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媒介素养指网民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并有效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微媒体市场的发展日趋成熟,社会各阶层都受到微媒介平台传播的影响,微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介素养已成为国民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在手机日渐普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从媒介素养教育入手,为大学生日益严重的手机成瘾提出客观、实际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防灾减灾视阈中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以培养防灾减灾人才为主的行业院校,对学生实施具有防灾减灾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从防灾减灾特色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内容体系、实施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技术的浪潮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这些机遇迎接挑战,改变观念,以人为本,从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教育队伍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多个层面系统的开展新媒体德育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德育教育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第三人效果"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人们在面对信息时产生的"第三人效果"认知偏差很容易导致一些非理性行为,这种"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认知偏差正是受众媒介素养欠缺的表现。因此,研究"第三人效果"与媒介素养之间的联系,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中,许多司法事件、社会事件都在网络舆论的关注中演变为全民关注的事件。媒介审判在网络时代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媒介审判出现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希望网络舆论可以激浊扬清,避免媒介审判等不规范现象的发生,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产生,网络媒介在我国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消费主义也在网络媒介的土壤中滋生和蔓延,消费主义在网络媒介中的传播方式及其影响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从消费主义的产生背景和概念出发,从网络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关系、网络媒介消费主义的影响到对网络媒介消费主义倾向的反思和批判等几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并就该现象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网络媒介有着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然而在优越的背后,它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网络新闻报道失实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网络新闻内涵和重要性入手,对网络新闻报道失实的表现和出现网络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加以分析,找出应对网络新闻报道失实的对策,同时对当前的新闻从业者提出期待,对以后的网络新闻报道的发展作出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大冲击,以往关于大学生媒介接触情况调查的结论已不再适用。针对西部地区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接触行为尚未有人做过系统性的调查研究。此次实证研究从媒介接触种类、途径、动机、时长、媒介可信度、重大新闻事件的媒介接触偏好等角度做出对四川省大学生媒介接触情况进行量化研究,并对以大学生群体为目标消费者的传统媒体的发展提出些许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之前的很长时间里,玉林的"狗肉节"并不被外界所知。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对"狗肉节"的声讨中,新媒体平台对舆论的产生和发酵产生了重要影响,反观当下,多数网民在网络这一新媒体环境中的媒介素养却有待提高。本文以玉林"狗肉节"事件在网络中的舆论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网民在其中的媒介表现,并对如何提高网民的新媒介素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网络社会崛起,网民数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信息的发布与扩散中来,一系列事件都在网络舆论的漩涡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网络正成为舆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论的风起云涌,一方面表明我国网民的网络使用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网民存在媒介使用水平不高、媒介素养缺失等弱点,构建完善的网络舆论机制,发挥网民的作用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深入分析了新媒体对高校学风建设带来的利弊,并结合高校日常工作的实践,提出了从树立高校学风建设的新媒体意识、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四个方面着手,发挥新媒体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web2.0的兴起,大众传媒的生态环境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媒介技术带来了"公民新闻"的兴起,议程设置的权力泛化。公民的话语权力增强,过去"下达命令"的模式就能有效调控的时代已经远去,依赖向主流媒体传达"宣传什么""怎么宣传"等的手段已经无法达到以往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传播的理论,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理论支撑,新闻媒体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为指导,在这一前提下,政府探索有效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模式,以应对公民新闻、网络舆论等现象的兴起带来的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对江苏大学辅导员和大学生开展信息素养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两个群体之间信息素养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辅导员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道德水平明显高于大学生,大学生的信息沟通传递能力高于辅导员,而辅导员和大学生的信息分析评价能力、高端数据库信息利用能力之间无显著差异且均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辅导员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会传播的碎片化影响了人们交流的方式,网络媒介的发展更是加速了碎片化的进程,网络写作作为网络文体的制作方式,碎片化特点明显。本文以微小说为例,对网络写作碎片化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外界信息的来源越来越依赖媒体,通过对媒介信息的理解来感知当今世界。提高新闻创新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国际一流媒体团队,对加强我国新闻传媒人的创新意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调查及环境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素养是关于环境知识和技能、情感和价值观以及行为的综合,对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的调查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以配额抽样法探讨大学生旅游者学科专业、性别因素对环境素养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旅游者具有较好的环境意识和态度,具备锻炼成长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的潜质,对旅游环境和生态知识的渴求和认知程度对整体环境素养水平有较大影响,然而也存在着知行脱节、环境行为滞后于环境意识的现象。应结合高校各学科教学与环境道德教育工作,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开展旅游环保实践活动,创建绿色校园,营造提升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的整体氛围。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的发展,使网络编辑职业也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伴随着各大网站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网民对于网络信息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网络编辑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网络编辑应从媒介素养、个人综合素养、引导素养三方面着手,注重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才培养的目标已不仅是掌握专业技能和社会综合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因此,如何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其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思想培养路径探索,文中介绍了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思想的影响,包括完善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的管理,提出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思想的培养,主要探讨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思想培养的成绩、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建设案例和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思想培养问题,最后提出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思想培养路径,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意识要深入大学生心中,生态环境意识与大学生的行为结合和生态环境意识与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