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铁群  李云  孙蕾  王春丽 《环境科技》2007,20(5):30-31,35
为了掌握酚污染物在黄河水中的生物降解情况,采用苯酚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富集黄河水中的降酚微生物,并研究富集微生物对18种酚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黄河水中含有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该微生物属于细菌;降酚细菌对实验用的15种酚均有降解能力,其中对二元酚分解能力较强;但是,对4-氨基苯酚、2,4,6-三氯苯酚、五氯苯酚无分解能力;混合细菌的降酚能力可以代表黄河水体的降酚能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固相反硝化同时去除水中硝酸盐和4-氯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旭明  王建龙 《环境科学》2009,30(5):1420-1424
研究了固相反硝化技术同时去除水中硝酸盐和4-氯酚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可降解餐盒为碳源和微生物附着载体进行异养反硝化,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硝酸盐.在批式实验条件下,当NO-3-N初始浓度为50 mg/L时,平均反硝化速率为24.0 mg/(L·h).当4-氯酚浓度低于30 mg/L时,对反硝化脱氮有促进作用;大于40 mg/L时,对反硝化有抑制作用.在反硝化条件下,当4-氯酚的初始浓度分别为5 mg/L和30 mg/L时,8 h后其去除率分别为90%和71%,4-氯酚的去除是由于可降解餐盒的吸附作用及附着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第一期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周定侯文华(2)可控光降解聚乙烯薄膜的微生物降解……李凤珍郑鸿元刘增柱张淑贤卢耀波刘瑞君(6)风向、风速、稳定度类别联合概率分布及混合层深度的诊断估计初探····················……徐大海(11)夜间贴地逆温分布预测模式研究··················,·········································,·····……宗子就…  相似文献   

4.
在氯酚污染的土壤中接种氯酚降解菌,研究了受污染土壤的生物强化修复.利用传统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生物强化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情况.在受氯酚污染的土壤样品中,以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分离出了多株对氯酚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部分微生物进行了种属鉴定.土壤中存在的土著的氯酚降解菌可以对低含量的氯酚(100mg·g-1)进行降解;但是当土壤中氯酚含量较高(500 mg·g-1)时,土著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受到限制,这可能是高浓度的氯酚对土著的氯酚降解菌会产生毒性作用.接种外来微生物后,土壤中可以培养的氯酚降解菌的总数从开始的106CFU·g-1增加到108CFU·g-1,并且,在氯酚含量为100 mg·g-1的土壤样品中,微生物数目的增加比在氯酚含量为500 mg·g-1土壤样品中更快.这表明接种的外来微生物可以在土壤中很好地生长繁殖,有效地促进土壤中氯酚的生物降解.接种外来微生物可以减轻土壤中氯酚对土著微生物初期产生的不利影响.土壤中的氯酚可能会改变微生物种群结构.DGGE分析结果表明,在未受氯酚污染和受氯酚污染的土壤样品中,存在一些共同的DNA谱带,但谱带强度有明显的差异.在受污染的土壤中接种外来微生物进行生物强化,可以促进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是生物修复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在我国受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降解4-氯酚的特性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为中  冯叶成  王建龙 《环境科学》2008,29(11):3185-3188
富集培养从受污染土壤中分离到的能够以4-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微生物为Acinetobacter sp..其降解4-氯酚的机制为邻位裂解途径,氯代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氯酚的诱导显著提高.当氯酚的初始浓度范围为2~8 mmol/L时,该微生物能够很好地生长,并能有效地降解氯酚.除4-氯酚外,该微生物还可以降解2-氯酚、3-氯酚和2,4-二氯酚,有较宽的底物范围.添加柠檬酸等共基质不仅能够改善微生物的生长,还可以提高氯酚的降解效率,这对于实际受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从所周知,泵(E)型叶轮曝气机的充氧原理是;(1)液面更新。由于叶轮的提水与输水作用使曝气区内亏氧液体不断翻动,大面积与空气接触,高速高效吸氧;(2)水跃作用。在叶片推送作用下,水呈水幕自轮缘喷出,激成水跃,裹进大量空气中的氧分子迅速溶于水中;(3)负压区吸  相似文献   

