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敬欣 《环境工程》1997,15(6):44-46
介绍了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建成的钛白粉生产线中,对动力工段噪声的防治措施,并达到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风险筛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构成土壤环境风险的三大主要因素是:污染源、迁移途径、敏感受体.土壤环境风险重在防控,结合环境风险三要素,可采取从源头管控、切断污染途径、选址避开敏感受体等措施减少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噪声(简称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噪声源,也是城市绝大多数居住区的主要噪声源,它严重干扰语言听闻和睡眠休息。其长期作用的结果,对神经、心血管以及免疫系统都将产生不利影响。欲改善城市噪声状况,当务之急是研究与控制交通噪声。  相似文献   

4.
"一通三防"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瓦斯抽采、防突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加强煤矿职工和有关管理干部的培训等方面入手,简要的介绍了煤矿"一通三防"的有关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工业废弃场地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都在逐步搬迁出主城区,拆迁遗留下的场地将会用作商业或居住用地,对这些拆迁场地如不加强环境管理,将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本文以化工企业拆迁场地为例,按照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4个步骤介绍了健康风险评价的一般方法,着重介绍了危害识别中对于化工企业拆迁场地场地环境调查方面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最后针对我国在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工业场地污染防治路线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发展模式粗放并缺乏有效环境监管,导致工业污染场地数量多、潜在环境风险高,管理形势十分严峻。相比于水、大气污染防治而言,工业场地污染防治面临着认识与能力不足、法规标准缺乏、责任难落实、资金无保障等诸多困境。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工业场地污染防治存在的困境,在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污染场地管理的历史经验和我国部分地方省市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基于"防新增、明已有、治突出、控长远、净开发"策略的综合污染场地风险防控体系的路线图构想,并设计提出具体实施且亟需开展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已知工厂机器噪声源噪声值的情况下,为迅速取得某点环境噪声值和确定防噪间距,在此提供一个既简单又迅速的估算方法,供生产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搬离老城区,如何实现工业搬迁场地的安全再利用已成为制约土地资源再利用的关键因素。以泰安市某个工业搬迁场地为例,以北京市《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 11/T 656-2009)中通用土壤筛选值为评价标准,通过对场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调查与监测,对该场地能否再利用进行适宜性评价,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安全再利用,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宾馆的噪声控制状况普遍不佳。针对目前这种情况,宾馆在选址及总平面布置方面应作周密考虑,尤其要注意客房的单体设计及相应的建筑隔声处理,包括朝向、间距和围护结构(如门窗、走廊)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受不同污染场地具体环境地质条件、修复模式(原位或异位)、修复技术等因素影响,施工过程中的监控程序和验收程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污染场地修复效果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国内常用评价依据的梳理,目前常用的方法有逐个对比法、t检验评估法以及95%置信上限评估法3种,一般以修复目标值作为评价效果依据。  相似文献   

11.
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的环境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工业活动地影响,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往往会给公众健康带来许多风险,因此受到各国政府关注.文章对河南某城市进行再开发的工业废弃场地进行了环境调查.结果表明,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总石油烃和苯系物的污染,部分点位的污染物浓度远远超出了荷兰标准的干涉值水平.作为非水相液体,总石油烃和苯系物会随地下水向场地外迁移.该工业废弃场地未来将作为居住区,居民在该场地上生活会因总石油烃和苯的长期暴露导致健康风险.因此,为保护人体健康,应当在住宅小区建设前进行场地修复.另外,中国还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相应的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场地管理的法规.  相似文献   

