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正> 在过去的4年中,热液化学的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展。高温喷发在许多与海底火山活动范围有关的地点得到了证实,这些地点为:慢到快速扩张的正常海岭、海山脉、弧后环境;以沉淀岩为主和无沉积岩的地点。环流几何学  相似文献   

2.
矿物与化学     
<正> 通常认为,矿物是构成地壳的、大体上均匀的无机化合物,可以用一定的化学式来表示。可是矿物与非矿物的界线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例如琥珀之类,尽管本来是生物构成的,但在与生物作用无关的过程中,既成为现在这样的有机物,又是一种矿物。然而矿物学大体上是以无机物为研究对象的。  相似文献   

3.
金的沉淀机理是了解热液金矿床成矿机制的关键。本文总结了金从热液中沉淀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各种主要含金配合物的溶解度拨制机制,阐述了矿物表面吸附/还原以及电化学富集等矿物表面作用对金沉淀行为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邓蓉  夏斌 《地球与环境》2008,36(1):19-25
热液系统微生物能适应海底极端环境,通过化能合成自养过程,利用多种无机能量生长繁殖。海底热液生态系统的运转主要依靠地球化学和矿物学体系维持,热液系统地球化学和微生物活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一方面,硫化物矿物、金属离子和溶解气体为热液体系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提供所需能源、碳源和微量元素。热液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球化学能量向有机体的转移过程。另一方面,微生物对热液流体化学和矿物学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生命对热液系统无机部分的改造同样不可忽视。作为一种"复杂的地质生物体系",海底热液体系中各种有机和无机单元是通过多种生化控制和反馈作用相互联系起来的。本文评述了海底热液系统中微生物活动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研究的若干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 金矿床常与含有不同数量的黄铁矿和其它硫化物的石英脉伴生。一般认为,金在强酸性和含盐溶液中是以AuCl_2~-或AuCl_4~-的形式,在弱酸性和碱性溶液中是以AuS~-或Au(S_2O_3)_2~(3-)的形式,通过来自深部的热液搬运,并通过断裂在岩层中上升的。在某些情况  相似文献   

6.
热液矿床中金的地球化学性质受运移溶液源、金源、运移和沉淀机制所影响。运移溶液可以是岩浆水,或为地下水、海水、同生水和变质水。非岩浆源时,金取自含水层或溶液经过的源岩。源岩中金的汲取率取决于它的渗透性、溶液与源岩中金的接触率以及溶液化学性质。 热液中,金主要是以一价金的二硫化物和氯化物形式运移。200—300℃时,金以其二硫化物为主,在氧化、pH值升、降或硫活度减小时沉淀。氧化是金的重要沉淀机制,可能是由于沸腾,热液与氧饱和的地下水或岩石反应所引起。热液中金的二硫化物往往处于不饱和状态,硫活度减小可使金和黄铁矿共同析出。在岩浆体系中,高温氧化条件下,金多以氯化物形式运移,并在还原时沉淀。 同位素研究认为,含金热液大多来自地下水。根据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地下水对流形成的热液金矿可分为三个类型:与火山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卡林型和中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元素在水热溶液中主要以络合物形式存在,目前已得到普遍的承认。由于络合物的形成,明显地增加硫化物的溶解度,这就证明了金属和硫在同一组分溶液中进行迁移。近十年来,高温高压实验研  相似文献   

8.
<正> 1964年,作者提出伊利诺斯-肯塔基区的萤石矿床的成矿溶液来源于密西西比河湾地区。自那以后,有些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资料,作者为了得到切合这一概念的资料也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现代热液作用与地壳动力学的关系,修正和编制了现代热液系统动力结构图,对比了现代热液作用与其他重要地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研究有机质碎屑及干酪根的成熟度的光学指标和物理化学指标已在上文(见本刊1980年第7期)作了概述。本文仅对有机质可溶组份即类石油成份(烃类、沥青、胶质)成熟度的化学指标(包括气体沥青、分子化石);成熟度的沉积岩的矿物指标(正常沉积、火山碎屑、泻湖沉积)以及成熟度的标准分类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 黄铁矿(FeS_2)在硫化物和二硫化物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对来说很差,但在 NaCl 或 NH_4Cl 溶液中其溶解度却大幅度提高,据 Haas 和 Barnes(1965)的研究结果,当温度为253℃,气压为59巴时,黄铁矿在 NH_4Cl溶液中溶解度为526毫克/升。文献资料对人工合成黄铁矿的结晶动力学和晶体形态几乎没有记载和论述。本文将在这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贝雷戈夫金一多金属矿床(外喀尔巴吁)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同位素和热力学研究,得以描述主要成矿流体类型的特征。第一种类型——高一中温(200~250℃)钠一钾氯化物型流体(SD。。一55%~88%公勺q。=-83%~+i1%);第二种类型一中温(约200℃)高盐度(达14·swt%NaCI当量)钠一镁一钾氯化物型孔隙流体,其SDry。值高,达一39%;第三种类型一无盐低温(160~200t)硫酸盐一重碳酸盐型汽凝流体(SD=-110%—-66%,8‘’O=-7.SL—-1.9%)。矿物中的包裹体具低的外(:ry值(-26.3%—-11.6Xi)证明,围…  相似文献   