7.
折点加氯法脱氨氮后余氯的脱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化废水是指用煤制焦炭、煤气净化和焦化产品回收等焦化过程中煤中的吸附水及热反应的生成水冷凝后生成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酚、氰、氨氮和多种有机化合物。A/O法处理焦化废水,脱氮效率受湿度等因素影响,变化较大,采用折点加氯法对水中氨氮进一步脱除,可使氨氮浓度降至10mg/L。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根据已获得的氯投加量、pH值、搅拌及反应停留时间等最佳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探讨折点加氯法的处理效果,以及最佳的废水处理浓度,并寻求活性炭、焦炭脱除余氯的最佳条件,最终提出适合北方地区焦化废水的系统脱氮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天然水中大肠菌死亡率变化随时间呈指数衰减的规律,实验着重研究了河水在不同温度及日光照射条件下,大肠菌的死亡率变化.结果表明:河水中大肠菌死亡率变化属一级动力学反应(N=N_0·e~(-kt)).并由该公式求出了不同水温条件下的死亡率常数 K.  相似文献   

9.
生物膜法除磷工艺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 ,软性载体生物膜序批式工艺是行之有效的除磷工艺。该工艺除磷适合的载体装填密度为30 % ,水力停留时间为 9h ,其中厌氧 3h、好氧 6h。进水CODCr负荷从 0 2 7kg m3·d~ 1 32kg m3·d均可使除磷率达90 %以上 ,并可承受较高的CODCr负荷的增大。试验中 ,还就除磷的各影响因素做了系统地探讨。通过 2 ,4 二硝基苯酚的抑制实验 ,证实了生物除磷机理的观点 ,亦即 ,生物膜序批式反应器中磷的去除是由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酚类分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酚类化合物是芳香族羟基化合物,其羟基与苯环上的碳相连,根据苯环上羟基和氯根的数目和位置,一般常见的酚类有:苯酚、4-硝基酚、3-甲基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五氯酚等。在天然水中,一般检出不出酚类化合物,但受到如焦化、煤气制造、石油精炼、木材防腐、造纸及石油化工所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染的水源可能含有该类物质。这些酚类化合物一般毒性不大,但多有恶臭,尤其苯酚,在饮用水加氯消毒时能形成嗅味更强烈的氯酚。因此,研究酚类化合物检测方法已迫眉睫。  相似文献   

11.
臭氧氧化水中2,4,6-三氯酚的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皮运正  王建龙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2):1619-1623
研究了臭氧氧化对2,4,6-三氯酚的去除效果,以及氧化过程中过氧化氢、氯离子、甲酸和乙二酸的变化情况,探讨了臭氧氧化2,4,6-三氯酚的反应机理和反应途径.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溶液中没有自由基清除剂,在臭氧投加量为24mg·L~(-1)时,0·1mmol·L~(-1)的2,4,6-三氯酚在6min内,去除率可达99%.臭氧分子氧化2,4,6-三氯酚的过程中产生过氧化氢,检测到的过氧化氢的最大摩尔浓度为初始2,4,6-三氯酚摩尔浓度的22·5%.中间产物过氧化氢随后和臭氧反应生成大量的羟基自由基,此时2,4,6-三氯酚是被臭氧和羟基自由基联合氧化,生成甲酸和乙二酸.当溶液中含有大量的自由基清除剂时,2,4,6-三氯酚首先被臭氧分子氧化成黄色的氯代对苯醌,然后氧化成甲酸和乙二酸.臭氧氧化2,4,6-三氯酚存在臭氧分子氧化以及O3/OH·联合氧化两种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富集培养从受污染土壤中分离到的能够以4-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微生物为Ac/naobacter sp..其降解4.氯酚的机制为邻位裂解途径,氯代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氯酚的诱导显著提高.当氯酚的初始浓度范围为2~8 mmol/L时,该微生物能够很好地生长,并能有效地降解氯酚.除4.氯酚外,该微生物还可以降解2-氯酚、3-氯酚和2,4-二氯酚,有较宽的底物范围.添加柠檬酸等共基质不仅能够改善微生物的生长,还可以提高氯酚的降解效率,这对于实际受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页 幻8)2) O(l印努力开创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一进一步加强我市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呼吁重视解决重庆市环境保护工作中几个 急迫问题······‘············........……,.,.,.期页1([)5(l) 期对焦化厂含酚废水生化处理中几个问题的 探讨·····················,·················……2铁路货车车辆洗刷废水处理运行情况简介(1)环境管理大气飘尘污染控制(译文)·······,·······……回旧正交法在印染废水脱色处理中的应用‘,了八沙、刀‘八J︸、才、J、.…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高锰酸钠去除水中苯胺的动力学和机理。结果表明:高锰酸钠能快速去除水中的苯胺,其表观动力学方程为r=0.453C_AC_B~(1/2)。反应的速率常数κ与温度T成正相关,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9.136kJ·mol~(-1),指前因子为1165.34mmol~(-1/2)·L~(1/2)·min~(-1)。水中苯胺是被高锰酸根和新生态的氧氧化而去除的。  相似文献   