12.
以某焦化类大型污染场地苯污染土壤为例,针对S1(单一用地)、S2(多种用地)、S3(考虑建筑设计)3种暴露情景,分析不同情景下场地土壤中苯污染的暴露途径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 S1情景下的苯致癌风险为9.2×10-5. 在S2情景下,规划的5个分区中仅E区(居住用地)苯的致癌风险(4.3×10-4)高于可接受水平(1.0×10-6), 考虑到各功能区累积致癌风险,则E区高污染可导致其他4个功能区〔A区(商业用地)、B区(城市绿地)、C区(居住用地)、D区(商业用地)〕的累积致癌风险(分别为6.5×10-6、2.2×10-6、7.3×10-6、2.2×10-5)均高于可接受水平,表明单一用地会低估污染物聚集区的风险. 在S3情景下,A、B、C区土壤中苯的致癌风险(分别为1.2×10-7、2.7×10-7、2.5×10-7)均未超过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D区由于污染土壤被完全清除,不存在健康风险;E区开发后由剩余土壤产生的苯致癌风险为2.7×10-5,D区受E区影响产生的累积致癌风险(1.5×10-6)高于可接受水平. 进一步分析表明,场地的用地规划与建筑设计等因素将影响风险评估中关键参数(包括污染源浓度、水文地质参数、暴露参数、受体参数等)的取值,从而影响风险评估结果;此外,各功能区之间的风险影响也不容忽视. 对于大型污染场地,结合用地规划进行暴露情景分析与风险评估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工业场地碱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介绍了江苏某化工场区域内碱污染土壤酸碱中和修复工程。根据场地特点,针对性的将污染土壤分为重污染土壤、中污染土壤和轻污染土壤来修复。通过现场中试,确定了3种污染土壤盐酸掺加比和浓度;其中重污染土壤掺加量为25mol/m^3,中污染土壤掺加量为2.5mol/m^3,轻污染土壤掺加量为0.25mol/m^3。根据中试结果,对污染土壤进行工程修复,修复过程中对土壤进行实时检测。工程施工结束后,由第三方机构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场地碱污染土壤pH值总体达到修复目标(pH为7~9),修复达标。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我国工业企业搬迁污染场地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及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对工业企业搬迁污染场地实施监督管理的现状,指出了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及污染场地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标准体系、明晰管理体系以及提高环境管理者业务水平等措施,解决工业企业搬迁污染场地管理中的问题,保障工业企业搬迁污染场地的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我国工业企业搬迁污染场地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及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对工业企业搬迁污染场地实施监督管理的现状,指出了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及污染场地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标准体系、明晰管理体系以及提高环境管理者业务水平等措施,解决工业企业搬迁污染场地管理中的问题,保障工业企业搬迁污染场地的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6.
某关停钢铁线材加工厂已完成整体拆除,地块规划为居住用地,再开发利用前须进行场地环境调查。通过了解场地历史生产情况,识别出场地关注污染物为总石油烃、Zn、总Cr、Cr~(6+)、Ni、As、Pb,场地范围内布设35个土壤采样点与3个地下水采样点,分别采集土壤和地下水样品175个和3个。调查结果表明,有一个土壤监测点位总铬浓度超出风险评价筛选值,但其所在区域内所有样品总铬浓度95%置信区间上限值远低于风险筛选值;两个地下水监测点位镍、铅超标,但对人群健康无影响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工业场地土壤重金属尤其是多金属复合污染形势严峻。其治理目前仍存在场地污染环境调查精度不足、标准体系有待完善、概念模型准确性较差、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的长效性较差、部分修复技术引起污染扩散等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分析,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思路,主要包括:明晰地下水系统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从土水协同的整体视角看待场地修复与风险管控;针对实际场地阴阳离子复合、多阳离子复合等复杂的多金属污染特征,根据场地特征精准开发风险评估工具;研发适合复杂污染体系的新型多金属稳定化材料;完善评价其长效性的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并开展长期监测,构建长效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强化"调查评估—修复/风险管控—安全回用后期监管"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加快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或指南。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常用的吸声材料和制品有:超细玻璃棉、岩棉、矿碴棉、卡普隆纤维、聚胺脂泡沫塑料、尼龙、木板等等。其吸声特性均以中、高频为最显著,而对低频噪声效果都很低。但煤矿的许多高噪声动力设备,其噪声频率都是以低、中频噪声为主。根据工程的需要,公司与徐州矿务局大黄山矿合作,共同研制生产“炉渣共振吸声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避难行为、避难需求的相关调查,对现有"就近布置"避难场地的规划原则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对"近"提出了"时间距离近"和"空间距离近"的两重涵义;在此基础上认为不同类型应急避难场地在布局上对"近"的要求应区别对待;该原则可进一步表述为"服务半径基础之上与人口密度、通达路径相对应,就近布置"。  相似文献   

20.
梁晓文 《环境保护》2000,(7):28-29,45
本文根据杭州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南昌市麦园垃圾填埋场和贵阳市高雁垃圾填埋场三座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实例,分析坑填作业法垃圾填埋场的总平面布置特点,并提出了垃圾填埋场内各项设施总平面布置所应考虑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