13.
<正> 只是在最近才逐渐查明热液-沉积硫化物的成矿作用在内生金属矿床成因中所起的作用。自从C.Ofsedahl(1958)和В.И.Смирнов(1960)首次把主要组成黄铁矿矿床的硫化物矿石划分为同生沉积成因以来,这种矿石日益引起广大地质界的注意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Н.С.Скрипченко(1963)首先注意到热液-沉积成矿作用与交代成矿作用在地球化学上的根本区别。后来,由于В.И.Смирнов  相似文献   

14.
<正> 一般都赞同Sn-W矿床与来源于大陆地壳部分熔融的花岗岩或流纹岩有关,其构造背景或是在会聚型板块的边缘,或是在陆内裂谷带. 锡和钨几乎总是以锡石、以钨铁矿-钨锰矿固溶体系列所代表的黑钨矿以及以白钨矿的形式产出,而伴生的硫化物矿物共生组合有很大变化。黄铁矿-磁铁矿是比较常见的,黄铜  相似文献   

15.
酸性含矿热液的成因及成矿演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福 《地球与环境》2000,28(1):48-52
金属成矿热液的成因、性质及搬运条件长期没有解决 ,严重影响着矿床成因和预测找矿的研究。很多人认为自然界水溶液与地壳岩石多处于反应平衡状态 ,应为近中性 ,否定自然界有强酸性水溶液的生成。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自然界存在着强酸性热液的生成条件 ,并认为绝大多数金属矿床都是这种强酸性热液演化的产物。强酸性热液与围岩金属矿物反应必然形成高含量的金属含矿溶液 ,高含量的金属含矿溶液进到有利成矿空间必然成矿。本文用酸性含矿溶液pH值的演化原理论证了自然界金属矿床成矿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地球化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阐明地球及其各部分的化学组成与化学变化,而目前人们所能直接观察、采样和化学分析的,仅仅是占整个地球质量约0.3%的地壳部分,要得到整个地球的数据,只能间接地依赖于对地球内部的地球物理探测,室内高温、高压模拟实验和对陨石、月球、太阳系行星和太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对深成热液矿床作大面积和局部地区的预测,建立矿床成因模式和弄清矿化相对母岩侵入体作空间分布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矿床的总体模式可以表示矿化特征及伴随化的所有现象的总和,即矿床地质背景、岩石交代变质作用、矿化和蚀变的分带,不同侵蚀面上的地球化学场和地球物理场。这就有可能在研究矿化的早期对矿化进行预测和评价。在不同成因和含矿建造类型的具体矿床的地质构造基础上,根据含矿岩浆体系总的发育规律,建立这种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金属矿物的生物组构与生物化学作用的关系,作者认为金属矿物的生物组构的反应与生物化学作用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正> Lu-Hf同位素方法(涉及由~(176)Lu生成~(76)Hf的β-衰变,见图1)是Patchett和Tatsumoto(1980)在所要求的精度水平上引入的。曾发展了一种从岩石样品中分离Lu和Hf的可重复的高回收率的化学方法,但是,主要问题是在质谱计上难以精确测定Hf的同位素组成,这是因为该元素的强耐熔性及其高电离势所致。  相似文献   

20.
<正> 裂谷——大洋和大陆兼有的构造 裂谷带就是岩石圈发生分裂的地带,但是它有两种表现形式,这要看岩石圈是否发生分离而定。在这两种情况下,所涉及的地幔扰动必然是不同的。如果要了解裂谷作用,那么就必须设法弄清这些差别的性质。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