15.
OH自由基绝对标定系统的建立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2 O在 1 85nm紫外光照射下产生定量OH自由基 ,用低压扩散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建立了OH自由基标定系统 .在实验条件下 ,体系产生OH自由基的浓度范围为 3× 1 0 7— 2× 1 0 9个·cm- 3,得到归一化荧光信号 (S)与OH自由基浓度的定量关系为S =6 0 4× 1 0 - 9[OH]- 0 0 4 0 7(R2 =0 987) ,并研究和讨论了饱和效应以及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干扰 .  相似文献   

16.
美国加州科学家正在试验用生物方法去除饮用水中含氮化合物。一个试验组用来处理受硝酸盐污染的水200 L/min。这种水流过一个有游离氧的环境,在其中用甲醇培养细菌。水流过试验组时微生物就消掉硝酸盐。该试验如成功,就可设计一个装置处理含硝氮水2000—8000L/min。在以地下水为  相似文献   

17.
聚乙烯吡咯烷酮修饰碳糊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中硝基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Tr)修饰碳糊电极同时测定水中对硝酚和2,4-二硝基酚的方法。在0.1mol/LKcl的酚工液中开始路富集,然后在磷酸盐缓冲液介质中溶出,以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检测奶分别为0.50μg/L和1.80μg/L。讨论了测定的影响因素以及2种硝基酚在民极上的反应机理。测定了地面水中对硝基酚和2,4-二硝基酚的含量,回收率分别为90±6%和86±5%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凤眼莲根与叶组织、悬浮叶肉细胞以及根与叶组织匀浆对含酚污水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这些系统均具去除水中酚的明显作用,说明凤眼莲本身确有降解酚的效果。去除的酚是被组织或匀浆边吸收边降解的。用表面消毒杀死组织表面的微生物后,对叶的组织或匀浆除酚能力的影响很小,却使根组织的降酚过程明显减慢,证实了根际微生物在该系统起一定作用。黑暗条件下叶组织仍有降酚作用,只是速度比光照下稍减慢,说明光照在凤眼莲对酚水的净化中不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9.
2006年5月采集了大辽河河段3个柱状沉积物,测定了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利用常规离心方法和DGT方法测定了柱状沉积物孔隙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发现沉积物中Cd、Co、Cr和Cu元素含量高低的顺序依次是Cr>Cu>Co>Cd.用DGT方法测定的孔隙水中Cd、Co、Cr和Cu的浓度比用离心方法测定的浓度要低.DGT测定的孔隙水中Cd、Co、Cr和Cu的浓度cDGT与离心方法测定的孔隙水浓度c的平均比值R分别为0.389、0.328、0.863和0.403,这说明沉积物中这几种金属从固相到液相的再补给速率大小遵循如下规律:Cr>Cu>Cd>Co.沉积物中Cd、Co、Cr和Cu元素的释放通量分别为1.12×10-7~3.28×10-7 nmol/(cm2·s)、2.48×10-7~10.40×10-7 nmol/(cm2·s)、8.80×10-6~12.65×10-6 nmol/(cm2·s)和6.14×10-6~13.93×10-6 nmol/(cm2·s).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d和Cu元素的迁移转化主要受有机质影响;而Cr元素的迁移转化除了受有机质影响外,还受铁锰氧化物影响比较显著;而Co元素可能受氧化还原电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补充碳源对厌氧生物处理2,4,6-三氯酚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半连续投料的驯化方法对3种不同来源的生物污泥厌氧降解2,4,6-三氯酚(2,4,6-TCP)过程中补充碳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50~60d的驯化,取自有机化工厂和造纸七厂的2种污泥的比降解速度(氯酚/SS)分别达到了0.6mg/(g·d)和0.2mg/(g·d),而取自北京啤酒厂UASB反应器的污泥的比解速率只有0.03mg/(g·d)~0.05mg/(g·d)。补充碳源对北京啤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