议,被指并非纯粹的美食纪录片,而是一档爱国主义教育节目,将个人情感上升到了政治层面,意图藉助食物来宣扬民族和谐。本文认为,美食对于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的塑造朴素而有力,是爱国主义心理归属的基础。在社交媒体崛起带动下传播方式不断重构的时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与大众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传播媒介,推进从"宣传"到"传播"的转型,摒弃生硬叙事,寻求柔性呈现。  相似文献   

15.
“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文明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秉承"以人为本"和"发展是第一要义"思想,强调要不断增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而内在地包含了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内容,从而把 "两型"社会建设内容和要求提升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因此,建设"两型"社会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快形成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特征和实践基础及政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过程,有其内在的深刻规律,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特征和基本要求,包括自身的系统性、发展的整体性、演进的阶段性、认知的多样性、建设的具体性等。综合判断,当前及未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两大主要矛盾,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渐进式路径和科学的综合决策,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多个维度与领域寻求政策路径创。建议,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建立有效的综合决策机制;完善和加强建设生态文明的法治管理制度,对法治管理制度进行"生态化"调整与改造;改革和建立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俞海  张永亮 《环境保护》2014,(18):49-51
当前我国因环境影响引发的"邻避运动"处于高发期,成为新一轮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频发的社会现象,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环境"邻避运动"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了我国环境"邻避运动"的趋势和特征,剖析了环境"邻避运动"发生的本质和内在原因,提出了化解环境"邻避运动"困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技术创新的相关理念及其与企业文化的内在关联,结合新大新材开展的技术创新工作,对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带来的影响和产生的意义以及技术创新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作用做了重点阐述,同时论述了激励机制在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新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维与生态美学思维唯物辩证地看待"自然—人—社会"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本文探究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西方借鉴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从构建美丽中国的自然生态美、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生态美等方面剖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明国 《环境保护》2014,(23):51-52
生态美学理论以人的"审美生存"为依归,属于应用美学、参与美学的范畴,在城市空间、景观设计和园林布局诸方面体现审美性和功利性相结合的特点。生态美学理论丰富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有助于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文化间的关系,其实践性、整体性、以人为本、兼顾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等特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