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生素类污染物对活性污泥酶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种抗生素(3种四环素类和3种磺胺类)类污染物对活性污泥过氧化氢酶、脲酶、脱氢酶3种酶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环素类抗生素对活性污泥酶活的影响大于磺胺类抗生素,且对胞内酶脱氢酶的影响大于对另外2种胞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而磺胺类抗生素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最大.6种抗生素类污染物对活性污泥酶活的2h培养时间的半数有...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农药污染认识的深入,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藻类毒性以及毒性机制的研究不断增多。农药对藻类的毒性在于破坏藻类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改变呼吸作用以及固氮作用,影响藻类的生理进程并改变其生化组分。开展农药对藻类毒性机理的研究,揭示农药结构—活性关系,对农药的研制和应用,评价农药的生态风险,减少农药对藻类的毒害是重要的。在自然环境中还发现藻能富集和降解农药。因此,对于这些藻来说,农药对藻类的毒害作用和藻类对农药的富集和降解作用可能同时存在。本文综述了农药对藻类的毒性机理以及藻类对农药的富集和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方解石对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0~100目天然方解石为实验材料,通过对不同浓度磷的去除效果实验和动态实验研究了其对磷的去除性能,并研究不同pH值下方解石对磷的去除效果。对不同pH值下方解石对800 mg/L磷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H对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在初始pH值为4.9(平衡pH值为6.4)时去除率最高,对磷的去除率达到31%;对pH范围4.5~4.8内不同浓度的磷的去除效果实验表明,方解石对高浓度的磷去除效果较好,对100 mg/L的磷去除率为20%,对1 600 mg/L的磷去除率达到49%。在酸性条件下,方解石对磷的去除机理为Ca2+与HPO24-的化学沉淀过程。动态实验表明,填充高度为25.4 cm及填充直径为10 cm时,方解石对流速为66.85 mL/min,浓度为100 mg/L磷的去除效果较差,5 min时出水去除率为64%,再生后对磷的去除效果较好,前10 min去除率在90%以上,理论最大去除量提高了53%。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振荡时间、溶液pH和金属离子浓度条件下,蒙脱土和硅藻土对水溶液中盐酸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吸附特性及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蒙脱土和硅藻土对抗生素的吸附均在4 h达到吸附平衡;强酸、强碱均有利于蒙脱土对盐酸环丙沙星的吸附,中性和碱性不利于蒙脱土对诺氟沙星的吸附;pH的升高不利于硅藻土对盐酸环丙沙星的吸附,强酸、强碱条件有利于硅藻土对诺氟沙星的吸附。pH≤6时,Na+和K+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pH=10时,Na+和K+显著降低2种吸附剂对抗生素的去除率。Ni2+有利于蒙脱土吸附盐酸环丙沙星,但不利于吸附诺氟沙星,不利于硅藻土在中性条件对抗生素的吸附。由吸附动力学可知,2种吸附剂对抗生素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动态法测试水吸收型空气净化器A和活性炭过滤吸附型净化器B对甲醛的去除性能,探索更为合理的方法以评价空气净化器对气态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对净化器A去除甲醛的短期测试结果表明,净化器对甲醛浓度为0.3、0.5、0.8和1 mg/m3的连续空气流均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对甲醛的去除速率在0.91~2.78 mg/h之间.对净化...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零价铁降解对硝基苯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在超声波、零价铁和超声波/零价铁(U/Fe^0)等体系中对硝基苯胺的降解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硝基苯胺在超声波作用下,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但超声波对高浓度的对硝基苯胺降解效果较差。在U/Fe^0体系中,超声波和零价铁对降解对硝基苯胺具有协同作用,对硝基苯胺降解速率显著提高。降解机理显示,对硝基苯胺在零价铁表面上发生原电池反应,被还原为对苯二胺,在超声波作用下进一步降解。在U/Fe^0体系中添加Cu^2 ,形成Fe/Cu原电池,可进一步促进对硝基苯胺的降解速率,降解效率优于铸铁屑形成的Fe/C原电池。  相似文献   

7.
通过静态实验,研究天然斜发沸石去除城市污水处理二级出水中氨氮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量越大,沸石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越高,但是吸附容量越低;沸石对氨氮的去除具有短时间内快速吸附,然后缓慢平衡的特点;粉末状沸石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颗粒状沸石;pH对氨氮去除率有显著影响,pH值为6时,沸石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NaCl和NaOH溶液对沸石的改性具有明显的效果,HCl溶液对沸石的改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零价铁降解对硝基苯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在超声波、零价铁和超声波/零价铁(U/Fe0)等体系中对硝基苯胺的降解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硝基苯胺在超声波作用下,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但超声波对高浓度的对硝基苯胺降解效果较差。在U/Fe0体系中,超声波和零价铁对降解对硝基苯胺具有协同作用,对硝基苯胺降解速率显著提高。降解机理显示,对硝基苯胺在零价铁表面上发生原电池反应,被还原为对苯二胺,在超声波作用下进一步降解。在U/Fe0体系中添加Cu2+,形成Fe/Cu原电池,可进一步促进对硝基苯胺的降解速率,降解效率优于铸铁屑形成的Fe/C原电池。  相似文献   

9.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玉梅 《污染防治技术》2003,16(Z1):167-168
阐述了农药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对动物、特别是对人类的危害,并介绍了农药的微生物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在不同浓度NaNO_3溶液中对硝基苯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在不同浓度NaNO3溶液中对硝基苯的吸附行为,着重考察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量大、吸附速度快,其吸附动力学可以用Lagergren伪二级速率方程很好拟合,吸附过程是双速过程;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不同浓度NaNO3溶液,对活性炭吸附硝基苯有很大影响。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实验均表明在低浓度和高浓度的NaNO3溶液中,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量小于其在无NaNO3溶液中对硝基苯的吸附量,而在中等浓度的NaNO3溶液中,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量大于其在无NaNO3溶液中对硝基苯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1.
Fe/Mg负载改性竹炭去除水中的氨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Mg Cl2溶液、Fe Cl3溶液浸渍对竹炭进行改性,以BET比表面积和SEM-EDS对其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改性竹炭对氨氮的吸附特性以及吸附时间、初始氨氮浓度、p H值和磷存在等因素对改性竹炭吸附氨氮能力的影响。实验表明,用氯化镁和氯化铁对竹炭进行改性,可使竹炭表面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特性同时发生变化;未改性竹炭与改性竹炭对氨氮的吸附量大小依次为:BCMBCFBCFMBC;竹炭在吸附时间为24 h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改性竹炭对氨氮的吸附等温方程与Freundlich模型拟合较好;改性竹炭对氨氮吸附的最佳p H为5;磷存在可使改性竹炭对氨氮的吸附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台城河的水质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其次对台城河有机污染环境容量分析;第三对新建台山纺织厂排放废水影响台城河水质的定量分析;最后作出该建设项目对台城河水质的影响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实验证明金属对催化还原去除水中六六六有明显效果.进一步弄清六六六被还原后的降解产物对评价这一处理工艺的实际处理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六六六降解产物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金属对催化还原六六六的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六六六的生物降解前人已做过不少工作,但用金属对催化还原水中六六六及其降解产物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化、科学化处理对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农户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支付意愿对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具有关键性作用。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分析了三峡库区农户对处理生活垃圾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户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平均支付意愿为48元/a;(2)户主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对环境是否关心对当地农户处理生活垃圾的支付意愿有极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支付意愿的影响为正,说明农户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支付意愿就越强烈。农户对环境的关心程度为正,表示农户越关心环境,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支付意愿就越强烈。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农户的个体特征和自身利益;加强教育,提高农户的文化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农户的环境认知和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以井冈山本土植物路边青、龙牙草、鱼腥草、紫萼、金荞麦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其对NO3-、NH4+、H_2PO_4-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动力学过程,通过本土植物对营养元素吸收的动力学参数分析揭示不同本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水体中氮、磷的吸收存在显著的差异,5种植物对NO3-的最大吸收速率为鱼腥草金荞麦龙牙草路边青紫萼,对NH4+的最大吸收速率为鱼腥草紫萼龙牙草金荞麦路边青;对H_2PO4-的最大吸收速率为鱼腥草路边青紫萼金荞麦龙牙草。且5种植物对NO3-的亲和力均大于其对NH4+的亲和力,鱼腥草可以适应广范围的NO3-及H2PO4-养分条件。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国内外采用膜生物反应器( MBR)处理含盐废水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盐度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对总磷去除的影响以及对微生物活性和膜污染的影响.指出当前MBR处理高盐度废水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如何降低对各类功能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降低溶解性微生物产物、胞外聚合物的释放量,从而减轻膜污染,但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仍处在实验配水阶段.最后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天然磷矿石及其改性产品对水溶液中铅离子和镉离子的去除进行了对比研究.天然磷矿石能够有效地去除水溶性铅离子和镉离子,在强酸介质条件下对铅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而对于镉离子,在弱酸或中性的介质中去除效果达到最佳;改性后的磷矿石能够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对铅离子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显著地提高了对铅离子的去除能力,但是对镉离子的去除没有明显的改善;最后指出,磷矿石对铅离子和镉离子去除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其对铅离子和镉离子去除机理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开放静置体系中白地霉Y1对染料脱色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白地霉Y1对染料进行脱色,考察了染料初始浓度、接种量、pH值、C/N比和温度等因素对白地霉降解溴酚蓝的影响,并对其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白地霉能在开放静置条件下对部分染料进行有效的脱色,对溴酚蓝尤其有效。开放静置体系下,白地霉能对300 mg/L的溴酚蓝进行脱色,脱色pH和温度分别为2~8、25~40℃,高碳低氮环境中更有利于脱色,接种量对染料脱色影响不大。通过对胞外液絮凝及脱色作用、葡萄糖代谢情况及染料脱色扫描图谱分析表明,白地霉主要通过分泌胞外液对溴酚蓝进行作用,且能对溴酚蓝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19.
浅谈重金属对生物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初步阐明了重金属对生物产生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以及重金属参与生物过程的生物活性点位;阐述了金属离子对生物活性点位的竞争及其对金属生物毒性的影响;讨论了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积累的分子机理以及对生物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土壤胶体对重金属迁移及生物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中重金属能够通过土壤孔隙迁移至地下水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土壤胶体因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双电层结构能够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产生影响。总结归纳了pH、离子强度、水动力作用、胶体粒径和孔隙尺寸等因素对重金属迁移行为的阻滞和促进作用。探讨了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